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乙烷消毒气管导管的研究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si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文观察用大剂量胰岛素对阻断循环后缺血心肌的保护效果,釆用心肌组织化学、超微结构、血流动力学(CO、CI、SV)、心肌含水量及心脏复跳后循环功能作为判断效果的客观指标。用5mEq/L钾停搏液的犬分为二组:胰岛素组从麻醉开始到阻断循环前,按每公斤每小时静脉滴入胰岛素10u、葡萄糖1g、氯化钾0.25mEq;对照组除无胰岛素外,余均相同。结果在各项指标上均显示胰岛素组缺血90'时心肌损害轻微,在恢复循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时,由于血液稀释,失血和转流对血液的破坏等影响,血浆蛋白变化很显著。本文通过对36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病人术中、术前、后血浆蛋白的测定,及有关临床指标的观察,注意到转流中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其减少原因除稀释因素外,转流中的破坏可能是其降低的主要原因。血浆白蛋白、球蛋白下降主要和稀释有关。体外循环对人体血浆蛋白的影响,在成人和儿童两组对照并无显著差异。根据本组经验,认为2岁以上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6例病人气管内喷雾利多卡因3mg/kg后2、5、10、20、30和60分钟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了药代学参数。药代学过程符合开放式二室模型。血浆浓度在注药后2分钟达到2.1648μg/ml并维持30分钟左右。认为是急救治疗时可供选择的给药方法。但分布容积和吸收速率在个体间有一定差异,受病人呼吸及循环状态、肝脏功能、体位、给药方法等影响。
期刊
本文应用国产CO2气体监测仪测定麻醉病人呼出气内CO2分压,换算成PaCO2,并与动脉血CO2分压作对照。经student试验处理,95%置信区间为0.866,即Y=X+0.712或X-1.02占95%.当VD/VT>0.3时 换算即有误差,需进行纠偏,文中画出列线图供参考。本文研究提示在通气效率正常情况下,CO2气体监测仪可以用作PaCO2的非损伤性呼吸监测,连续动脉穿刺得以省却。
按照Garry之实验观察,磷酸盐缓冲液对先天性假性胆硷酯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缓冲液则无的原理,提出了快速简便,准确地定性与定量测定血清假性胆硷酯酶活性的方法。经503例正常人测定(男269例,女234例;年龄自15~60岁),血清假性胆硷酯酶活性之正常值在磷酸盐组为:男6.7441-12.6105,女6.5353-11.5647;TRIS组:男6.3929-11.876
20~50岁无明显心血管系统疾患的择期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麻醉诱导第1组用硫喷妥钠10mg/kg,第2组用芬太尼12μg/kg,第3组用硫喷妥钠5mg/kg、芬太尼6μg/kg,然后均静注琥珀胆碱行气管内插管。结果插管后第1、2、3组的平均动脉压上升最高值分别为57.6、17.4、13.0mmHg,心率上升最高值分别为49.5、13.6和15.0次/分。经统计学处理,第1组与
期刊
安氟醚与静脉麻醉复合可减轻对循环的抑制,我们在18例用无创伤性循环功能测定观察麻醉过程的变化。根据阻抗法心输出量测定、麻醉后不同时间与诱导前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心率、血压于静注哌替啶及异丙嗪后显著增加(P<0.01)。但用安氟醚后恢复至麻醉前水平。术中心率、心输出量无变化;舒张压较麻醉前高(P<0.01), PEP/LVET比值下降,可能与外周阻力增加有关。此种复合方式较安全有效,容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