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民公社“共产风”探微

来源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6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共产风”问题不仅存在于农村人民公社中,还在城市人民公社频频出现.其在城市人民公社中主要表现为无偿占有社员财产、任意平调劳动力、重积累轻消费、分配时严重平均主义、无偿占用国家财产等.究其缘由,主要是由于公社干部作风问题、不当的规定和做法、不合理的核算单位、民主不够健全等.为遏制“共产风”,从中央到地方主要在清算“旧账”、保护社员个人财产、调整分配制度、调整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纠正干部作风问题、健全民主制度、调整核算单位等七个方面重点对公社进行了整顿,而在各地解决“共产风”问题中河南省及郑州市表现得尤为积极和典型.
其他文献
南京市溧水区东庐中学小学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结合实际、整合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助力特色课后服务.
期刊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根据新时代发展要求,确立了“动手又动脑,在劳动中融合智育,渗透德育,锻炼体质,培养审美,做有知识的劳动者”的劳动教育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劳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期刊
为探究孝道对农村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双元孝道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互惠性孝道量表、自尊量表、师生关系量表以及学业成绩报告对湖北省某农村地区的559名四至六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互惠性孝道、自尊、师生关系和学业成绩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且互惠性孝道能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成绩;(2)互惠性孝道不仅分别通过自尊和师生关系的单独中介作用影响学业成绩,还可以通过自尊和师生关系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学业成绩.本研究有助于从双元孝道模型的视角理解互惠性孝道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为更好地发挥孝文化的积极
为探讨时间管理倾向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及其机制,运用考试焦虑量表(T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国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对42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考试焦虑与时间监控行为、时间效能感、自 我效能感、心理弹性均呈显著负相关.(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时间监控行为不仅能够直接正向预测考试焦虑,还能够通过中介链间接负向预测考试焦虑,且该中介作用包括三条路径:时间效能感-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效应、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效应、时间效能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历史的书写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的大历史观,要坚持大历史观就应该运用正确的叙事范式与方法.《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改革开放历史的叙述与评价,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大历史观,以三种叙事范式与方法,建构了系统而准确的改革开放历史框架和逻辑体系:运用贯通性叙事范式与方法,将改革开放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与未来发展的时空中来考察,实现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大贯通;运用主题性叙事范式与方法,突出中国特色社会
成功素质是个体实现成功目标所必备的优秀素质.新时代背景下,成功素质是一个多元的概念.本文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初步确立了新时代研究生成功素质的维度,之后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 858份原始数据,获得了新时代研究生成功素质的四维度模型,即人文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且模型拟合良好.该模型为后续开发新时代研究生成功素质测评工具提供了依据,也为今后开展研究生成功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些思路.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势下,2021年度中共党史研究坚持以习近平关于党史重要论述和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文献著作出版、研究动态热点涌现、学科建设加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在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研究热点的聚焦、多学科的介入和党史成果的转化方面,呈现更加显性的研究趋向.在纪念史学“繁荣”的背后,亦不可忽视对于研究成果的数量与质量的统一、研究领域的正态分布和研究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审视.未来研究创新之路在于:围绕新时代党的历史与理论的新发展,善用“中共党史党建”设为一级学科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进的伟大征程中,始终重视妇女解放和妇女工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妇女更成为中国革命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为深入了解广东原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进一步深化广东地方党史研究,助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021年广东省妇女联合会、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主编的《广东原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史料汇编》(全三卷)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
期刊
五卅运动前后,上海工人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演进并未遵循单一的线性逻辑,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制定的工运政策成为上海工人运动的风向标.在明确将帝国主义作为这一时期阶级斗争的主要对象后,中共多维度建构起反帝话语并在上海工人阶级中广泛宣传,使得该时期上海工人的阶级观呈现出鲜明的民族主义特征.反帝话语的建构与传播不仅丰富了中共阶级斗争的“语料库”,滚动的话语逻辑也深刻影响着上海工运的实践走向,上海工人的民族意识与阶级意识竞相觉醒,并在反帝斗争的实践中展现出强大力量.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对于商人参加统一战线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排斥拒绝到团结联合的变化过程.1923年7月11日,毛泽东在《向导》周报发表《北京政变与商人》一文,高度评价商人的革命性,对商人在革命中发挥更大作用寄予了很高期待.该文实际上涉及了中共早期对于中国革命特殊性和与资产阶级结成革命统一战线的认识问题,体现了当时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革命理论和策略的适应性调整,同时这一转变也是中共与共产国际从理论到实践层面“灌输——互动”、相互促进与影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