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环酸在颅脑创伤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316860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在颅脑创伤院前急救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5月— 2016年12月收治的77例颅脑创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2分]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32例;年龄19~73岁,平均36.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37例,高处坠落伤19例,跌伤11例,击打伤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8例)。治疗组接受氨甲环酸(于救护现场10 min内静脉注射1 g,伤后8 h内院内再次静脉滴注1 g)治疗;对照组予以体积分数0.9%等渗盐水。患者手术、其他用药情况均按常规操作。记录救护车到达时间、出车到首次用药时间,观察入院当时、伤后1 d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表达情况,分析开颅手术百分率、病死率、红细胞输注量,比较所有患者神经外科ICU(NICU)时间、伤后28 d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GCS、救护车到达时间及出车到首次用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诊入院时的FDP、D-二聚体水平相近(P>0.05);入院1 d治疗组FD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6 758(4 732,13 661)μg/L ∶11 740(8 516,21 756)μg/L](P<0.01),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1 074(849,1 414)μg/L ∶1 722(1 389,2 330)μg/L](P<0.01)。两组开颅手术百分率、病死率、红细胞输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ICU时间比对照组时间更短[2(0,4)d∶4(1,12)d](P<0.01),GOS更高[5(4,5)分∶4(3,5)分](P<0.01)。

结论

颅脑创伤院前急救中氨甲环酸可以便捷应用,能有效实现院前转运和救治同步,最终缩短NICU治疗时间并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结合锚钉固定治疗Segond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1年1月— 2015年12月行关节镜技术结合锚钉固定治疗的29例Segond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27~62岁,平均41岁。合并伤:前交叉韧带(ACL)断裂20例,后交叉韧带(PCL)断裂3例,内侧副韧带(MCL)损伤7例,外侧副韧带(LCL)断裂6例,半月板损伤12例,胫骨
目的探讨严重胸部创伤患者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表达的变化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0月— 2017年5月收治的52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创伤组)的临床资料。伤后1, 3, 5, 7,14 d采集外周抗凝血。同时纳入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血1次。根据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将胸部创伤患者分为ISS低分组(<20分,15例)和ISS高分组(≥2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非常困难,手术入路的选择至关重要。髂腹股沟入路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前方经典入路,但因其手术操作复杂、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学习曲线长,促使许多学者积极寻找新的手术入路。改良Stoppa入路的出现,使髋臼骨折手术入路得以简化,但因其经腹中线进入,距髋臼区较远,对涉及四方体区骨折难以进行良好显露。腹直肌旁入路则在改良Stoppa入路的基础上,将切口移向患侧髋臼,可直视下对四方体及
目的探讨在Scepter球囊保护下应用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2月— 2017年2月收治的24例球囊保护下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治疗的TCC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4例;年龄21~65岁[(42.6±6.8)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5分。均为单侧病变。其中右侧13例,左侧11例。伴发
创伤性凝血病(TIC)指创伤后由于大出血和组织损伤而激活凝血、纤溶和抗凝途径,出现的急性凝血功能紊乱。TIC由创伤后低体温、酸中毒、血液稀释、组织灌注不足、组织损伤等原因所导致。诊断TIC主要依靠传统的凝血功能分析及血栓弹力图(TEG)。目前,治疗TIC的关键是迅速止血。按合适比例输注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及时输注血小板和促凝物质来稳定血压及重建凝血机制是治疗的基本步骤。笔者总结近年有关TIC的发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3D打印模型在复杂下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6年6月— 2016年6月手术治疗的136例复杂下颌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3D打印模型分为3D组和常规组。3D组28例,其中男24例,女4例;年龄(33.8±15.4)岁。常规组108例,其中男91例,女17例;年龄(30.3±11.9)岁。3D组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
目的探讨采用肘前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12月— 2016年12月收治的43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24~64岁,平均32.4岁。右侧24例,左侧19例。18例为单纯尺骨冠状突骨折,23例合并桡骨头骨折,2例合并尺骨鹰嘴骨折。骨折按O'Driscoll分型:Ⅰ型4例,Ⅱa型3例,Ⅱb型9例,Ⅱc型17
目的评价单钢板、髓内钉与双钢板治疗股骨中远端内侧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11月— 2016年10月收治并获得完整随访的63例股骨中远端内侧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种类分组,19例股骨干中下段内侧粉碎性骨折分为两组:单钢板组11例,其中男4例,女7例,平均57.5岁;髓内钉组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平均56.4岁。44例股骨远端内侧粉碎性骨折分为三组
目的评估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风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从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数据30%随机抽样数据库(2009 — 2014年)筛选2010 — 2013年有≥1次髋部骨折诊断、年龄≥50岁、首次骨折诊断前后12个月持续参保的2 353例髋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分析患者基线特征;评估患者骨折后3,6,9和12个月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并对各类心脏并发症骨折前后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