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职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理念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新形势下的图书馆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对中职图书馆如何树立“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创新理念,如何建立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服务创新模式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保证服务创新工作的持续推进。
  关键词:图书馆 网络环境 读者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6(a)-0217-01
  在当前网络信息空前膨胀的冲击下,中职图书馆要改变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树立全新服务理念,改进方式,提高质量,从而成为消化知识、扩大知识面、使知识层次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第二课堂,而其生存发展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自觉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以更全面的服务方式为读者的各种需求,从而使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1 服务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1.1 服务对象范围狭窄
  一般来说,校内图书馆只为本校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专用,本校人员可以从中查找信息和资源保障,但社会人员却没有资格进入,大部分学校都认为公共图书馆才应该对社会人员开放,高校图书馆一般处在封闭状态。这样一来,尽管中职图书馆拥有很丰富的信息资源,高质量的组织信息的人才,比较优越的学习环境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但狭窄的服务对象范围,使这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被冷藏,被束之高阁,完全限制了高校图书馆优势的发挥。
  1.2 工作方式落后。
  由于服务的人群队伍较小,读者服务仍以传统的以守楼借阅为主要方式,管理者为便于管理,不主动为读者提供借书服务,只有读者来借才工作,而且缺少相关奖惩措施,服务态度相对死板,这种服务比较被动。即便为读者提供服务,有时也只限于某一本书,不提供相关的书作为参考, 而那些重金购买的文献信息,甚至不允许借出图书馆,任凭埋在书库里。
  1.3 难与搜索引擎相抗衡
  网络的出现,正改变着读者的信息获取方式。现在的读者在从图书馆获取信息和从搜索引擎获取信息之间,更倾向于网络方式,由于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不高,讀者宁愿选择网络而非到图书馆查阅,这对图书馆在信息提供的使命上,是一种沉重打击。
  2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创新理念
  2.1 以读者为本
  图书馆以人为本,必须以读者为本。没有读者,就没有必要建立图书馆,读者是图书馆的主体。如果不能以“读者为中心”,就无所谓改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也更无所谓藏书的必要,无所谓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了。
  现在是科学知识爆炸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读者对于知识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具体表现为:覆盖面的广泛与知识点的精细、读者对知识的急需与提供知识的及时等特点。所以之前传统的被动等读者上门的工作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代读者的各种需求,图书馆必须改变工作方式,提供新的服务模式,最可能地满足读者对于知识的需求,使读者最大程度的充分利用好图书资源。
  2.2 以员工为本
  要想建立高质量的图书馆,高质量的馆员必不可少。馆员是图书馆的主导者。一个具备高素质的馆员,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把更多更好的书籍文献传递给读者,才能在丰富的书籍文献中驾轻就熟,为读者服务,使读者寻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当然,图书馆要以人为本,就必须提供相对的生活保障和福利制度,既要帮助解决馆员的生活困难,又要关心馆员身心健康问题,还要组织培训馆员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馆员职业素养,扩大馆员专业知识,并在学术水平和创新精神予以提倡和鼓励,争取培养出优秀的图书管理者。
  3 建立满足读者个性需求的服务创新模式
  3.1 建立藏、借、阅、咨一体化的服务模式
  传统的纸质书籍文献借阅流程,是查、借、阅、咨分部门服务,具体操作非常麻烦,借阅者往往产生厌烦心理。而建立一体化的藏、借、阅、咨服务方式,既为读者节省了查阅时间,又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具体操作为:首先按照纸质文献资源的学科范围进行分门别类,然后向读者进行敞开借阅服务。当然借阅室内部最好还有一些相应的服务设施,以保证借阅环境幽静、安适,让读者能在适宜的环境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启迪心灵、陶冶情操。
  3.2 开发纸质文献信息资源
  中职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主要为学校内部人员,这些读者存在不同的阅读类型,大致划分为研究型、学习型、释疑型和业余型。掌握和了解借阅者的需求,就能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满意周到的个性化的服务。所以馆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借阅者进行调查了解,然后根据读者的各种需求而实施各种服务。另外,馆员要建立网络数据库,将图书馆的资源信息存档,方便读者网上查阅。
  3.3 以网络为媒介,实施图书馆信息化改造
  网络时代的读者服务虽然可以以信息技术作为服务工具,但这也要求馆员对信息技术有较高的掌握水平。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几乎倾覆或废弃了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手段,因此,读者服务的技术难度也将加大。网络环境下的读者服务除了提供性能优越、质量可靠、网络传播能力强的开放式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之外,还应主动与读者交流配合,完成从图书检索到信息获取的整个过程一体化的动态服务。
  4 拓展服务新内涵,提高服务质量
  4.1 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
  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即是一个图书馆素质的体现。图书馆员在图书馆运营服务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做好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必须强调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馆员的素质好,工作效率就会高,社会效益也会大。素质主要分为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政治素质是业务素质的前提,只有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才能在工作中勤恳认真负责;业务素质是政治素质的基础。馆员必须具有从事本职工作所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两者是图书馆的工作性质决定的。我馆工作人员定期参加广州图书馆的讲座,并参加他们的会员组织,随时了解新动向。
  4.2 树立服务品牌
  图书馆必须强调管理服务投入,对服务质量常抓不懈,积极调动馆员的智力因素,想方设法提高服务的质量,树立具有个性化服务的品牌。如湘潭大学图书馆就是创新自己服务品牌,已率先在省内高校图书馆实现了图书馆流通工作的计算机管理,并在微机局域网上开发了图书采访和编目系统。我馆也已经在校园网上开发了图书馆网页,读者随时可以在网上查找我馆计算机系统的所有信息。
  4.3 开展多样的服务活动
  举办图书专题展览活动,及时通报新书信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读者活动,如读者座谈会、学术报告会、搜书大赛、世界读书日有奖大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周和服务月活动。不断地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充分发挥图书馆的馆藏优势、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5 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以人为本,创新读者服务模式,使读者真正成为了图书馆的主体。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既满足了读者多方面的需求,也提高了馆员的服务水平,使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从而推动了图书馆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久昌.读者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l:41-47.
  [2] 吴晶娥.图书馆论坛试论影响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因素[J].2005(2):146-148.
其他文献
The transmission modes of multi-hop and broadcasting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often make random and unknown transmission delays appear,so multisensor da
天然河道中修建丁坝后,丁坝附近的流速场会出现新的变化.流速变大的区域,局部冲刷加剧,危及丁坝自身的安全;流速减小的区域,泥沙在坝后沉积,形成淤积区,可起到保护下游河岸的
In this paper,a novel dual-metric,the maximum and minimum 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 Increment (SEDI) brought by changing the hard decision symbol,is introduced
本系统主要基于Fluke26XX系列数据采集器与Rotronic温湿度巡检仪,通过开发其通讯功能模块,编制与上位机通讯、数据自动采集、计算处理、结果判定、数据库管理、不确定度即时评定等功能的软件,以RS232和USB接口形式实现与上位机的交互通讯,实现环境试验设备的自动化校准。
2013年10月31日,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武汉组织召开了汉江中下游区间洪水预警系统项目竣工验收会。该项目采用现代水文测验、通信、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建成汉江中下游洪水预警系统,提
通过对遣山带某地区构造剖面的侧量,详细解析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特征,对同期断层形成的叠瓦状推覆构遣进行几何作图的方法可以对推覆构造前锋带的分枝断层进行产状延伸,这
Multiple description coding has recently been proposed as a joint source and channel cod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obust image transmission over unreliable ne
水力过渡过程,尤其是甩负荷过渡过程的计算,是水电站和水力机组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也是保证水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为了确保水电站甩负荷过渡过程的安全,基于MATLAB,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