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算大师史丰收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se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普通通的农家子弟,从珠算得到启发,发明了震惊国际数学界的速算法,成为当代应用数学的一大创举,被国外媒体称为“继万有引力之后世界的又一大发明”。他的速算表演登上了央视讲台,也走进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厦。以他名字命名的速算法影响了无数青少年,而且这种影响至今还在延续着……
  
  史丰收走得很突然。
  2009年9月29日,年仅53岁的史丰收因心脏病发作在北京去世。10月4日,史丰收追悼大会和骨灰安放仪式在他的故乡陕西省大荔县两宜镇两一村举行。在外漂泊近40年后,这位当代中国的速算大师终于魂归故里,叶落归根。
   10月21日,本刊记者驱车前往大荔县,寻访史丰收成名前后鲜为人知的成长故事。
  
  速算神童
  
   在大荔县两宜镇镇政府东边不远的一条巷子里,记者走进了一座简陋的院落。1956年2月23日,史丰收就出生在这里。两一村支书史克俊告诉记者,史丰收的父母都已去世,弟弟妹妹都在外工作,他家的院子现在由其表姐代为看管。
   史丰收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是史家四个孩子中的老大。上小学三年级时,年仅10岁的史丰收就迷上了算术。有一天在课堂上,他大胆地向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算术能不能从左向右开始算起?当时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对他说,古今中外的算术都是从低位开始算,你要是有本事,就搞个发明创造。这句半鼓励半敷衍的话,却激发了史丰收探究新算术的极大热情,使他从此痴迷其中。
  两宜镇初中老师刘天运是史丰收的儿时好友,他说史丰收小时候比较淘气,好动,但迷上算术后,只要一开始列算式,就会进入忘我的状态,家里的墙上、地上,甚至自己的身上,都成为演算的“场地”。他嫌院子里响声大,影响他的演算,就拿上算盘躲到红苕窖里,有人要找他,就向红苕窖里喊几声。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史丰收找到了任何数乘以2至9,从左向右,从高位到低位的速算规律,编出了算前位,看后位,提前进位的速算口诀。“后来,无论是学校或村上来个客人,他都要给人家表演一番,大家看过他的演算,都说这娃能行。”刘天运说。
  初步掌握速算规律的史丰收不放过生活当中的每一个验证自己算法的机会,他最热心的事情是给别人算账,时问久了,大家都知道他算账又快又准,也乐意让他帮忙。有时走在街上,看见汽车奔驰而过,他也会将汽车后面的号码数字乘一遍。三年多时间,史丰收相继摸索出加、减法与乘、除法的速算规律,速算技术日渐成熟。
  大荔出了个“速算神童”的消息越传越远,引起有关专家和部门的关注。1970年,西北大学马家禄等三名教师帮助史丰收总结整理出他的速算法,并油印材料40份。至此,史丰收速算法正式问世。1971年9月,经陕西省教育厅保送,史丰收进入西北大学附中学习。
  1972年,在西北大学刘致和教授推荐下,北京师范大学赵慈庚教授带着史丰收在北京进行了速算表演,引起极大轰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情节是史丰收与华罗庚的“较量”,同一道题,华罗庚用算盘计算,史丰收则用他的速算法,结果,16岁的史丰收战胜了华罗庚。华老高兴地说:“你现在比别人快了一圈,希望你将来把你的速算法用到电子计算机上,再提高一个圈。”
  高中毕业后,陕西省教育厅曾推荐史丰收上北京大学,但由于他没有“上山下乡”的经历,这一申请未获批准。据刘天运老师回忆,由于史丰收一门心思搞他的速算法,其他课程成绩都很一般,高考恢复后,他参加了高考,却落榜了,苦闷了好一阵子。
  虽然如此,当时已小有名气的史丰收还是接到了多个单位让他表演速算法的邀请,他也从不拒绝。在解放军总后勤部机关进行表演后,他还获赠一套军装,回家后见人就“炫耀”,高兴得不得了。
  就在这时,史丰收收到了时任国家科协主席周培元的一封信,信中对他发明的速算法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史丰收随即给周培元写了回信,提出了自己希望继续深造的想法。其实,史丰收速算法此时已经得到中科院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正在考虑对他进行重点培养。1978年初,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批示,史丰收被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破格录取。这一年,他22岁。
  
  名扬世界
  
  中国科技大学非常重视这位“速算神童”的到来,时任党委书记兼副校长的杨海波特意派了一位讲师与史丰收住在一起,以方便指导他的学习和研究。1979年3月,史丰收在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撰写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专著《快速计算法》,该书先后印刷发行了2000多万册。同年9月,中央电视台特邀史丰收开办《快速计算法》电视讲座,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史丰收成为当时众多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在中国科技大学就读期间,史丰收还学习了马克苏林级数,解决了对数和任意三角函数的速算问题。
  大学毕业后,史丰收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北京财贸学院等单位工作。虽然淡出了公众的视线,但他推广速算法的工作从来没有停顿过。1987年,史丰收晋升教授职称,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教授之一。这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访华,特意会见了史丰收,并对他的速算表演赞叹不已,当即邀请他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大会。
  1987年10月23日中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厦,史丰收为参加大会的158个会员国代表进行了速算表演。出第一道题的是斯里兰卡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的夫人,当这位夫人把891876乘9写在黑板上,手中的粉笔还没有放下,史丰收已经把答案写了出来8026884,裁判手中的计算器也显示出了相同的答案。在半个多小时的表演中,史丰收进行了多位数的加,减、乘,除、开方等数学运算,并向观众介绍了速算原理和推广情况,获得了一阵阵掌声。担任裁判的印尼大使握着这位速算专家的手风趣地说“我的结论是,你的脑子比计算机快!”
  姆博先生曾说,长期依赖电脑计算,其副作用是导致人类思维能力逐渐退化,这对全人类来说是灾难性的后果。史丰收的速算方法,恰恰能够避免过分依赖先进科技工具带来的负效应。国际著名学者托夫勒,杨振宁,陈沔身等也都认为,学习掌握史丰收速算法,提高演算速度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能促进人的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
  记者了解到,史丰收速算法用左手五指的伸屈,结合大脑进行快速计算,被国际心里学和脑科学专家肯定为人类右脑锻炼的最佳途径,并被列入当代智能工程。马来西亚第三电视台称,史丰收速算法是“继万有引力之后世界的又一大发明”。
  1991年,在广东省及深圳市领导的关心下,史丰收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到深圳,创立了深圳市史丰收速算法研究所和史丰收速算法国际研究与培训中心。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史丰收一家人人会速算,其中他的弟弟史丰宝,妹妹史丰莲最为精通,史丰莲后来还成为哥哥所在的培训中心的速算法讲师。   
  积劳成疾
  
  史丰收研究推广他的速算法一直处于如痴如醉的状态,而且一干就是43年。严重的身体透支和极度疲劳,加上侵权官司等纷扰不断,导致史丰收的健康状况过早地出现了问题,先后患上了高血压、心脏病,肺栓塞、抑郁症等多种疾病。1993年,母亲的突然离世,对一向富有孝心的史丰收来说,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整整半年的时间,他沉默不语郁郁寡欢。1996年,父亲去世,史丰收再次陷入极度痛苦之中。接连的打击,使他的抑郁症转化为躁郁症,兴奋时几天几夜不能入睡,抑郁时连续几天不能起床,甚至几次产生轻生的念头。虽然多次住院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不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史丰收仍念念不忘继续研究和推广速算法。他的速算法被编入小学数学教材后,针对部分学生不习惯从高位到低位计算的问题,他带病钻研,在2000年又发明了从低位到高位计算的速算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史丰收对家乡的感情愈加浓烈,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过去多年间,史丰收不仅为镇上的学校赠送了《史丰收速算法》教材,还为村小学捐赠两万元配置了电教室;1997年,他又给两宜镇初中捐款1万元,学校用这笔钱修建了“史丰收实验室”。前几年,史丰收还为村上多方联系资金,修建了村周围的公路。史丰收的妹妹史丰莲说,哥哥的收入就是在单位领的一份工资,再没有别的收入,因此一直也没有买私家车。
  史丰收的弟弟史丰有告诉记者,哥哥在老家长到14岁,对家乡,对乡亲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外上学、工作的近40年时间里,家乡始终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每次回家,他都要走访乡邻,拜访师长,看望亲朋。患上抑郁症后,他多次回到家乡小住。和乡亲们在一起的时候,他显得格外开心,仿佛回到了纯真的童年。哥哥留给他的最后_句话是:“回到家乡感到无比温馨和亲切,病也好了一大半。”
  今年8月10日,史丰收再次回到家乡养病。史丰有说,哥哥原本想在家里多住一些时日,却接到了外交部的电话,说外国一名原国家领导人邀请他出国讲学。就这样,史丰收于8月18日赶到了北京。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史丰收在北京发病,住进了医院,又因心脏病突发,溘然去世。
  2009年10月3日,史丰收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因正处于建国60周年大庆期间,家属坚持丧事从简。10月4日,史丰收的骨灰运回家乡,大荔县县长孙云峰、县人大主任聂郝礼、两宜镇政府领导以及当地群众数百人参加了安放骨灰仪式。乡亲们按照当地习俗,将史丰收安葬在村西南的墓地里。他的旁边,便是父母长满青草的坟茔。
  史丰收回家了,回到了父母的身旁,也从此扎根在家乡的土地上。
  “太可惜了,好人,事干得再大,都爱村上人……”记者采访过程中,不时能听到两一村村民发出的感叹。村民们还议论着,要把史丰收筹钱修建的路命名为“史丰收路”,还想为他塑个像,以永远纪念他。
  史丰收的独子史志罡2006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系,如今已是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农村广播的一名记者。“他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数字!”史志罡说,父亲很希望他能继承他的事业,但他却选择了法律专业。父亲也同意了,鼓励他做一名讲道德守法律有修养的好人。但父亲的去世,对史志罡震撼很大,“爸爸一生忙碌于‘史丰收速算法’的研究和推广,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人能掌握和熟练地运用他的发明创造,他希望更多人受益于‘史丰收速算法’。”如今父亲去世了,史志罡决定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推广父亲的速算法,将父亲的事业发扬光大。
其他文献
因为爱,所以放手。我喜欢这句话。不知从何时起,人类把爱同拥有、占有连接在一起,奢望白头,冀望永恒。虽说我们骨子里都明白,爱情这一罗曼蒂克的词组,仅仅是文人们用于说梦的噱头,但却阻止不了趋之若鹜的前赴后继者。今天的科学证明,一个人对异性之爱所产生的荷尔蒙最多能够维持15个月,远远低于所谓的7年之痒。喜新厌旧,移情别恋,这是人的生物性基因使然,完全与道德无关。  不久前,一位年轻朋友找到我述说衷肠,结
为了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它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强化对会计信息供给的约束,有效地维护投资者的知情权,有利于社会公众做出理性
刁银兴老人一直记得一部名叫《金银滩》的电影,这是他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青海湖畔最大最美的草原。这部电影拍摄于1957年,由著名导演凌子风执导,讲述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名叫金
本课题有关年产500t生防肥料得工厂设计。此设计涉及微生物农药和农用肥料技术领域,所述生防真菌菌种为球孢白僵菌。首先,在充分了解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考证工厂建设的可行性
[摘要]目的观察胰头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外科疗效。结果本组行根治性切除45例,姑息性手术11例。无手术死亡。根治性切除术病例组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15.6%),姑息性手术病例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18.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1年,根治性切除术病例组中位生存期为11.7个月,存活>1年者29例(64.4%);姑息
在经济技术发展进程中,计算机由于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这不仅改变了原有的信息处理方式及结构,更为信息处理效率的提升带来了技术支持。在信息技术不
成本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日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和加入世贸后的严峻挑战,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管理职能,成本管理应有一个全方位的发展。同时,在老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建企
通过对不同车速、不同车型情况下图号为专桥2059简支梁桥动力性能的现场检测试验,分析研究列车在运营速度下桥梁的动力特征及其动力响应。通过对该种梁型的水平、竖向振动幅
为隆重纪念党的91华诞,深情回顾党的奋斗历史,热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激发和调动农业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农业工作主战场,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贡献力量,陕两省旬阳县农业局积极
摘要:主要研究提升武汉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通过对武汉目前制造业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建立武汉制造业族群的办法。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产业族群;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07202    1引言    2007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年,GDP达到24661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1.4%,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