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性房内阻滞中的韦登斯基现象1例

来源 :实用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shen654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性,65岁.反复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以劳累后为甚,加重2d人院.查体:血压158/83mmHg,心率74次/分,心律不齐,第一心音减弱,心脏超声及X胸片未见心脏肥大.临床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人院行动态心电图(图1)示:为MV5,连续记录,P-P间距规律出现,QRS-T波时限、形态正常,前5个P波顶端有切迹,第6,7个P波提前出现,重叠在前-T波之中,使T波形态发生改变,其后代偿不完全,成对房性早搏后出现3个形态和时限正常的窦性P波,以后P11~P15,又出现伴有切迹的P波,呈不完全性心内阻滞
其他文献
患者男,72岁.因头昏伴视物模糊4h急诊入院.发病前4h自服心律平50mg×50片.入院时体检:BP 110/60-mmHg,呼吸16次/min,神志清,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射灵敏,颈静脉不怒张,颈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严重性与ST段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60例AMI者的ST段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ST段抬高幅度与病理性Q波形成时间成反比,ST段抬高总和(∑ST)与Q
患者男性,74岁。因腹泻半月伴全身乏力1周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查体:血压110/60mmHg,一般情况差,老年慢性病容。神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全身皮肤弹性差、心界不大、心率74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