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奇将奇缘奇恋

来源 :文萃报·周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ang19910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喜欢称陈赓为“乐天派将军”,他乐观、开朗,经常开玩笑和“恶作剧”,在血雨腥风的年代里,这成为同事和战友们的精神安慰剂。外表粗犷的陈赓内心其实很细腻,对妻子儿女,他总用特殊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念和柔情。
  第一封情书“发表”在墙壁上
  1923年春,党在上海的工人区开办了平民夜校,年仅17岁的王根英成了夜校学员。教员中有一位专从湖南派来的共产党员,他就是陈赓,时年20岁。陈赓讲课语如流水,滔滔不绝;课下又能与学员们打成一片。面对和蔼可亲的老师加兄长,王根英找准一个机会向陈赓倾吐了自己心中的苦闷。
  原来,王根英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已做主将她许配了人家。对那个人,她既不认识,也不了解。而那一纸婚约,却像无形的枷锁,捆住了姑娘的手脚……听完王根英的述说,陈赓当天就来到王家,向她的父母讲道理。不久,他们就解除了婚约。
  上海平民夜校开办不久,就被反动派查封了,陈赓也受组织安排回到了湖南。1927年,党在武汉召开“五大”。当时在北伐军第二军担任特务营营长的陈赓,被指派参加了会议。就在这次会议期间,陈赓与从上海赶来参加会议的“五大”代表王根英再次相逢。
  陈赓将他的倾慕之情,通过一封书信向王根英坦诚披露,不料却遭到王根英的拒绝。一则王根英当时还没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二则王根英觉得陈赓对个人的终身大事是否有点过于鲁莽。出于维护少女的尊严,她决定惩戒陈赓。于是,她把陈赓的那封信贴在墙上。陈赓大惊,又连写两封书信:“根英,我发誓娶你为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陈赓写情书向王根英求婚之事被周恩来知道了。他点着陈赓的鼻子,笑他不懂求婚的艺术:“古人曰:‘欲速则不达。’女孩子需要温柔。我教你个办法,先向她道歉,态度要诚恳,在道歉中加深了解,建立感情,比拼命写情书要可行得多。”
  陈赓照周恩来说的向王根英致歉之后,王根英就爽快地答应与陈赓建立恋爱关系。1927年5月,两人终于结成一对情深意笃的革命伴侣。那时,陳赓24岁,王根英21岁。
  1938年秋,王根英奉命调往抗日前线,任八路军第129师供给部财经干部学校政治指导员。次年3月8日,学校驻地遭日军突袭包围。在突围的危急关头,王根英发觉一个装有党内重要文件和公款的挎包没有带出来,毅然冲回村中去取,路上与日军遭遇,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2岁。
  当时,陈赓正率领八路军西进,追击日军。听到这不幸的消息时,性情刚烈的陈赓悲痛万分,他在日记本上写道:“定要为王根英守节三年。”
  “巧遇”中撮合上一个“好人”
  傅涯1918年出生在浙江上虞。为寻求抗日救亡道路,1938年4月,傅涯从老家奔赴延安,进入抗大总校第四期学习。毕业后在总校文工团当团员兼秘书,1939年经林老(林伯渠)谈话后入党。7月,担任文工团民运组长、妇女组长后,即奔赴抗日前线。
  傅涯和陈赓初识于1940年5月。当时,抗大总校文艺工作团在山西武乡县演出。傅涯和剧社的两个女伴跟着总校训练队队长王智涛去取道具,在王家“巧遇”养病刚出院的陈赓旅长。姑娘们早就听说过陈赓的许多传奇故事,就围上来让他讲战斗故事。陈赓没有丝毫的掩饰,既直爽又沉稳,傅涯对他产生了尊敬和好感。事后,傅涯和陈赓才知道这是王队长的有意安排。
  不久,傅涯下部队演出,二人单独见面了。陈赓说:“我这个人有许多朋友,有男朋友,也有女朋友,你愿不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傅涯犹豫了,回答说:“让我再考虑考虑。”
  陈赓说行,你考虑三年,我等你三年。
  “这期间,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行动常变,不易通信,而陈赓不变的诚挚信息不停地传来。”后来,傅涯这样讲,“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嫁给陈赓。不是因为他是位将军,而是他的传奇经历,以及他对前妻王根英的那份厚重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
  不多久,陈赓和傅涯喜结良缘。婚后,傅涯便随陈赓回到太岳军区工作。
  “什么事他都不肯放低标准”
  “陈赓外表看起来挺健壮,结婚以后我才知道他身上多处有伤。由于连年征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马不停蹄,从越南到朝鲜,恶劣的环境加重了他的伤情,伤痛时有发作。对他的身体来说,1957年是个转折点。这一年他特别忙,2月下旬到南方检查工作、勘察地形,3月中旬又从上海出发勘察沿海岛屿、研究问题。有一天,他半夜不舒服,起来洗冷水澡的时候摔倒在澡盆边,断了三根肋骨。他也不住院,只在家里休养了十几天。”傅涯说。陈赓经常废寝忘食地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件事搞好了,饭才吃得香,觉才睡得甜。”
  1961年1月,陈赓在上海华东局同志的规劝下去上海休养。春节过后,中央军委要求解放军高级将领结合自己的战斗经历,写作战经验总结。“陈赓看到这个通知,非常高兴——战争年代他就十分重视作战经验的总结。也许他认为这是主动向病魔进攻的一个好办法。”
  陈赓的写作计划很庞大,他是个急性子人,争分夺秒、通宵达旦地看材料。3月15日,他刚完成《序言》部分的写作,就已经心力交瘁了。傅涯下班回来劝慰他:“不舒服就好好地睡一觉,暂时别想写文章的事情了。”陈赓苦笑着指指脑袋:“机器一开动,怎好停下来?”
  没想到,这句话竟成了他的遗言。1961年3月16日上午8时45分,陈赓在上海病逝。 (综合《名人传记》《人物》)
其他文献
据网传,4月23日上午,辽宁一名阿姨来到国信证券大连金马路营业部办理业务,因常年在国外已經忘记密码,如今前来销户,赫然发现自己在2008年花5万多元购买的一只股票,如今账户市值已经达到500多万元。阿姨受到刺激,站不稳了,幸亏证券公司员工扶着。随后,国信证券回应表示,确有客户13年时间赚了100倍。 (摘自《辽沈晚报》4.28)
期刊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系陈尚斌主任出差时,在贵阳龙洞堡机场厕所发现洗手池台板上布满化石残骸,并鉴定为4.39亿年前志留纪早期的石阡拟壳房贝,引发关注。4月28日,贵阳龙洞堡机场针对此事回应称,该装饰石板确为化石残骸,系采购而来。(据人民網4.28讯)
期刊
当地时间4月21日,“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在美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审议并通过,将会提交国会辩论和投票。这份近300页的法案里,囊括了战略、经济和外交手段等抗衡中国的方方面面。法案里面清晰地标明,希望2022年至2026年的每一财年,美国都能投入3亿美元,用于采取各种措施打击“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更可笑的是,還明目张胆地写道:其中一部分将会砸给“独立媒体”和所谓的“第三方”民间团体,用于反华报道
期刊
近日,宁波市鄞州区法院宣判一起案件,这也是宁波首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案。   法院查明,原告与被告鄞州某文化传媒公司签订了《婚礼策划服务协议》,场地布置费2.6万元,人员服务费1万余元。   婚礼当天,两位新人发现酒店迎宾区所有照片海报中新娘的名字都是错的,而婚礼现场吊顶高度过低,舞台高度也随之降低,导致无法呈现想要的舞台效果。在婚礼仪式过程中,新郎每走一步都会撞到吊顶上的金色线帘。此外,婚礼现场还
期刊
自2016年中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后,“房住不炒”如今已深入人心。   但近几个月以来,楼市持续升温,热点城市房价的持续上涨,让不少民众疑问:有没有办法能遏制热点城市房价上涨?   《中国住房大数据分析报告(2021年一季度)》显示,2021年3月,二线城市综合房价环比上涨2.5%,上涨速度比2月增加1.6个百分点。其中,宁波、东莞、杭州、西安、大连等热点二线城市实现领涨
期刊
没有家暴,没有出轨……就是和平离婚,可双方在离婚分割市值330万元房产时,男方最终只分到了2.8万余元,这是为啥?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这起离婚纠纷案。让我们一探究竟。   结婚三年的小丽(化名)和阿强(化名)夫妻感情渐渐出了状况,总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争吵。很快忍受不了的阿强搬离了这套房屋,两人自此开始分居生活。2020年小丽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离婚,并对夫妻共同财产依法进行分割。
期刊
春秋时期有个叫孙阳的人,由于他善于相马,人们便称他为伯乐。有一天,伯乐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吃力地行走。当伯乐走近时,马突然昂起头大声嘶鸣,伯乐立即判断出这是一匹世间罕见的千里马。   这个故事很可能不仅仅是传说,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伯乐的相马术,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它在今天可能有一个更时髦的字眼:大数据。   我们先说一个当代伯乐的故事。   2013年的夏天,纽约东部一家公司照例要拍卖一些马,这次拍
期刊
家住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张某和杨某是一对夫妻,张某患有抑郁症,经常和丈夫杨某吵架。2020年4月,张某和杨某又一次发生争吵,杨某见张某情绪比较激动就走开了。张某越想越委屈,觉得生活没有指望了,打算自杀,便到厨房把煤气罐的连接管取了下来,然后打开了煤气罐,并把厨房门反锁。   张某自杀前发朋友圈,表示自己要解脱了。这条朋友圈被其哥哥看到了,便急忙赶到张某家,发现张某已经倒在地上失去意识,便立刻去关煤
期刊
近日,由公安部起草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訂建议稿)》公开征求意见,“代扣分”“分心驾驶”拟纳入严惩范围。修订建议稿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驾驶机动车时,有拨打或者接听手持电话、阅读或者发送信息以及其他妨碍安全驾驶行为,造成交通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暂扣3个月机动车驾驶证。   现实生活中,开车接电话等“分心驾驶”的司机仍大有人在,因为大
期刊
从非洲马拉维美丽的湖畔来到中国黄土高原上的城市,22岁的非洲姑娘小薇收获了爱人、孩子和一大家子亲人,以及许多陌生人的祝福。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不断推进,中非交往从国相交,走向民相亲,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到非洲寻求工作机会。小薇的丈夫白振华就是其中一员。2018年,延安小伙白振华在朋友介绍下,飞越山海到马拉维的一处中国援建项目工地上打工。   “走的时候是冬天,一落地直接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