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课堂教学中板书与多媒体的结合方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l8727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板书与多媒体两者在教学中的有效结合,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课堂教学中板书与多媒体的各自优势与不足,探讨板书与多媒体的结合模式,提出在教学中两者结合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板书;多媒体;结合
  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各有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生动地展示出教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更能让学生轻松接受授课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目前,有的老师由于对多媒体技术不熟悉而惧怕使用多媒体课件,相反,有的老师却因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而盲目使用,把板书撂在一边,忽视了板书本身的优势。Richard Anderson(2004)认为,板书是一个有效的指导工具,可以呈现给听众一个比短时记忆更有效的持续性信息,板书成为了连接教师与学生之间讨论的中间纽带;赵萍等(2007)认为,多媒体教学并不能把传统的板书作用完全取代,无论从记忆角度、启发性角度,还是从即时性角度、视觉接收的角度、教学分析的角度来考虑,板书的作用在多媒体教学中仍然是不能忽视的,板书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丰富教学内涵;程江涛等(2009)指出,板书是直观性、适用性和艺术性融于一体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离不开板书,并分析了课题、内容等方面板书的设计艺术。认为好的板书设计既可以把授课内容恰到好处地体现出来,又能达到教学的艺术再创造。
  一、 现代教学中板书与多媒体的结合模式
  针对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各自的优缺点,应将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还要从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出发,用什么教学媒体有效就用什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情况下选择多样的教学手段,只要有助于教学的结合模式,就应该可以被选择。
  (一) 结合穿插式
  多媒体和板书穿插讲解,多媒体展示图形动画演示,板书保留层次性重要内容。
  在这种模式下,往往是在课堂中使用板书教学的同时,穿插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的大部分都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在屏幕上,教师通过屏幕,讲解课堂知识。但是用屏幕进行扩展的同时,还要使用黑板板书。利用多媒体进行讲解时,同时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同学们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让难点更具体化,让同学们可以结合板书去细化多媒体所呈现的知识。板书与多媒体的结合进一步扩大了教学空间,多媒体的抽象与板书的具体让学生能多方面的理解问题,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也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变得很轻松,也缓解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解决了教学过程的互动交流问题。
  (二) 展示交互式
  多媒体作为主要知识的展示,控制课件演示速度,将板书作为与学生的交流平台。
  在这种模式下,多媒体用于知识展示,充分体现多媒体技术自身的特色,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而黑板用来作为与学生交流的一个平台。这样双管齐下,既能满足生动、形象的屏幕演示,还能满足条理清晰的板书显示。在多媒体课件播放的间隙,在黑板上表现与教材有关的零星的知识或书写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用以对屏幕上知识的一种注释和解释,是一种根据学生的随机反馈的板书,是对多媒体教学的一种必要的补充。
  (三) 兼容并蓄式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与板书教学的各自优点,兼容两者的特色,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注重教学实效。
  在一堂课中,把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有机结合,是每一名教师的教学理想。在选择教学媒体前,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理清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合理结合教学实际,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在现代教学环境中,多媒体的运用比比皆是,大量的图片、文字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坐在电脑旁,像解说员似的讲解画面,而应站在电脑附近运用肢体语言结合图片、文字进行讲解,必要时在黑板上简单画出示意图或是写出相关的文字进行讲解。这样,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二、 教学中板书与多媒体结合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的完美结合是每个教师的理想,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因为过于追求两者的完美结合,从而产生许多问题。
  (一) 把“多媒体”演变成“单媒体”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很多老师为了方便讲解,直接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授课,从而放弃了传统的黑板板书。有些教师误解了多媒体教学,不能正确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情况。有的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整堂课下来连一个字的板书都没有。把板书搬上电子屏幕,不在黑板上进行板书,把多媒体课件完全变成電子板书,这样使得多媒体的本身优势荡然无存。相反,有的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时,依然采取传统板书的习惯,把课件上的内容在黑板上重现,失去了多媒体教学本身的意义,浪费了教育资源。
  这些都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多媒体屏幕与黑板的结合,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无形之中使其演变成了“单媒体”,失去了原有的教学优势。
  (二) 多媒体播放速度的掌握
  和传统教学相比,课堂教学信息量大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优点,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多媒体教学出现了新的问题——讲授速度难以把握。实际教学中,播放多媒体课件时,很多时候学生还没来得及理解,屏幕上就已经换了其他幻灯片,长此以往,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前后知识点的脱节,学习疑问的堆积,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
  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控制播放节奏,合理使用版面图形色彩,将重点难点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出来。在教学中,掌握课件播放速度,要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和记录的时间,给学生以理解的空间,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方便学生笔记。
  (三) 多媒体课件的质量问题
  当前,有些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粗糙,课件成为教材的集体搬家。教师在上课时站在计算机屏幕前一字一句地念,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不会好。这也是部分教师对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不当的表现。课堂教学讲究启发诱导,师生互动,照本宣科显然是不可能得到好的教学效果,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应该在课堂上多与学生交流、互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   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制作优秀课件的老师很少,大多数教师做出来的课件都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实现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接触各种不同的方法,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合理制作课件,提高教学水平。
  三、 结合的方法与技巧
  针对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各自的优缺点,我认为,应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将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学效果。
  (一)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加强课堂互动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和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时,教师要运用工具引导学生们的思维跟上自己的授课进度,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讲解速度,对于难点部分一定要详细讲解,利用板书充分展示解题思路,实现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的良好结合。
  (二) 正确把握教学媒体时机
  这里说的教学媒体时机,指的是教师授课时使用教学媒体的最佳时间,即什么时候运用多媒体呈现知识更好,而什么时候用板书设计更能体现重点、难点。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在一些重点地方适时地通过简洁的板书增强学生的印象,用生动的肢体语言进行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的关系,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恰当地运用板书,发挥各自的优势,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當然,这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教学内容,课前深入备课,在讲授过程中把握火候,更需要教师课后注意总结经验,培养把握教学媒体时机的能力。
  (三) 探索最佳结合方式
  多媒体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它还不够成熟,在使用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结合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针对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探索出新的教学媒体的结合方法,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才能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论是以多媒体课件为主,板书设计为辅,还是用板书设计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都要结合实际教学要求,针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模式,只有最合适的教学媒体,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 Richard Anderson,Beyond PowerPoint,Syllabus,2004(6):31-33.
  [2] 赵萍,李彦路.板书在专业基础课程多媒体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07(13):91.
  [3] 程江涛,秦卫.课堂板书的设计艺术[J].实践与探索,2009(10):165.
其他文献
用外植体一农杆菌共培养法将酵母脯氨酸合成酶基因2(pro 2)导入豆科牧草紫云英,获得转基因植株。Southern blot分析检测到转化植株基因组中存在外源DNA的同源顺序,证明酵母pr
摘要:现如今教育问题普遍存在,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原因,另一方是学生自己本身的问题。针对教学现状,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已经正式启动新课改,并且在全范围内快速地施行。在新课程的教育环境下,培养孩子的全方面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上也慢慢地在改变,但是孩子的析题能力还有待着重培养的,那么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孩子析题能力的培养,本文做出一定的分析,举出一定的参考措施,希望能够改善教师在教学上的效果。  关键
杂交水稻能和常规水稻一样进行留种子。农民再也不需年年制种,只要注意防杂保纯种子就可以多代利用。这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中的一项最新科研成果。杂交种子以往只能利用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力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实效性  一、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三维目标所代表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全面把握目标,
摘要:体验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体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来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让学生体验就是要提倡自主、探索、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切块拼凑法;体
重庆永川市胜利路办事处胜利村8社村民曾垂孝,历经5年探索的水稻无土栽培新技术,已于1997年8月21日通过了重庆市级有关领导、专家和科技人员现场验收鉴定,0.1448亩无土水稻,
球磨机出料端盖漏浆是我矿多年来未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经我车间攻关小组治理,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1端盖漏浆的危害 (1)端盖漏浆后,随着球磨机转动浆液从端盖衬板、格子板螺孔漏出
摘要:初中科学学科教学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系列科学知识学习状况好坏与否更是会对学生后续学习产生影响。初中科学教学中大多数知识本身都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将科学知识最终应用到生活问题的解决与探索上也是学科教学的本质目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科学教学需要具备更多的生活化色彩是一种必然要求。本文将对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在分析初中科学教学现状基础上对于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提出了
摘要:教师的“教”要着眼于学生的“学”,教的方式要根据学生学的内容确定,以学生的已有的认知基础决定教学的深度,以学生的经验水平探索教学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要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保障以学定教;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促进以学定教;注重开放的学习空间,深化以学定教。  关键词:以学定教;生本;主体;时间;空间  现代认知科学尤其是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水平上主动建构的,不
小麦播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可以提高发芽率,培育壮苗,促使麦苗发根、增蘖,提高粒重,并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解决小麦生产上晚麦迟发或早麦旺长的问题。小麦播前处理种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