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学具,让小学数学教学更精彩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87s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应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打造更精彩、更有趣的数学课堂,结合学具教学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有助于打造精彩课堂。本文将从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三方面分析学具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以此供相关人士交流。
  关键词:学具;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会涉及到对图形、公式等抽象内容的函授,小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存在想象力不足、思维能力不强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结合学具教学能更好地促进教学,使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参与实践,提高了课堂上的活跃气氛,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以下将简要分析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学具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中包含了很多难以理解的知识,这些知识过于抽象,又远离学生的生活,导致学生对数学很难产生兴趣,需要用学具辅助教學,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教师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安排学生制作学具,让学生从亲手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家用纸板制作钟表学具,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认识钟表。课堂上,教师要为自己准备一个学具,然后引导学生们认识自己手中的钟表,让学生学会区分时针、分针、秒针,并使学生学会分辨钟表里每个小格的含义。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时间对学生提出要求,比如提问“早上7点半到校,谁知道7点半要在钟表上怎么表示呢?”每个学生手中都拿着学具,对于教师的提问都来了兴致,马上开始思考要如何摆放表针,这堂课上学生的主动性很强,都对自己手中的学具感到好奇。如果没有学具,学生只能靠自己的想象,或者观看多媒体资料,不能进行动手实践,学习的乐趣就大大降低。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考虑到教学目标,也要充分考虑如何将学生的兴趣与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中[1]。
  2.利用学具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不仅是要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也要做到全面发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结合教具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手,既满足了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又能锻炼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仍处于发展中,在数学课堂上应用学具教学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加强印象,促进数学学习。比如教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准备若干个小棒或圆片等学具,让学生通过摆学具强化对除法的学习,锻炼学生的手口脑配合能力。教师要求学生数出12根小棒,并按照平均分成三份的要求进行分配,要求学生一边分配一边说出计算步骤。学生一边动手摆放一边说“这里有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根”。通过摆放小棍和表述,加深了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之间互相提问,锻炼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力,使学生熟练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很多学生明白除法的含义,但是遇到张口表达时却总是出现问题,这就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思维不清晰,需要借助学具加强练习。教师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用学具进行除法计算,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在一次次数数中强化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2]。
  3.利用学具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在此时期要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强化数学解题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学具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为今后的理科类学习打下基础[3]。在开展教学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学具教学,强化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使学生从学具开始入手,逐渐了解复杂的多位数计算规律,提高解题能力。比如教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需要结合计数器教学,通过认识计数器上的单位,学生能强化对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顺序认知,使学生在计算时脑中能形成清晰准确的逻辑。比如教师提出要求,在计数器上拨出数字235时,可以安排学生一边拨一边说出思考的顺序“二百三十五是由2个百、3个十、5个一组成的”从而强化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做到灵活运算。教学图形类知识点时,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动手制作教具,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知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带一段细绳上课,让学生用细绳分别摆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案,同时测量一下两个图形的周长是不是相等的,启发学生思考边与两个图形的周长公式有什么关系。学生认识到周长与图形的边长有关,进而能提高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学具的作用不仅在于激发兴趣,同时也能给学生的解题带来新的思路,使学生发散思维,逐渐提高自身数学能力[4]。
  4.结束语
  总之,学具能有效促进小学数学的教学发展,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有积极的帮助。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结合教具教学能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数学课堂上教学氛围更活跃,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学具是有效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情况合理安排学具的应用,使学生掌握更多有效的解题办法,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丽云.探析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有效发挥[J].中国校外教育,2018,654(34):74+78.
  [2]  祝军.巧妙运用学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东西南北:教育,2018,3(8):204-204.
  [3]  周士福,王太锋.引入学具让学生快乐学数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0(15):114-115.
  [4]  于霏.学具操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7,18(2):57-57.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体,不仅要管理学生的学习还要管理学生的学校生活,因此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利于班主任制定正确的班级管理措施。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沟通尺度,掌握好沟通艺术,在沟通过中不能让小学生产生反感,激发小学生的逆反心理。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小学班主任的沟通艺术,以期为其他学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  沟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贯穿整个学习历程,而小学阶段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时期,此阶段的语文教学,最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其中,阅读和写作存在紧密关联,两者是学生将学到的课本知识进行运用的重要方式。因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如何才能将两者进行相互融合、促进,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阅读与写作,并对其产生兴趣,以达到对整个语文学科产生浓厚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写作;
期刊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其不仅在工作中得到应用,在教育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思维導图已经与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语文学习的各个模块都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开阔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学习。本文主要从思维导图的概念出发,并从三个角度阐述思维导图如何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之中,以期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运用  小学是
期刊
摘 要:小学校园教育课堂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要点的吸收程度。小学五年级阶段的学生,虽然属于高年级层次,但其心理年龄还在幼龄阶段徘徊,对学习的真正意义尚未深入了解。因此,在进行自我学习状态调整,以及学习态度和自控能力培养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五年级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经常出现开小差、不注意听讲、上课走神的现象,直接影响了整体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性效
期刊
摘 要:在中专教育中,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良好的语文知识技能,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水平,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赋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带动学生其他科目的顺畅学习,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大致可以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它们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依托的整体。为了促进中专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从提升口语能力、丰富阅读资源和积极练习习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供中
期刊
摘 要:数学知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因此,必须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确保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本文中笔者详细叙述了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措施,希望以此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  一、精心备课,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课堂预
期刊
摘 要:新课标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生物知识,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本文对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希望有助于促进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内涵;培养策略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并且明确指出个阶段教育都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都亟需进行改进和优化,因此,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也需要加强对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以此有效提升教学水平、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和探索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有效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基础阶段,直接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再加上数学又是小学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是培养学生各项思
期刊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推动语文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然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学中也逐渐显现各种问题,为促进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应对新课改后的语文教学问题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而研究了新课改后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改进策略,以此供相关人士交流。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问题  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学校和教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综合性学科,由于数学知识大都比较抽象,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带来困难,导致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把“学数学有什么用,生活中又不用不到。”这样的话挂在嘴边。这是当前阶段数学教育面临的严峻的问题,即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改变这种情况,破除数学“无用论”就需要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法,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高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