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别错过大自然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f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自然,是认识世界的开始。在哈佛大学杰出的心理学家加德纳眼中,自然观察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人际沟通智能等同样重要。通过发展宝宝的自然观察智能,可以激发宝宝在观察、认知、思维、审美方面的潜力。
  大自然是富有趣味的游乐场,在接近大自然的过程中,父母常常可以开展收藏、阅读、旅行等亲子活动,让育儿生活更富有情趣。
  植物“连连看”
  “连连看”游戏不陌生吧,其实,大自然也是培养宝宝敏锐观察力的绝佳场所。
  父母可以提前在手机、平板设备里下载好植物识别类相关软件,比如Project Noah、What’s Invasive等,或者植物图片集。在野外的某处空地,寻找一些宝宝感兴趣的植物,与图片对比,进而识别。在自然中,不受限制地观察、摆弄植物,是发展自然观察智能的重要一步。
  当宝宝进入5-6岁,逻辑思维开始发展,父母还可以通过引导他们认识不同植物,了解植物的分类,进而提高宝宝归纳、分类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
  牵牛花和旋花,虽然看起来很像,但根本不是“一家子”。旋花,俗称“打碗碗花”,常和牵牛纠缠在一起生长。旋花不怕阳光,但牵牛花却见不得太阳,一般早上四五点钟开花,只要太阳一出来,牵牛花就合上。所以,在日语中,牵牛的名字很好听,叫“朝颜”。
  路边常见的杂草里,狗尾草和虎尾草很像,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让宝宝观察。它们虽然长得很像,生命力都极为旺盛,但虎尾草的穗状花序相对直和硬,更像老虎行走时竖起的尾巴。
  三叶草,也叫酢浆草,是路边另一种常见的杂草,它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幸运草。三叶草都是三片叶子,但有时,眼尖的人会发现有一颗酢浆草长得和别的不一样,居然会长出四个叶片。据说找到四叶的酢浆草,就能获得幸福。下次不妨跟宝宝一起试试,看谁能找到神奇的四叶草。这可比任何考眼力的游戏都更具挑战性哦。
  听,大树的心在跳
  认识一点常见的野花、野草和野果,倒不是要让宝宝学当神农尝百草,只是为了让宝宝在铺天盖地的塑料、树脂、人造纤维中,还能体验到自然世界带来的独特感受。感受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除了看,我们还可以听,比如听大树的“心跳”。
  早春是倾听大树“心跳”的最佳时间,因为进入春天,大树正把大量的树液从根部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树枝、树叶,为吐露新叶、长粗、长高做准备。
  我们可以选择树皮较薄的梧桐树或者其他落叶树。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环抱大树,闭上眼睛,保持安静,把耳朵紧紧贴在大树上。
  可以让宝宝说一说,树的“心跳”声是什么样的。有的树“心跳”声很大,有的声音小小的;有的树发出的“心跳”声像人的心脏一样——咚、咚、咚;有的树,因为树皮厚度不一,有的表面能听到“心跳”声,有的又听不见。当宝宝用心聆听时,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还可以让宝宝说一说,如果大树没有“心跳”会怎么样。这样可以让宝宝了解大树和人一样,需要吸收营养、呼吸、休息,身体里面也有特殊的“血液”在循环。
  倾听大树的“心跳”声,能让我们感受到大树旺盛的生命力,体验到自然中的生命都是活的。
  走,参加“毛毛虫派对”
  自然观察智能里还包括对野外露营、郊外游玩等活动感兴趣。几家一起亲子游,现在渐成育儿时尚。除了摘草莓、放风筝、种菜、吃农家饭,还可以来到大自然中,开个“自然大派对”。
  当宝宝们坐在厚厚的树叶上,闻着泥土的芳香,听着风掠过枝头的歌唱,偶尔,树林间有只松鼠一跃而过,用手拂过树叶、花瓣、树皮、河水,感觉到光滑、粗糙和不同的温度。恐怕有了这样的体验,宝宝也会由衷地感叹:“不打僵尸,植物也好玩。”
  如果有2—3个家庭一起参加,可以尝试玩“毛毛虫”的游戏。各个季节都可以玩,只要天气不是特别恶劣。
  大人应事先探查好路线,在安全的前提下,路面和周围环境应尽量多变,但路程不宜过长。
  参与者排成一列,每个人把手搭在前面人的身体上,作为毛毛虫的一节身体。让大人担任队伍的排头和排尾,宝宝们在队伍中间,个子高、户外经验丰富的大人随行,不参加游戏的大人也都尽量在旁边负责安全协调、随行摄影。“虫头”控制前进速度,很关键,建议由运动能力强的大人担任。
  提前准备好若干彩色蒙眼布或眼罩,把宝宝们的眼睛一一蒙起来。蒙眼睛的时候,可以跟宝宝们说:“毛毛虫要是大声讲话,哈哈大笑,会把天敌小鸟招来,把毛毛虫吃掉哦。”
  确认宝宝们都准备好之后,排头父母发出指令:“现在毛毛虫饿了,要去找吃的了,出发。”排头的父母尽量压住脚步,一点点慢慢向前移动。
  开始的时候,宝宝们还不适应,队伍常常会断开,但没关系,把毛毛虫“修理”好再继续走就行。如果宝宝们总爱叽叽喳喳,可以这么提醒:“嘘——安静,听,好像有鸟过来了,别让它发现。”
  等宝宝们安静下来时,可以提示:“现在,我们停下。仔细听一听,听到什么了?”也许宝宝们会发现很多声音:鸟叫声、风吹树叶的声音、人的呼吸声。
  就这样,一边走,一边引导宝宝去听四周的声音,去闻身边的气味,去感受脚下的道路。如果要走一段凹凸不平的土路,可以让宝宝们猜猜地上凸起的东西是什么。
  接近目的地时,提醒宝宝们先低头,闭会儿眼睛,再解开蒙眼布,防止阳光刺伤眼睛。
  到了目的地,可以坐在一起,一边休息一边分享感受。然后,再鼓励宝宝们找到回去的路:“想想,刚才走过了什么样的路?听到了什么声音?闻到了什么气味?我们去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刚才走过的路?”
  野花野草的小世界中蕴藏着大自然的无穷智慧,让宝宝们在真实的自然中体验一把生命的乐趣和感动。这么好的游乐场还不收门票,为什么不去呢?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性健康教育项目组专家。)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
其他文献
沈雪洪,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校长,著有《幸福守望》等。女儿沈一帆现就读于苏州中学高三国际班。他说,陪女儿一起成长,是他作为父亲最开心的事。  同甘苦,她能懂   女儿上小学时,我没有一味想着如何给孩子找一所一流的学校就读。为了接送方便,我让女儿就近上了普通乡镇小学。我们把培养重点放在女儿的良好习惯和品质上。   因为忙于工作,我每天都会早早出门上班,女儿也跟着我一大早出门。晚上我经常不能按时下
期刊
1  欣欣从小反应就比别人慢半拍,为此,她很恐惧数学王老师每天雷打不动的口算练习。  当王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口算题,用严厉的目光扫视全班,点到学生名字,要求他立即报出结果时,欣欣便觉得心跳加速,头脑里一片空白,只好低下了头,恨不得让自己遁形消失。  可是越是害怕,越是容易被老师抽到。被点到名字的欣欣站起来,看着黑板上那两个数字相加,心里紧张地计算着,却总也算不出结果。  “你数学怎么这样差?”王老师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威德·霍恩说:“做孩子朋友的真正含义是要以平等的、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去贯彻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说服孩子不做违规的事情。”  美琳最近很犯愁——刚刚为了宝贝儿子的大好前途,狠心买下一套学区房,可临近搬家,小家伙却天天晚上抹眼泪:他舍不得幼儿园里的小伙伴,坚决不想换幼儿园。  “妈妈,妈妈,我们现在的房子多好啊!我不想搬家,我们不要搬家好不好……”惦记着儿子嘴里喃喃的小委屈,美琳几经纠结后决定
期刊
一  每个家庭与孩子都是不同的,也都有着一些特别的联系方式。  记得儿子童年时,有一天下午我陪他跟院里的一群孩子在草地上玩丢沙包,我们玩着玩着,一个6岁的女孩突然说:“阿姨,我妈妈喊我了,我要回家啦!”  可是我和其他孩子却没有听到她妈妈的喊声。  “你妈妈在哪?我没有听到你妈妈喊你呀?”我还有些为她担心,但刚说完,真的就传来了这个孩子妈妈的喊声——“珍珍,回家啦。”  “我妈妈每天这个时候都从窗
期刊
如何对待宝宝的无厘头问题?   江苏宝应一读者来信咨询:儿子6岁了,从小就对新事物感到好奇,也经常问一些无厘头的问题,我们有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我该如何正确对待宝宝的无厘头问题呢?   答:好奇心可以吸引孩子开动脑筋,在不断的思考中,探索事物的因果关系,找到事物本身的规律,及更合适的探索方法。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会变得更加聪明,也更加了解世界。   家长可能会为孩子的刨根问底而烦恼。他们的问
期刊
孩子为什么特别在意妈妈的情绪?   江苏宜兴一读者来信咨询:我孩子5岁半。近来发现他特别在意我的情绪变化,例如,幼儿园进行跳绳比赛,老师在微信群里公布了测试成绩,他跳得比较少,总是追问我:“妈妈,你有没有生气?”其实我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孩子为什么这么在意我的情绪呢?   答:五六岁是孩子情绪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期间,孩子会逐渐产生稳定的情感,也开始学习运用语言来调节情绪,并希望引起他人的注
期刊
一   孩子过12岁生日,请了一堆同学来家里狂欢。家长就我一个,主要是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   十来个孩子团团坐定,对着蛋糕点蜡烛、唱生日歌,一个个熟门熟路的,显然经验十足。庆生的程序走完,正准备给他们分蛋糕,一个孩子建议:“我们来个Rap吧。”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孩子们已经一起拍起了巴掌、跺起了脚,唱起了我十分陌生的Rap。这Rap就是“说唱”,很有节奏,听起来还相当入耳。可听着听着,
期刊
今年,我和女儿一起种秋葵,一起学习植物科普小知识。这小小的种植活动培养了女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主动思维能力,丰富了内心情感,使她比以前更加自信、有主见;也彻底颠覆了自己忙没时间带孩子的借口,还把女儿引入大自然,使她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   1、综合培养孩子各种能力   我和女儿从选购种子到育芽,从种植到收获,一共耐心陪伴秋葵经历了50天的成长期。这个成长期里,我们共同见证了生命的力量和奇迹
期刊
被小狗咬伤谁担责?   安徽合肥一读者来信咨询:一天放学后,我8岁的女儿去同学小玉家玩。不料,在玩耍中,女儿被小玉家拴在院子里的小狗咬伤了右小腿。事后,我向小玉家长索赔医药费,小玉家长认为自己没有过错,不愿意承担赔偿责任。我准备向法院起诉。请问,找同学玩耍却被小狗咬伤,小狗的主人该担责吗?   答:我国《侵权责任法》第78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期刊
开学两个多月了,孩子已经能愉快地进餐了。今天的午餐是红萝卜烧肉、花菜豆干、番茄汤,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津津有味地享用着,我感到由衷的快乐和满足。这时,桔子组传来了汇报声:“老师,豆豆不要吃肉,他又开始捣乱了……”   豆豆斯文有礼,非常讨人喜欢,但他吃饭时的表现一直不太好,心情好的时候狼吞虎咽,一扫而光,心情不好时就是调皮耍赖,把饭菜搞得满桌都是。这一直是我们头疼不已的事。   看今天他的情绪有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