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初中地理教学之我见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zho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地理新课程的着眼点是学生,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学”出发,放弃以“教师的教”为主的传统方法,指导学生读书、理解和自悟,指导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注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不仅重结论,更重过程,把过程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本文就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及其教学谈下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 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地理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成败,且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益是实施地理素质教育的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广大地理教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中的地理课本图文并重,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良好依据,在指导学法时,教师要放下架子,既为学生的“良师”,又为学生的“益友”,善于欣赏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心上和学习中的“闪光点”,善于换位思考,提倡“研究性学习”,坚持新旧结合、图文结合、教学结合、读思结合、讲练结合、情智结合、文理结合和学用结合等“八个结合”,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引路、导航的作用,促进学生形成“我会学”的好局面。正是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以为充分地挖掘地理教材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和评价性的反思都能够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地理素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新课程下的地理教材:以基本理念为导向,符合学生学习和认知发展要求
  1.体现理念,构建开放式课程。一是体现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二是体现了“构建基本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的理念。三是体现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依据图式,启发学生的思维。笔者曾对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各类图表做过统计,共计130幅。这些图表体现了以下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和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形成地理知识学习的技能,如教材中关于经纬度的定义、特点、规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新教材的内容组织方式完全有利于学生从图上获取地理信息,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
  3.关注评价,拓展延伸学习能力。新课程地理教学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学生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中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二、教学方法:以提高有效性为准则,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动力
  1.营造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应该营造一种富有情趣的学习氛围,使教师与学生成为互动的统一体。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的善思能力,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出发,研究教材的课程资源,利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来提出有效问题,促使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让学生“愿学、学好”。
  2.利用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的理解感知。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走进教室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定的经验和观点。新课程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要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以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地理学科植根于生活,回归生活是新课改中地理学科追求的目标,也应该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色。学生在这样的生活情境的刺激下,定会不断的思考探究,从而增强自身的理解感悟能力。
  3.构建和谐关系,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素养、思想品质和社会能力的形成,对教师工作的心情与成败,对实现预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有着很大的影响。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气氛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这也是学生未来学习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知識。
  三、教学感悟:以反思教学效率为动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反思教学观念,促进理论创新。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的系统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较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地理新课标不仅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课程标准中有大量的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有联系的教学内容,应予以利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
  2.反思教学设计,规范进行实践。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3.反思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知道,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注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教学中,我们不公要注意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不要通过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在信息反馈中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等获取全方位的体察。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开展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以身作则,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有效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写作兴趣 创新能力 扩大阅读 丰富知识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深入,对初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前课改中迫在眉睫的关键。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初中政治教学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在我们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受教学模式、教学习惯以及对教学质量过分担忧的影响,我们的教师还难以真正迈出传统教学结
期刊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上,以往的做法往往陷入教学的误区,比如不能摆正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缺乏真正的对话,忽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特感受能力,等等。其实,在新课标要求下,阅读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学生和阅读材料互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能力、方法、习惯等一系列目标的课内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着力点  一、渗透政治思想教育  我们小学教
期刊
摘要:当前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评价及管理等方面都有重大变化。课程领域的改革必然会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必然会引发教师角色的历史性转换。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英语 教学反思  一、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  1.新教材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  新目标英语是中美合编,人民教育出版社与美国汤姆森出版
期刊
摘要:物理学史的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物理学史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以及科学精神的陶冶。因此,加强物理学史地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 物理学史 教学  物理学史的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物理学史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
期刊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词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词汇教学是当今英语教学中让教师最为头疼的一个难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更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词汇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词汇教学是当今英语教学中让教师最为头疼的一个难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更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词汇教学是当今英语教学
期刊
学习英语,离不开记忆单词,但笔者在从事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在英语学习中,最难对付的恰恰就是单词。他们大多数都感到英语单词难学难记,快捷方式难寻,今天记住一个单词,过后就会忘记。翻查词典频繁之苦,似无解脱之日。加之英语单词数量庞大,常使学生“望词兴叹”,无可奈何。如何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建立起词汇学习的信心,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词汇呢?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很好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教学非常重视,四个学段的阅读部分都率先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教学建议部分也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朗读被认为是贯串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但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对朗读的安排并不够到位,比较随意化、简单化。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在读前没有提出要求,读中没有进
期刊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用点点滴滴的美去感染学生的情绪、用方方面面的情来浸润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敢爱敢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情感教育对学生正确行为的养成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语文课本中,容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为一体的课文俯拾皆是。语文教学美在其中:与花草对话,与长天吟哦,与鸟虫共语,随春秋更替而动情,随晴雨变化而动心,赋情感与万物,用一颗爱心去关心他人,用一份责任来审
期刊
摘要: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