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心理与生物动力学分析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出口梗阻型便秘可能的发病机制,为PPH手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寻找理论依据.方法 19例诊断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为病例组,同时选择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以及对照组均接受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肛门直肠动力学检测.结果各组肛管功能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病例组术后15 d最低感知阈值、最大耐受阈值、直肠排粪阈值均明显低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术后90 d最低感知阈值、最大耐受阈值、直肠排粪阈值显著回升.精神评价方面,HAMA及HAMD总分术后均呈现先降后升的改变.结论 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存在肛门直肠动力学障碍和精神心理障碍,PPH手术治疗可改善上述情况。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55岁,近3个月来时常出现脐部右侧不适,胀痛,偶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无发热,无腹泻、便秘,食欲差;近1个月排稀粪,无便血、黑便,体质量下降10 kg.于2010年11月15日人院治疗.查体:脐部偏右压之不适,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血液生化检查均正常.结肠镜检查示:升结肠腔内见3.0 cm×3.0 cm病变,表面光滑,顶端色青,触之囊性.增强CT示:升结肠局部肠壁内见2.5 cm×2.0 c
目的 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DM)治疗动物模型肛瘘,探讨ADM治疗肛瘘的愈合机制.方法 建立长白猪肛瘘动物模型(14头),应用ADM填塞治疗.ADM治疗后12h、24h、72 h、7d、14d、28 d和60d分别取肛瘘治疗标本(每组2头)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肛瘘组织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12 h ADM边缘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并可见成纤维细胞长入.术后7d浸润细胞密度较术后1
目的:对纳入按单病种支付的乳腺良性肿瘤病种的费用与成本特征进行分析,并研究按单病种支付标准与医院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广东省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
目的 制备卡纳琳-紫杉醇混悬剂并研究其腹腔化疗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纳琳-紫杉醇的饱和吸附率,制备混悬剂.将3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卡纳琳-紫杉醇混悬液及单纯紫杉醇溶液,给药后7d内的不同时间点取各组大鼠血液、肠系膜淋巴结及腹腔洗液样本,采用高效液相-二级质谱联用法对紫杉醇浓度进行分析.结果 每1ml卡纳琳可饱和吸附7 mg紫杉醇.实验组血浆药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