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的“导读讨论法”探析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导读讨论法”的优点在于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文章作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导读讨论法”,提出了“导读讨论法”的三个步骤:一是导读,二是讨论,三是评点。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读讨论法”;教学实践;步骤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002-01
  根据现行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和当前初中语文教材的实际,语文教学的功能,就是通过教师的科学导学方式,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入细致地读解文段,从中领悟课文的文学理论、语法、修辞知识,以及艺术手法,从而理解文章所揭示的内涵,达到既获得知识,又有效地提高对文章的分析、思维、理解、记忆、概括、模拟、实践、开创等能力的目的。尤其是在当前“减负”的要求下,语文教学更要体现科学的教授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鉴于上述情况,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导读讨论法”则达到了得心应手的效果。
  “导读讨论法”的最大优点在于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
  情,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其施教过程大体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导读,二是讨论,三是评点。
  “导读”则是教师科学之导,学生认真之读。要达到此目的,执教者必须在课前对教材作一番深入细致的研究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导读提示。这要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吃透教材精神,在文学上按该课的文体知识的一般性及特殊的表达过程,弄清其表达的内涵、运用的艺术表现特色、比较突出的有关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找出其中的重点、难点,并就其中的重点、难点来设计有关阅读、默读、朗读、细读、泛读、精读的提示,使学生在导学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抓住问题去读出文中知识的奥秘,从而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去涉猎知识,有效提高分析、掌握、运用理论与知识的能力。如我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时,每次都在执教前,先从通讯的角度对文章深入研究,细致解读每段、每句,甚至每一个字、词,使作为执教者的我对其中的主题、结构、表达方式、写作特色乃至文中比较鲜明、突出的语法、修辞知识及词义等,都尽在自己的脑子里。在裁处教材时,如何有计划地突出重点,照顾难点,连贯系统。在这基础上,抓准了重点,就通过不同的角度去选取典型事件,恰当地运用几种表达方式和通过一些准确、生动的词语去渲染备受人们所敬仰的人物形象。
  由于执教者吃透了教材的精神, “导读”就会胸有成竹,水到渠成。在第一课时开始,我在学生课前已阅读的基础上再次布置学生泛读课文,并出示以下几条导读提示:(1)这篇文章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2)文章是通过哪几件事来表达主题的?(3)泛读之后,试析题旨与事件的关系。(4)假如你写一篇有关颂扬班集体的通讯,你如何组织材料?在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分析开头部分我又设计了以下的导读提示:细读1至3自然段后讨论下面问题: 1.这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2.开头用这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3.第三段中的“品质”、“意志”、“气质”、“胸怀”的表达非常准确,并赋予读者豁达欣然、尊崇的美感,试析其词语、短语表达有何特点?
  上述是我教《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所设计的导读提示,这些导读提示具有抓住重点、突出难点,既有文学、语法知识的学习,又有能力的训练。
  至于“读”,也要根据文章的不同内容及重点确定。“读”有多种形式:研读、精读、细读、阅读、泛读、默读、朗读,对精彩文段,应研读或精读,对学生整体来说,有集体朗读或指导某学生朗读,小组齐读,还有教师范读。
  “讨论”是几个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导读的目的就是要给学生造就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发挥、相互促进,开发潜能的机会。讨论的方式为方便起见,一般是两桌四个人为一小组,可选出组长,从讲台起向后,前桌的向后转180度面向后两人,面对面就导读提示表达己见,并对不同见解提出质疑,做到畅所欲言。教师在这个阶段或是巡回各小组之间,或是深入某一小组倾听讨论情况,尽可能了解掌握整体学生对所提出问题的理解、认识情况。例如,我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第三课时时,我布置学生精读 “父亲赶紧走去,……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并在黑板上写出十三条导读讨论题给学生。从学生讨论的情况来看,尽管问题是出多了一些,但学生的精读、讨论约用20分钟,从讨论的场面来看是热烈的,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还有的组有争论不休的情态。特别是我在其中一组听到在讨论到“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谢谢您船长”这层谈话看出了“父亲”表情、语言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这一问题时,其中有一同学抢先发表己见:认为“其特点是抓住‘父亲’的表情、语言去描写,作用在于通过其失态的表情和语无伦次的说话,生动地刻画他在特定环境下内心的恐慌,从而表露出‘父亲’在希望破灭之际的恐惧与不安心情,使他那爱慕虚荣、虚伪、自私、毫无人情味的特定个性,突现出来。”该同学讲完后,其余三位同学也异口同声地表示:“我的见解也基本同你的!”这时,作为执教者的我很开心!加上由开始讨论渐入佳境而出现的踊跃发言,热烈争论,这局面使我感到此时的我犹如指挥千军万马在大战役中决战、决胜阶段的无限欣慰与喜悦!这是讨论法最科学的方法!这种“双边活动”的形式也是生动活泼的,其使师生处于浓厚的求知兴趣之中。
  “评点”,是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反馈,其主要过程大体有四点:一是由教师就导读的提示组织各组代表回答,以全班形成共识;二是对一些难点,教师可分别通过讲读法、诠释法、比较法、分析法、口述法、举例法、演绎法等使学生理解、掌握;三是个别学生对不懂问题再次向教师质疑;四是教师进行总结,肯定对的纠正偏差。总的来说,评点,以教师为主,“评”出明确的认识,“点”得准确。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从当下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小说选文部分与原文的差异出发,在深入对比原文与选文差异的基础上,探究二者的差异对师生在进行“教与学”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影響,并探寻语文教师更好的教学途径,总结如何使学生对文本理解更加全面的策略,由教师学生两方面着手分析并探究,进而促进中学语文中外国小说“教与学”过程良性发展。  关键词:选文 原文 教与学 问题  外国小说作品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与我国多样的文
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大部分,各部分都有独自的任务。垂体前叶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有生长激素、泌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这些激素不但与身体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有关,且可影响其它内分泌腺(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的活动,对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有重要作用。  垂体前叶激素的主要功能  生长激素含有191个氨基
期刊
新时期,基层工会组织承担了维护职工权利、维护生产秩序稳定、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的重要的工作任务。作为基层医院的工会,更要发挥相关作用,积极维护好医务人员的权益,使职工能安心工作,服务病人。作为一名基层医院工会副主席,对多年的工作经历深有体会,尤其是新时期更要掌握新方法做好工会工作,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工会职能应明确  为了突出和强调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新《工会法》规定:“
现在家家都是一个宝宝,所有父母认为好的东西,都会毫不犹豫地留给宝宝,渐渐地宝宝就认为把最好的留给他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懂得分享,更不懂得谦让.
期刊
近日,“桑拿天”延续不止,医院眼科门诊前来求医的病人明显增多。年轻貌美的刘小姐病情非常典型,她因高度近视戴了隐形眼镜,工作和业余游戏基本都是在电脑屏幕前。最近她总感觉眼睛不舒服,痒痒的,眼泪和眼睛分泌物增多,有时感觉视力严重下降。经诊断,刘小姐患上了结膜炎。  每逢桑拿天,人的身体状况较之平常普遍欠佳,免疫力下降,中暑、感冒、腹泻等疾病频发高发,还有不少人“情绪中暑”,变得格外烦躁郁闷。此时也是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率增高,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严重问题.由于侵入性治疗措施增多,导致细菌血症、败血症的发病率有所增高.而血培养是诊断血流感染
期刊
@@
内容摘要: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意味着在办学定位上要将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在办学模式上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在人才培养上要向培养应用技术人才方向转型,人才培养需要企业的深度参与。  关键词:成人教育 职业教育 校企融合  一.地方本科院校成人学历教育转型发展是时代的需要  过去的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是学历补偿教育,针对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前大量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没有高学历的现状,通过学历补偿
摘要:油库收发油作业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各个岗位分工清晰、任务明确,教学时适合采用角色教学法。在角色教学法用于油库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时,要注重教学任务和角色的设计以及作业的普遍性和设施设备的覆盖性。通过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关键词:角色教学法;油库实践教学;收发油作业;组织与实施  一、角色教学法的特点  角色教学法,是指教
在中英文化的交流中,为了使交流更加顺畅,避免产生尴尬的局面,人们需要了解一些委婉语.文章将从人们生活中存在的委婉语进行简略的比较,以此了解其中的意义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