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地塞米松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腰椎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效果

来源 :临床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o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地塞米松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在腰椎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择期行腰椎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75例,男42例,女33例,年龄35~65岁,BMI 18~3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X组)、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组(RS组)和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三组麻醉诱导前均行ESPB,RX组两侧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0.5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清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表达及与预后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择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重症肺炎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FSTL1、MIP-2和NT-proBNP水平.比较各组血清FSTL1、MIP-2和NT-proBNP水平变化;不同预后血清F
目的 研究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马鞍山市中医院东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98例为研究组,采用泛大西洋学会联盟(TASC)分型标准,根据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分为A级25例,B级37例,C级24例,D级12例,另取同期单纯糖尿病患者98例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VEGF、bFGF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
目的分析全麻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状态与术后神经认知功能恢复延迟(DN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6月择期行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436例,男231例,女205例,年龄50~80岁,BMI 19~33 kg/m2,ASAⅠ—Ⅲ级。术前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焦虑和抑郁状态。分别于术前1 d、术后30 d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采用Z分法来判定术后是否发生DNR。根据是否发生DNR将患者分为两组:DNR组(n=44)和无DNR组(nDN
目的 探究奥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MECT,治疗时间均为12周.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于
目的观察不同肌松程度下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患者视神经鞘直径(ONSD)的变化。方法选择2020年6—12月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的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深度肌松组(S组)和中度肌松组(Z组),每组30例。术中根据TOF-Watch肌松监测仪,S组维持TOF计数为0且PTC计数1~2,Z组维持TOF计数1~2。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罗库溴铵用量以及TO
容量反应性是患者围术期容量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定义为心脏随液体负荷的增加而提高其每搏量的能力[1],反映心脏对前负荷的储备能力。老年患者心肺功能较差,同时还常常合并基础性疾病,准确评价老年患者的容量反应性,是其平稳度过围术期的重要保障。评估容量反应性的动态指标有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和脉压变异度(pulse pressure variation,PPV)等[2],但这些指标往往需要侵入性操作或者特殊仪器采集,目前无法普遍应用于临床。近年来,有研究者提出颈动脉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血流速度检测在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高灌注损伤(CHS)中的应用.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为对象,均接受TCD检测.统计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CHS发生情况,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冠心病、高脂血症、脑梗死史、血压、颈动脉狭窄程度等资料,分析影响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CHS发生的因素.并分析监测血流速度对CHS的诊断价值.结果 80例接受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
目的比较丙泊酚和七氟醚麻醉维持在喉返神经监测下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12月需行喉返神经监测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80例,男40例,女40例,年龄22~45岁,BMI 19~27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丙泊酚麻醉维持组(P组)和七氟醚麻醉维持组(S组),每组40例。P组采用静脉泵注丙泊酚4~6 mg·kg-1·h-1麻醉维持,S组吸入1.5%~2.5%七氟醚麻醉维持。监测左手拇内收肌肌肉
目的测定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时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95%有效剂量(ED95)。方法本研究共纳入患者73例,分为三组:第一组纳入患者性别不限(n=22),第二组仅纳入男性患者(n=29),第三组仅纳入女性患者(n=22)。根据Dixon改良序贯法,所有患者缓慢静注瑞芬太尼0.5μg/kg,随后注射瑞马唑仑0.2 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行胃镜检查。若在进镜时及检查过程中出现呛咳、吞咽、皱眉、体动影响检查操作等反应为阳性反应,下一例患者增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和腰方肌阻滞(QLB)用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90例,男55例,女35例,年龄18~80岁,BMI 19~28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SAPB联合全麻组(S组)、QLB联合全麻组(Q组)和单纯全麻组(G组),每组30例。记录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神经阻滞范围、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术后0.5、2、12、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