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丝镶嵌工艺在现代首饰中的应用

来源 :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i1988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对银丝镶嵌工艺的概念作了具体论述,并解析它的工艺特征,然后用案例分析法描述其在首饰中的运用表现,最后概括了银丝镶嵌首饰的优、缺点,提出银丝镶嵌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将其与首饰相结合是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与美学价值,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也具有深厚的意义。
  关键词:银丝镶嵌 首饰 嵌银丝 镶嵌
   银丝镶嵌工艺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工艺名称,东汉时期称为“填丝”,乾隆年间称为“嵌丝”。不同的名称体现出不同的工艺特色,但无论是“填丝”还是“嵌丝”都曾受到战国时期工艺相对成熟的“金银错”的影响。“嵌丝”始于清朝道光年间,通常将金、银等材料,拔成很细的丝然后在木质器物上刻阴文槽,阴文内容通常是山水、花卉、人物、鸟兽或草、隶、篆等各体纹样字句,然后将金属丝嵌入、砸实,再漆以数遍生漆推光而制成?譹?訛。
   一、银丝镶嵌的技法概述
   银丝镶嵌工艺不同于现代的镶嵌工艺,银丝镶嵌工艺通常以红木为胎底,以花木禽鸟为纹样,使器物表面的装饰具有情境性、故事性,其形富丽雅观,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木质器物表面不够光亮的装饰特点。现代镶嵌工艺通常指利用爪镶、钉镶、夹镶、群镶、包边镶、包角镶等,主要功能为凸显钻石、玉石的风采,其装饰的纹样内容较为单一,少有叙事性或故事性题材的图案?譺?訛。
   银丝镶嵌工艺的表面艺术效果类似于战国以至秦汉的“金银错”工艺,但与金银错并非同一源。用银丝镶嵌出来的纹样,线条的力度、色泽与木质胎底完全不一样,因而在创作时,必须注意其与器物造型相契合,使风格一致。
   新中国成立以后,嵌银丝器有了很大的发展,制作的器物从文房四宝到日用家居,品种日益丰富多彩。近年来,现代工艺师将画、雕、嵌、贴融为一炉,制出的产品既是美观大方的生活用具,又是技巧精湛的工藝品?譻?訛。
   二、银丝镶嵌工艺的特征
   1.银丝镶嵌的胎底选料
   胎底一般选用质地致密、坚而不脆、纹理细腻的红木木材,如紫檀、黄檀、花梨木、红酸枝等。现代工艺中,也常常选用陶瓷、玉石作为镶嵌胎体。
   2.银丝镶嵌的用丝
   一般都选用银质圆丝,根据纹样的刻道来决定银丝的宽窄直径,银丝略粗于刻道。纯金丝色正、较软也常应用于镶嵌。在金银不同的用丝上,自然以金丝为贵。但从纹样装饰的角度看,有必须根据纹样组织及木材的色彩需要,金丝或者银丝应有所选择,也可以在同一件器物上同时兼用,一般整体以一色丝质为主,另以点缀配之。
   3.银丝镶嵌的纹饰特征
   器物表面的装饰纹样实际上是用银丝代替了阴、阳不同的浅浮雕线条,在下凹面采用“填”的方式,在上凸的面采用“嵌”的方式,两者虽在工艺上都有不牢的弊病,但在艺术效果上似乎各有千秋。
   三、银丝镶嵌工艺在首饰中的表现
   银丝镶嵌技法是一种应用于胎体表面的艺术形式,以线为表现语言,借鉴并继承中国绘画中的白描技法,用线流畅均匀,娟秀细劲?譼?訛。银丝镶嵌在首饰的表现手法上主要有写实与装饰两种,写实手法体现在对白描绘画形式的借鉴,装饰手法则体现在传统图案及文字纹样上。鉴于首饰样式的尺寸,常常采用装饰的表现手法,研究它的表现形式,其实就是探讨它表面的装饰纹样。
   1.纹样形式
   在银丝镶嵌的首饰设计中,云纹是采用较多的一种纹样,纹样或纹样类型。云纹样式纷繁,演绎不断,有原始旋纹、云雷文、卷云纹、云气纹、流云纹、朵云纹等。首饰中的云纹无论是作为主纹还是辅纹,无论是单独装饰还是连续装饰,它都是设计师们使用经久不衰的一个主题。(图1)是一串小叶紫檀手串,小叶紫檀的单珠直径为12mm,每颗佛珠上都用银丝镶嵌了一朵祥云纹样,给手串增添了祥瑞之气,寓意佩戴者吉祥平安。(图2)作为首饰的配件,名为背云,通常使用在108颗佛珠的坠子上。依据背云的外轮廓造型,镶嵌银丝,银丝走线平行于背云外轮廓,中间镶嵌“寿”文字,通常寓意福寿安康。银丝作纹样的形式嵌入传统的木质首饰中,温和古朴中透着皎洁光亮,给檀木手串增添缭绕的金属感,形式感更加丰富。
   银丝镶嵌工艺品的早期作品在纹样上一般多用蕃草、莲花等。佛教传入之后,莲花、牡丹花、菊花等多种花卉的综合体衍生出宝相花的纹样形式,宝相花是佛教徒对佛教表示敬爱的花纹。在首饰的装饰纹样中,宝相花通常作为主要花纹,配以卷草纹,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构成图案花纹的造型?譽?訛。后期匠人则依据器皿造型,设计几何形且赋予一定形象意义的纹样。(图3)莲花纹样自然写实,镶嵌形式类似白描,花瓣造型圆润饱满,符合自然规律的生长结构,将荷叶、莲花、桔梗简洁描绘,配之以佛手、流动云纹,画面赋予吉祥情景。
   2.工艺技法
   银丝镶嵌工艺在首饰创作中,在恪守传统技法的同时,在工艺手法上不断创新,灵活运用粗细丝搭配玉石镶嵌,根据主题形式采用相对应的镶嵌手法。(如图4)清代的沉香嵌银丝金珠手镯,直径8.5cm、内径6cm,器呈圆形,色泽油亮。内壁均纯金包边,手镯外壁嵌银丝云纹,银丝走线流畅、形式典雅,并镶金珠点缀团寿纹。此手镯的工艺繁复精密,古典华贵精美。林芳朱女士是台北故宫第一位品牌授权珠宝设计师,图5是她设计的金镶嵌紫檀木嵌银丝配米粒珊瑚珠手镯。手镯的内圈直径约63.2mm,嵌银丝的样式为祥云纹,寓意祥瑞之云气。布满祥云纹路的黑檀木嵌银丝木镯,用毫米珊瑚点缀,呈现出精致与优雅,气质迷人的手环作品,将中国美学转化为极富魅力的贴身首饰。
   在早期的制作工艺上,胎体表面采用薄刀刻画线条,工匠须有多年经验才能使刀法走线流畅均匀,嵌银物的最终品相也难以控制。现在的嵌银丝工艺,可以利用机器设备进行雕刻,根据不同型号的雕刻针头刻画线条的粗细,在创作上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也更易于实践精细度较难的图案纹样。    四、银丝镶嵌工艺与现代首饰相结合的优劣势思考
   数千年前,首饰便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种符号象征着身份与权力,在历史长河更迭中,这种符号的象征意义逐渐弱化,首饰称为人们对美的追求的表达,称为本性需求。
   这种需求的象征情结便是人类要拥有和佩戴首饰的精神内核?譾?訛。银丝镶嵌工艺借鉴于战国时期的“金银错”工艺,至清朝独立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手艺方向。银丝镶嵌工艺被誉为“中华传统工艺之一绝”,是研究历史文化工艺的典型代表。
   1.银丝镶嵌工艺表现在首饰中的精神内涵
   日本设计大师喜多俊之先生在《给设计以灵魂》提出观点:“未来设计源于传统工艺”?譿?訛。在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模式发展下,世界各个民族的艺术、文化在不断的交流融合,首饰的相似性渐渐的消耗了身体符号的独特性与地域性。人们更加趋向于寻找能够符合、或者提升自己独特精神内涵的首饰符号,树立自己的个性坐标,传达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与精神面貌。嵌银丝首饰既具备传统绘画中白描的装饰美感又典雅复古,淡淡的银色光华更显首饰的韵味。
   2.银丝镶嵌工藝发挥空间较大,便于成型
   嵌银丝首饰是将银丝嵌在胎体表面上,较容易控制与驾驭。胎体表面不受形状拘泥,三角形、四边形、任意多边形或不规则形都可以在其表面嵌银丝。嵌银丝工艺还便于与其他镶嵌工艺相结合,比如在表面嵌玉石、金银珠等,二者相得益彰。在成色上,银线色泽柔和,温润典雅,突出却不耀眼,静显光华,与其他材质能较好的相兼容,在首饰设计上发挥空间较大。
   3.嵌银丝首饰的不足之处
   银丝镶嵌首饰古朴典雅,低调内涵,以其流畅的银丝线条,温润的光泽丰富了首饰的装饰语言。然而,在首饰工艺的要求下,嵌银丝首饰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首饰创作中,应该详尽思考,弥补缺陷。嵌银丝工艺是在胎体表面刻划阴文,然后将银丝嵌入阴文内,阴文的深度与银丝的直径相等,通常在0.5-1.5mm之间、深度极其细微,银丝脱落的现象在所难免。所嵌银丝的接口处,也会因为受力不均,而有一端翘起银丝,从而容易划破皮肤,造成非常不愉快的佩戴体验。若长期浸渍汗水或者与水接触,银丝也较容易脱落,不易保存。
   结语
   银丝镶嵌工艺与首饰相结合是嵌银丝工艺的创新与发展,也丰富了首饰的形式内容。首饰的作用在于修饰与美化人体,嵌银丝工艺有较强的可塑性与表现力,尤其在纹样上更具表现力。人们对于嵌银丝工艺的了解,大多还停留在桌椅案头、锦盒等家具、文化用品的印象上。嵌银丝工艺其作为一种古老的工艺,存在着一定的使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具备与首饰结合的特性,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借鉴?讀?訛。嵌银丝首饰的发展和创新,无论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还是对首饰行业的扩展而言都具有深厚意义。
  注释:
  王毅. 潍坊工商老字号[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
  熊媛丽. 错金工艺在现代首饰中的应用[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纪燕. 潍坊红木嵌银漆器工艺表现蕴含探析[J].民俗艺术,2014(3).
  朱正昌. 齐鲁特色文化丛书[M].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
  徐雯. 中国云纹装饰[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8).
  张凡.演进与创生—试论中国传统金银细金工艺与当代首饰设计[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6.
  [日]喜多俊之.给设计以灵魂—当现代设计遇见传统工艺[M].郭菀琪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李维娜.漆艺在首饰中的运用于表现[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6).
其他文献
随着各类通信技术的进步,各类的视觉传达成为了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而其中动态插画也在其中扮演了一个较为重要的角色,一般认为传统媒体对于视觉传达的使用较为低级,而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在多个方面抓住人们眼球成为了信息传达的主要目的,在面对日常的交流环节时显得格外有用的动态插图也因此颇受关注,如何将动态插图所遇到的新挑战和新机遇融入到时代变化中去成了一个难点问题,本文将关于动态插画的视觉传达中的创新发表
在芭蕾舞表演中往往会伴有钢琴的伴奏,使得舞曲更加灵动,富有生趣,在芭蕾舞蹈的训练中,少不了钢琴演奏的配合,它能让舞者的动作更加协调有韵律。本文从芭蕾舞蹈的教学方法出
目的探讨瘦素(1eptin)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联系。方法将人神经纤维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分为3组:对照组、冈田酸(okadaic acid,OA)损伤模型组(40nmol/LOA诱导12h)和Leptin处理组。用OA
目的观察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和caspase-1在小鼠耳部皮肤急性光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急性光损伤中可能
目的为抗原抗体反应提供原子力显微镜下的形态学基础,为建立常用抗体形态结构的形态库打下基础。方法将7种常用单克隆抗体分别滴加于载玻片上,放入加有10%中性缓冲甲醛的湿盒
品牌视觉识别设计是将品牌的一切可视事物进行统一的、标准化和专有化的视觉表现。它以易识别、简洁、显著的形象直观地表达品牌的价值观,在品牌形象的塑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
摘 要: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极速发展,绝大多数乡村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空心化”,老年人逐渐成为乡村的主体,而传统村落街巷空间公共设施简陋,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本文通过对传统街巷空间的公共设施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传统街巷空间适老化设计的要点。在保留传统村落肌理的同时,营建适老、友好的空间氛围。为新时代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 街巷空间 公共设施 适老化设计  
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应当充分发掘地域文化、历史传统、居民生活方式等,把这些最具特色的文化融入到公共设施的设计中,不断丰富其内涵,这是对乡土情怀和归属感的承载.将虚拟现
摘 要:黄自是我国著名爱国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玫瑰三愿》。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为音乐界的经典之作,成为许多歌唱家学习必选。在黄自的艺术生涯中它的地位显而易见,其作用不可替代。本文选取黄自具有代表性的《玫瑰三愿》进行研究,通过对黄自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音乐特征与演唱分析进行研究,希望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玫瑰三愿》 音乐特征 演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