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甲状腺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15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ngeboy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有的患者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的严重不良反应,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分析我科收治的15例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博利康尼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8例,予抗感染、平喘、吸氧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博利康尼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加用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氧驱动雾化吸入.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85.7%,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518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0~65 min,住院时间5~7d,切口感染2例,术后尿潴留15例,切口出血2例,阴囊积液3例,随访12~36个月,切口疼痛3例,复发2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安全、简便、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 分析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1例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病原菌、药敏结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1%,以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占9.5%.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真菌对氟康唑等常用抗真菌药均敏感.结论 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目的 探讨脑血管狭窄缺血患者行支架成形术的方法和疗效以及有效预防并发症.方法 对30例脑血管狭窄支架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脑缺血症状改善,自我感觉头脑清晰,2例于术后3~10 d死亡,3例随访半年再发狭窄.结论 脑血管狭窄支架成形术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但一旦出现并发症,后果严重,应加强术前评估和术后监护,对并发症行超前防治。
目的 探讨粘附分子(CD44v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肝癌组织中CD44v6、VEGF和MMP-9表达情况,并以20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肝癌组织中CI44v6、VEGF和MMP-9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肝癌患者中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CD44v6、VEGF和M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 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选用15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该菌对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索和阿米卡星等耐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62.3%.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强,耐药谱广,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现状,有利于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染性疾病,临床工作稍有不慎,感染梅毒的产妇可通过多种渠道传染给新生儿及医护人员.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梅毒产妇21例,经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无一例发生交叉感染.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产妇均在我院住院期间经产前实验室检查确诊为I期梅毒,年龄23~34岁,孕36~40周。
期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3岁,因"左侧胸壁隐痛不适10余年,查体发现左侧胸壁肿瘤1周"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无外伤史.查体:左胸部第4前肋处隆起,触及大小约9.0㎝×6.0㎝肿物,质硬如骨,不活动,轻压痛,表面皮肤无异常.胸部CT平扫骨窗示:左侧第4前肋骨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骨髓腔呈磨玻璃样改变并有分隔,其间散在斑点状不规则样钙化,边界尚清楚,最大截面5.0㎝×9.0㎝,CT值66~84Hu,邻近
期刊
目的 比较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常用的高屈曲假体(PFC-RPF)和普通后稳定假体术后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2月接受膝关节置换的骨性关节炎(OA)患者68例87膝:普通组36例47膝,高屈曲组32例40膝.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间HSS评分、VAS评分、二元化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救治重症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需呼吸支持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病情恶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不明显时,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对74例需呼吸支持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愈63例;11例无创正压通气失败后,改为机械通气治疗,10例治愈,1例放弃治疗.同期,直接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82例,71例治愈出院;8例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