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破晓之前,让我走近你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gsjz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新追梦对于一个已经偏离梦想太远的人而言是项多么难以启齿的决定?我不敢说。但最近,重拾青春梦想这一念头在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着实给了我一个措手不及。我有多久没有审视过现在的生活,又有多久没有去为了一个小小的梦想而想要跃跃欲试了?
  西安一直在我的记忆当中忽隐忽现地存在着,转眼几年过去了,我也终于肯下定决心去那里走一走,完成我那个年少时的旧梦。每每敲出“西安”这两个字的时候总让我觉得有些难为情。也许你也深有体会过,偏执地爱上一座城,或者是没有缘由地想要去到某一所大学读书是多么自然的事情。
  高三那年,我像是着了魔似的一门心思想要在高考志愿栏里填上“西安外国语大学”几个字。可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偏科严重,又极不爱学数理化的孩子,想要考进西安外国语大学就变得难上加难了。几番挣扎之后,我还是眼睁睁地看着一次去西安的机会在我眼前消失。自那以后,西安似乎就成了我不敢轻易去翻看的陈年旧梦。
  终于,我还是来了,带着年少时的期许,带着重新追梦的兴奋感,我来了。
  寻梦不积极就等于浪费青春
  你是知道的,在中学时代能结交到几个不错的死党是多么轻而易举又不容易被坚持过久的事情。子晨就是我那段算不上多么明媚的青春记忆里友情战线被拉得最长的死党之一。他是我中学的学长,美术生,大我几级。他的中学时代是丰富多彩的,因为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上课画画和翘课。
  认识子晨的那一年,我上初三,而子晨已经在备战高考了。要知道,他是连做梦都想去中央美院的,后来也不知怎么的就被调剂到了西安美院,自此就踏上了他所谓的不归路。
  子晨来接机的时候是周五下午15点。很显然,他又翘班了。套用子晨的话就是“寻梦不积极就等于浪费青春。”所以我们随便扒拉了两口饭就马不停蹄地出发了。
  虽说起初子晨是不喜欢西安的,但也不得不说是西安美院成就了他。现在的子晨已然是西安城里数一数二的室内设计师了。所以,我们最先去的便是西安美院。
  要故地重游自然是让子晨有些激动的,还未到学院正门,他已经开始手舞足蹈了。
  西安美术学院位于西安市南郊,校园占地三百多亩,校舍建筑面积十万余平方米,校园环境很是幽雅。民间石刻艺术品遍地林立,人文气氛十分浓厚。众所周知的,西安美院是西北唯一一所高等美术院校,也是现在中国八大美院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三所美院之一,且学者辈出,名人荟萃。据子晨介绍,西安美院设有中国画、油画、版画、设计、工艺、雕塑、影视动画、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等14个教学系,并下设了55个专业研究方向工作室和11个硕士学位和3个博士学位学科点。国画系是美院的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教学力量强。当然,西安美院最出名的还是雕塑系。来到美院不得不去参观一下雕塑系学子们极具个性的雕塑作品。
  转完整个美院,已经是下午18点了,子晨提议去美院食堂吃顿晚饭,以此纪念他那段只能追忆却再也倒不回去的大学时光,也让我这个门外汉能感受一下美院俊男美女的另类特质。
  魂牵梦萦之后,我终于走近你
  由于隔天就能一睹梦里不知出现过多少次的西安外国语大学的风采了,我竟激动得一宿没睡着,眼巴巴地等着天黑了又亮。一大早醒来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催子晨。子晨一脸惺忪地开车晃悠过来。从宾馆到西安外国语大学大概也就一个小时的时间,我趁机打了个盹儿,当我再睁开眼的时候西安外国语大学已在我眼前了。
  这个我梦想了很多年的学校,和我想象中的感觉完全吻合。我们到的时候差不多是上课的点儿,校门口三三两两地走着几个手捧课本的学生。这时候,西安外国语大学的一位保安大哥走上前来问我们是哪个专业的。子晨被问得有些发懵,因为他对外语是一窍不通,若不是当初英语太差,也不至于离中央美院相差那么远,就更别说是让他编出个跟外语有关的什么专业了。我赶忙拐了几句听上去很不地道的“中文”应道:“你好,我来自韩国,我……”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保安大哥便笑眯眯地说:“哎呀!原来是留学生呀?你们是来看学校的吧?欢迎欢迎!”在子晨极度错愕的表情还没缓过来的时候,我一把拽过他走进校门。
  刚进学校,迎面就是圆柱形的教学楼,看上去十分壮观。我和子晨刚踱步进去,便听到不远处传来“Ok,now let's have a break”,紧接着,我们就看到一群年轻的面孔从拐角处的教室走出来。透过教室玻璃,一个长发女生正与外教交谈着什么,脸上洋溢着满足的表情,我仿佛看到了多年前那个充满期待又恐慌的自己,那么渴望着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
  我还没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走出来,子晨已经在催促我快走了。路过樱花广场的时候,樱花羞涩地开着,和广场上热闹的放风筝的人群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若多年前我再努力一些,兴许某个下午,我也能站在这里,欣赏着樱花的美好。
  我们一路走,一路回头。走到西安外国语大学的西门时看到了一间书吧,听说刚开了没多久。我们进去的时候人还没有很多,我们一人点了一杯咖啡,拿了几本书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来。没过一会儿,一个20岁上下的女孩儿走到我们身边问我是否能坐在我们旁边,我应允了。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一会儿,听女孩儿说西安外国语大学现在有32个院系,3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还与国外9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看这女孩儿自豪的表情就知道她有多爱这个学校了。
  不知不觉就在书吧待到了晚上21点。我们有些恋恋不舍地离开,其实我本想再坚持一会儿去蹭一节晚自修的,在子晨极力反对下只好作罢了。
  浇不灭的求学心
  在西安的第三天,我和子晨临时决定在离开西安之前再去一所学校。一所不是重点大学,却也算得上是“名”校的民办院校。记得那时候很多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又不愿意离家太远的同学最后不是选择了西安外事学院就是西安思源学院。所以西安思源学院在我的意识当中一直是比较low的,但由于高中一起玩儿过的一很乖的女生朋友也选择了思源,这才让我对思源学院产生了好奇。   兴许是我跟子晨比较面善,也可能是思源学院的门禁没有西安外国语大学门禁那么严格。我和子晨很容易就混进了学校。思源学院在白鹿原上,在我的印象当中,只要是教学质量不占优势的学校就一定会以校园环境取胜。听朋友说思源学院还是西安市政府授予的“园林式单位”。说实在的,思源学院的校园环境确实很美,各种生活设施、教学设施也都很齐全,也有数字化多功能图书馆和国家一类一级的田径运动场。你大可以在思源湖畔、翠竹林中欣赏园林美景,也可以在运动场挥汗如雨。
  听子晨说,思源学院的前身是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的培训中心,后来才创办了西安思源学院。陈忠实文学馆是思源学院的亮点,《白鹿原》的作者——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给思源带来了一些生命力。但多多少少的,我和子晨还是戴着有色眼镜在思源学院走着。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的是我们在寻找陈忠实文学馆时遇到的一位正在刻苦背书的男生。他看上去跟我们年龄相仿,不太像是刚上大学的学生,更像是个历尽沧桑的成年人。在这样的一所外界看来不怎么正规的民办学校里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也许会感觉诧异,但同时又能够充分理解。
  那男生怔怔地看了我们一会儿,有点羞涩地笑了笑,问了句:“你们是在找陈忠实文学馆吗?我带你们过去。”便收起书本示意我们跟他走。路上闲聊了几句,才知道他是偏远山区来的,从小特别爱看书,但家里实在是没有钱送他去好的学校,再加上是家里的长子,他身上的担子很重,干农活之余自己借来些旧资料继续学习。没有学习基础,没有老师指导,他只能一次次与大学擦肩而过。其实,男孩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继续上学,摆脱贫穷。也许是他的努力和坚持感动了上天,就在他最后一搏后险些决定放弃的时候,他收到了思源学院的通知书。听完男孩那些听上去已经俗套到不能再俗套的自述后,我突然有种想要落泪的冲动。也许,这样一封通知书在我们看来并不起眼,却足以让一颗求学的心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这又何尝不令人高兴呢?
  芸芸食客众生相
  在西安上学最幸福的事就是边尝美食边赏美景了,你根本不用花时间和金钱去外地旅行。西安就能满足你所有的关于旅行的幻想和心情。离开西安之前,子晨带我去逛了大麦市街回民风味小吃街,吃了很多好吃的回民小吃。这是古城西安著名的清真风味小吃街,也是唯一经营回民风味小吃的饮食专业市场。整条街建筑风格独特,各色小吃一应俱全。因为地处于闹市区,又是回民的聚居地,整条街似乎终日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会吃的人都知道,在西安小吃夜市,讲究的是品。也就是说切不可贪多,每样都尝一点即可。比如,吃罢烤肉,再来点凉糕、粉蒸肉、糊辣汤、千层塔、藕粉、灌汤包、油糕、糊烫……这些完全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
  有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店,走进去坐下,看看墙上的装饰,或与老板闲聊几句,你会发现这竟是家老字号,店老板的手法特别娴熟,品起来也很对口味。也许,你坐的那张凳子,曾经有某位名人也坐过。西羊市口有一家卖镜糕的,摊上有当年专访本档的人民日报剪报,应该算得上很知名的了吧,可那儿就是连个门面都没有,三轮车上支口大锅,老吃家和慕名而来的人都会来帮衬着。老板做生意有自己的原则,每日绝不多做。今天来晚了,对不起,明儿个来早些吧!比起那些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商铺,这个小摊位儿可是别有一种滋味儿。也许,这就是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吧!
  吃罢美食,子晨又领我去逛服装夜市,在古城,服装夜市和小百货夜市的兴起,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
  听子晨说,西安最著名的还是前几年骡马市小百货服饰夜市。白天,骡马市是西北最著名的服装城,夜晚则又是另一种感觉。傍晚时分,南北长达一里的街道两边,摆满了摊位,甚至连路中间也见缝插针,各种小工艺品、小商品,摆在摊上,挂在货架上,五颜六色。平时很难找到的各种小商品,在这里应有尽有。
  回程的火车上,我始终陷入沉思当中。此次追梦之旅带给我心灵的震憾是显而易见的,仿佛就在一瞬间唤醒了我沉睡了很久却始终蠢蠢欲动的对梦想的坚持。
  人的一生,到底能有几次重新追梦的机会呢?即便重新追梦了,我们又能改变些什么呢?也许,真正改变了的,不是梦,不是岁月,而是心吧。
  晚安,长安。青春也许会消失,梦依旧在。
其他文献
不论是好莱坞大片还是小清新来袭,都已无法满足现代人在越来越浮躁的影视剧中寻求真实的节奏。而总有一些电影以似乎写实的手法向我们呈现着我们不曾看到甚至不可想象的人性黑暗的地方,这样的故事因为残忍所以才更感觉到真实。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原本善良纯真的我们。”这是韩国电影《熔炉》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这是一部真实到无以复加的电影,而这句话也是每个观影者在看完《熔炉》后
期刊
范伟演过一部喜剧电影叫《求求你,表扬我》,电影的内容倒是记不清了,但片名总让人忍俊不禁,若套用这个片名放在娱乐圈大大小小的明星身上,大概他们每个人都适合本色出演一部《求求你,喜欢我》吧。当然,如果你够红,那就可以改演《求求你,迷恋我》或是《求求你,为我疯狂》《求求你,为我卖命为我卖肾》诸如此类的。曾经有位偶像歌手说:“我的工作就是让别人喜欢我。”很直接、很贴切、也够真实。  娱记们常常会为了塑造明
期刊
粉丝文化  在粉时代,粉丝已不仅仅是一种现象,随着社会的广为传播和日益盛行,已逐渐形成为一种有着独特鲜明特色的粉文化。这绝非只是简单的追星和崇拜,正是具有了团队精神、率真、积极主动、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忠诚、PK精神这种文化基础,粉丝现象才被社会大众接受并迅速蔓延。  中国式xx  一条调侃国人闯红灯的微博走红,说“只要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中国式过马路”。曾有
期刊
David Garrett,德国人,提琴手,被所有听过他演奏的人称为天才。  就像莫扎特、曼纽因,天才必须要有一个传奇的童年,神童是他们在儿时统一的头衔。David Garrett当然也不例外。4岁时他无意中拿起哥哥的小提琴,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随便玩了玩。不过两个月,已经小有造诣的哥哥被迫转学钢琴——老大真是难当,尤其碰上一个天才的弟弟。而David对于提琴的热爱也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即使拥有过人的
期刊
现在的高中生经历着人生最辛苦的阶段,尤其是高三的莘莘学子。在高三这个阶段他们可以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为成绩呕心沥血的时候,是真正的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教科书。他们关心的是分数,向往的是名校。至于大学毕业后的去向,基本是没人与他们讨论的,老师不管,家长也很少顾及。  所以,很多人稀里糊涂地就选了大学,选了专业。直到面临大学毕业,寻找工作,突然发现对自己的专业没有兴趣,还没有进入职场,就想改行。但是
期刊
一大早,同事一本正经地跑过来跟我说:“Memo,我有急事,手机又没电了,电话借我使使。”于是我特大方地伸手就递了上去,可转脸我就后悔了,因为这一借引发的便是我在一个多小时里的坐立不安和心慌气短啊!其实,倒不是我手机里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也没有因为手机有多值钱而舍不得。而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我再也离不开手机了,一分钟都不能,如果超过半小时不去看手机,我都会觉得自己不正常。就连睡前我都要反
期刊
62.5%受访者感觉当前中国式陪读较普遍  “家有读书郎,全家跟着忙。”如今,家长为孩子陪读现象屡见不鲜。为了孩子,一些家长辗转迁徙、居无定所,被称为新时代的“孟母三迁”,这种现象也被不少人称为“中国式陪读”。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792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2.5%的人感觉当前“中国式陪读”较为普遍,84.9%的人说自己身边就有陪读的家长。  受访者来自3
期刊
十几年辛酸陪伴,儿子给我们拿回来的却是320分的高考成绩单。  他妈听到这个分数后伤心地落泪,我压抑着怒火,告诉他:“胜败乃兵家常事,来年再搏也不迟!”我本以为他会因为我的深明大义而感动得痛哭流涕,谁知,他反问我:“您知道韩寒吗?”  我当然知道,一个神话一般的人物。“韩寒也没参加高考,可他成功了,我要做韩寒!”他潇洒地一扬手,大有我定胜天的气势。我觉得该好好和他谈一谈了。  儿子正坐在房间里听音
期刊
继黑龙江、安徽等地打破户籍限制开放异地高考后,北京、广东最新出台的政策则显示,外地户籍考生暂不能在当地报名参加高考。  备受关注的异地高考,该如何寻找教育公平的平衡点?各地情况不一,如何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成为考验改革政策制定者的一道艰难考题。  “试水”:京粤外地户籍考生暂不就地报名  和众多家长期待的政策不同,北京教育考试院出台的政策规定,2013年高考报名须具有本市正式户口。虽然异地高
期刊
[摘 要]仫佬族是一个十分敬畏神灵的民族,其所敬奉的神灵多达36位。依饭节是仫佬族祭祖敬天、感恩许愿的传统佳节。在节日里仫佬族人通常会举行一系列祭拜神灵的仪式活动。在依饭仪式中,依饭师公头戴神灵面具扮演成神灵进行表演,这是一种仪式戏剧,也称其为“傩愿戏”。以戏剧表演学视角对依饭仪式表演特色进行探析:一是了解到神灵人物的诞生离不开自然环境和神话、传说故事的影响;二是认知到师公扮演神灵所赋予的神性离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