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神经功能不全损伤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LBC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不同时段胸腰椎骨折伴神经功能不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9例行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伴神经功能不全损伤患者按受伤与手术时间间隔不同分为≤24h组(41例)和>24h组(38例),通过影像学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来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住院期间均行X线复查,术后10~14 d出院,切口均一期愈合.79例均获得随访,平均23.5(15 ~32)个月.术中未出现手术源性神经损伤及术后感染,术后无脊髓损伤加重现象,未发生内置物断裂、折弯和螺钉松动现象.两组术后3d和末次随访伤椎压缩率、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24 h组:(7.9±4.2)%、(8.5±5.0)%比(40.8±8.4)%和(3.9±2.5)°、(4.2±2.6)°比(28.1±13.1)°;>24h组:(8.8±4.8)%、(9.2±4.8)%比(41.7±7.6)%和(5.3±2.6)°、(5.7±2.7)°比(27.6±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d椎管狭窄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24h组:(5.3±1.5)%比(41.4±6.1)%;>24h组:(6.8±1.1)%比(40.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4h组明显优于>24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脊髓功能大部分有ASIA分级1~2级的恢复,≤24 h组平均改善1.4级,>24 h组平均改善1.2级.结论 及时行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神经功能不全损伤能很好地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实施规范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新鲜人羊膜移植,实施规范护理治疗眼表疾病。结果32例(35眼)眼表疾病者术后有30例(33眼)术眼眼部炎症控制,眼表重建稳定。结论新鲜人羊膜移植,规范护理是治疗眼表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片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茌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沙丁胺醇组,各30例。沙丁胺醇组患者给予沙丁胺醇,联合治疗组在沙丁胺醇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给予多索茶碱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3.3%)高于
品管圈管理方法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中,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了护士的管理意识,提高了科室护理质量,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服务品质的好坏,一定程度上
目的:观察运用补肾活血类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西药枸橼酸氯米芬
目的:观察碘伏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6例在我院治疗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分为3组,每组人数各32例,碘伏组为碘伏局部治疗,
期刊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胃肠道手术的围手术期个体化容量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实施胃肠道手术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65~8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中及术后均采用常规容量治疗方案;试验组术中及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ICU) 24 h期间采用个体化容量治疗方案:即在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指数、每搏变异度等指标的指导下
目的 研究脾切除术后早期接受抗凝治疗对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对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1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抗凝组(76例)和对照组(64例),抗凝组术后早期根据血小板计数予以川芎嗪、阿司匹林、低分子量肝素等药物进行早期抗凝治疗;对照组术后早期不进行抗凝治疗,术后监测血小板计数及D-二聚体,B超或CT检查是否存在门静脉血栓.结果 抗凝组和对照组在脾切除术后第2天血小板计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