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建筑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b6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严重短缺而实际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且仍在不断加剧。严峻的事实表明,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本文从绿色建筑发展入手,对绿色建筑理念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绿色住宅小区的各种“绿色”系统,并指出在中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系统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二、绿色建筑的发展
  国际上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把生态学和建筑学两词合并,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1963年V・奥戈亚在《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中,提出建筑设计与地域、气候相协调的设计理论。1969年美国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应协调发展并探索了建造生態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它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正式确立。70年代石油危机后,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注重建筑节能的研究,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新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在掩土建筑研究方面的成果尤为突出。80年代,节能建筑体系日趋完善,并在英、德等发达国家广为应用,但建筑物密闭性提高后产生的室内环境问题逐渐显现。1992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使“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思想在世界范围达成共识。绿色建筑渐成体系,并在不少国家实践推广,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新世纪中的工作准则。
  三、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节约能源
  在建筑规划和设计时,根据大范围的气候条件影响,针对建筑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气候特征,重视利用自然环境(如外界气流、雨水、湖泊和绿化、地形等)创造良好的建筑室内微气候,以尽量减少对建筑设备的依赖。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在夏季可减少室外热量传入室内,在冬季可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使建筑热环境得以改善,从而减少建筑冷、热消耗。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
  (二)节约资源
  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三)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四、绿色住宅小区的各种系统
  (一)能源系统
  进入小区的能源在一般情况下有:电、燃气、煤。对这些能源要进行优化分析,采用最佳方案,对住宅的围护结构和供热、空调系统要进行节能设计,建筑节能至少要达到50%以上。有条件的地方鼓励采用新能源和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潮汐能等其他再生资源)。
  (二)水环境系统
  对于小区的水系统要考虑水质和水量的问题。室外系统要设立将杂排水、雨水等处理后重复利用的中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杂排水循环利用系统等。用于水景工程的景观用水要进行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中水系统一并考虑。小区供水设施宜采用节能节水型,要强调淘汰耗水型室内水器具,推行节水型器具。在必要的地方,同步规划设计管道直饮水系统,以便提供优质直饮水。
  (三)气环境系统
  建筑物通风和换气设施能够排除室内的污物和污气。室外空气质量高,要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居室内尽量自然通风。卫生间具备通风换气设施,厨房设有烟筒排放系统,居室内的空气质量达到标准的要求。
  (四)声环境系统
  室内外噪音小。小区周边产生的噪音如果影响了小区的声环境,则应对室外、室内和对小区以外采取噪音的阻隔降噪措施。使室外噪声日间小于50分贝,夜间小于40分贝。使室内噪音日间小于35分贝,夜间小于30分贝。
  (五)光环境系统
  室内具有良好的照明,要尽量采用自然光,强调满足日照要求,防止居住区内光污染。室内外照明采用节能灯具,提倡由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
  (六)热环境系统
  室内热环境满足舒适性要求。住宅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好,保温隔热性能好,符合建筑节能以及环保要求等。具有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七)绿化系统
  小区的绿化系统要满足居民的绿化要求。在建筑旁边进行植树,草坪等绿化,可起到防风、隔热、防尘和美化环境的效果;另外亦可达到节能、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
  (八)废弃物管理系统
  对小区内居民日常生活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收集、管理、储存,并进行处理、处置的措施与设施,应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生态小区的生活垃圾收集率应达到100﹪,分类率应达到70﹪。采用不同的处置方式对固体废物进行管理,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在国内采用物理化学法、固化法及高温焚烧法等。
  (九)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
  选择对环境保护有利的建筑材料即绿色建筑材料,它无害、可降解、可再生、可循环、无污染、无辐射。尽量减少木材;设计、施工中坚持不用含用有害物质的材料,油漆、地面胶、地毯、地面材料、墙面装饰材料等须经严格审核才可用;尽量回收建筑材料,在建筑中重新利用,这样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减少垃圾;选用低能耗产品;尽量使用当地材料和耐用材料,减少长途运输所浪费的能源和产生的废气污染等。
  五、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都属于高能耗建筑,能源利用率仅为 33%,落后发达国家20年。在建筑能耗中,围护结构材料保温性能差、保温技术落后,传热耗能高达73%~77%。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一)发展绿色建筑可以高效率的利用资源
  例如:可以通过结合各地的气候特点设计出低耗能建筑;通过就地取材来节约建筑的运输成本;通过使用各种节能墙体材料来实现建筑体内的保温节能;通过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来降低生活热源的成本;通过建筑材料的循环使用来达到降低建筑成本及降低环境成本的作用。
  (二)绿色建筑极大的拓宽了建筑材料的选择范围
  绿色建筑使新型的建筑材料及制成品有了用武之地,同时又为加速淘汰工艺技术落后的产品起到了推动作用。例如:随着建筑业对各种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的需要,GRC板等新型的建筑材料不断被研发出,而传统的高耗能的建筑材料就会逐渐被淘汰。
  六、结语
  绿色建筑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社会民生的需求,是建筑节能的进一步拓展和优化。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兴起,既是形势所迫,顺应世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潮流的重要战略转型,又是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然组成部分,日益体现出愈来愈旺盛的生命力,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介入联合放射治疗与介入治疗原发性大/巨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厦门市第五医院2012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大/巨大肝癌患者68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
目的 分析CYP2C19、SLCO1B1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中的差异性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9月于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目的 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蔚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芦溪县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
目的 比较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9年6月于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40例,按照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
期刊
目的 探讨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在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娄底市中心医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前接受治疗的患者55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本院2018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道路施工过程中也不断的变化.越来越多地城市面临着交通严峻问题.分析了在进行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涉及的诸多相关因素,提出了城市道路设计阶段应重点考虑
目的 探讨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中老年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6年8月—2019年9月收治的中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
目的 探讨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联合心理辅导及掩蔽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2017—2018年收治的耳鸣患者83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