GM(0,N)灰色预测模型在云南小春作物产量预报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农业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xx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72-2004年的云南小春作物单产和与其灰关联度最优的10个气象因子时间序列,采用原始序列和残差序列进行GM(0,N)预测建模,对云南小春作物产量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通过残差修正后所建立的云南省小春作物产量预测模型适用于产量趋势预报,通过了小概率统计检验,预报结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生物菌肥作为化肥的替代品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氮素是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首要因素,土壤氮矿化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化肥减量情况下单施生物菌肥或生物菌肥与有机肥配施下,土壤氮素矿化特征以及作物生长指标,对于深刻认识施用生物菌肥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共设置5个处理:对照(N200 kg·hm-2,P_2O_5 120 kg·hm-2,CK)、B_1N_2P_2(菌肥1 7
采用运筹学决策树方法,通过归纳冬小麦各生育阶段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建立了冬小麦冻害预报系统。系统分为品种、播种、冬前条件、越冬条件、早春条件5个层次,并以冬4、麦自身抗
<正>~~
期刊
用灰色灾变预测理论,结合勐海县历史气温资料,建立了冬季强低温霜冻灾变预测模型以预报勐海县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4℃霜冻出现的年份,经检验模型预测与实况相符,取得了较
介绍了河南农业气象周报运行系统的运作机制及其资料采集、资料处理和周常年值的处理技术,并详细介绍了软件设计中的等值线处理等有关技术方法.
利用濉溪县1970-2004年大豆统计产量和相应的实测气象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濉溪县大豆幼苗期和鼓粒期的降水量、花荚期和全生育期的雨日与气象产量呈显著直线相关,大豆生长
"青马工程"实施十余年培养了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已成为高校共青团履行政治责任、服务党政大局的重要品牌项目。探索"青马工程"质效提升路径对于共青团思想政治教
新时代反腐斗争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大学生在国家发展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廉洁意识关系到国家的廉洁
利用1970-2004年实测长系列资料分析了朝阳地区降水量和春播期土壤墒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封冻期(10-11月)降水量与春播期土壤墒情间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因此提出:应该
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具有其必要性,是就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主要体现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较为普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