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振荡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评价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fanyuanhang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法(IOS)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6例COPD患者(COPD组)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比较两组常规肺功能检查结果与IOS测定结果。结果COPD组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预计值(FEV1/pre%)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呼吸总阻抗(Zrs)、总气道阻力(R5)、周边黏性阻力(R5-R20)、共振频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宽心合剂辅助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入选成功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宽心合剂组和常规PC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78例60岁以上老年女性,均符合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Ⅱ~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对不同心功能级
Q方法是1935年英国心理学家William Stephenson创新提出的,是一种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测量人类主观性的系统方法。1989年由S.R.Brown将这种方法传承下来并发展成Q方法论
目的了解南宁市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接触者结核杆菌感染率及家庭发病的聚集性强度,评估家庭接触者检查的效果和效益。方法对2003--2004年门诊确诊的1124例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家庭
目的探讨探索学习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巢蛋白(nestin)及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其中60只经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后,随机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评价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早期左心室旋转和扭转运动改变的价值。方法对35例左心房、左心室正常构型的EH患者(高血压组)和35例
目的分析胰岛素瘤的定性和定位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4月—2008年10月收治的4例胰岛素瘤患者的定性、定位诊断方法。结果定性诊断:4例患者均有Whipple三联征,饥饿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分析3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前后体征(血压、心率、呼吸)、血气分析(pH、PaO2、SaO2、PaCO2、HCO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