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旨对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笔者单位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8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按其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奥美拉唑组:40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法莫替丁组:40例,采用法莫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经4周的治疗后,奥美拉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溃疡愈合率为90.0%;法莫替丁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溃疡愈合率为72.5%;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可以迅速缓解、改善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治疗总有效率及溃疡愈合率均明显优于法莫替丁,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奥美拉唑;法莫替丁;消化道溃疡
【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118-02
消化道溃疡是指主要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临床表现多集中于上腹周期性、节律性或是慢性疼痛,严重时可导致出血、梗阻、穿孔,甚至恶变等,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1]。临床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较多,本文则就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在治疗消化道溃疡中的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文中资料均为笔者单位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8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39.6±3.1)岁。病程2个月~13年,平均病程(2.1±0.3)年;溃疡直径6~26mm;平均直径(1.6±0.2)mm。其中,47例为胃溃疡,32例为十二指肠溃疡。将以上80例患者,按其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奥美拉唑组:40例;法莫替丁组:4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65岁之间;②电子胃镜检查后证实为活动性胃(或十二指肠)溃疡;③具上腹周期性、节律性或是慢性疼痛等主症。
排除标准:①电子胃镜检查后证实有消化道大出血、穿孔,或病理提示为疑似恶变者;②孕妇、哺乳期妇女;③药物过敏史或是禁忌证者;④合并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奥美拉唑组:口服奥美拉唑(四川科伦药业生产),20mg/次,2次/d;给药1周之后,将用药次数调整为1次/d,且连续用药3周。
法莫替丁组:口服法莫替丁(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0mg/次,2次/d;连续给药4周。
1.4 疗效评价: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且溃疡灶已由活动期转为瘢痕期或消失;病灶周围炎症消退;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溃疡面积缩小≥5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未见改善或加重,溃疡面积缩小<50%或无明显变化。
1.5 统计学: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文中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X2检验,P<0.05时,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均经4周的治疗后,奥美拉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溃疡愈合率为90.0%;法莫替丁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溃疡愈合率为72.5%;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注:*与法莫替丁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奥美拉唑组患者出现2例恶心,2例食欲减退;法莫替丁组患者出现了3例恶心,2例食欲减退;且均未经药物干预而自行好转。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消化道溃疡是临床常见消化道疾病;其临床表现多集中于上腹周期性、节律性或是慢性疼痛,严重时可导致出血、梗阻、穿孔,甚至恶变等,进而严重地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状态以及日常进食情况;与此同时,消化道溃疡患者还多伴有Hp感染,这也是导致该疾病反复发作的主要因素之一[2]。临床上多以抑制胃酸分泌来进行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奥美拉唑属质子泵抑制剂,其是通过抑制患者基础胃酸、胃蛋白酶分泌来促使溃疡愈合,并在改善溃疡的自然病程基础上,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奥美拉唑还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患者胃黏膜壁细胞上,以达到从根本上改善胃酸分泌的效果[3]。但该药抑酸效应较为缓慢,其临床疗效则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法莫替丁属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对胃酸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笔者通过对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在治疗消化道溃疡中的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患者均经4周的治疗后,奥美拉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溃疡愈合率为90.0%;法莫替丁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溃疡愈合率为72.5%;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这也进一步说明奥美拉唑可以迅速、有效、持久且安全地抑制胃酸分泌,在有效改善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效的促使患者溃疡面的愈合。因此,奥美拉唑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溃疡愈合率均明显优于法莫替丁,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可以迅速缓解、改善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治疗总有效率及溃疡愈合率均明显优于法莫替丁,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滕海. 奥美拉唑三联法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4,8(02):232-233.
[2] 刘加明,张金.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6(08):74.
[3] 莫玉林. 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40(24):107.
目的:旨对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笔者单位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8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按其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奥美拉唑组:40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法莫替丁组:40例,采用法莫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经4周的治疗后,奥美拉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溃疡愈合率为90.0%;法莫替丁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溃疡愈合率为72.5%;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可以迅速缓解、改善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治疗总有效率及溃疡愈合率均明显优于法莫替丁,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奥美拉唑;法莫替丁;消化道溃疡
【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118-02
消化道溃疡是指主要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临床表现多集中于上腹周期性、节律性或是慢性疼痛,严重时可导致出血、梗阻、穿孔,甚至恶变等,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1]。临床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较多,本文则就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在治疗消化道溃疡中的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文中资料均为笔者单位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8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39.6±3.1)岁。病程2个月~13年,平均病程(2.1±0.3)年;溃疡直径6~26mm;平均直径(1.6±0.2)mm。其中,47例为胃溃疡,32例为十二指肠溃疡。将以上80例患者,按其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奥美拉唑组:40例;法莫替丁组:4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65岁之间;②电子胃镜检查后证实为活动性胃(或十二指肠)溃疡;③具上腹周期性、节律性或是慢性疼痛等主症。
排除标准:①电子胃镜检查后证实有消化道大出血、穿孔,或病理提示为疑似恶变者;②孕妇、哺乳期妇女;③药物过敏史或是禁忌证者;④合并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奥美拉唑组:口服奥美拉唑(四川科伦药业生产),20mg/次,2次/d;给药1周之后,将用药次数调整为1次/d,且连续用药3周。
法莫替丁组:口服法莫替丁(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0mg/次,2次/d;连续给药4周。
1.4 疗效评价: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且溃疡灶已由活动期转为瘢痕期或消失;病灶周围炎症消退;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溃疡面积缩小≥5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未见改善或加重,溃疡面积缩小<50%或无明显变化。
1.5 统计学: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文中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X2检验,P<0.05时,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均经4周的治疗后,奥美拉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溃疡愈合率为90.0%;法莫替丁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溃疡愈合率为72.5%;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注:*与法莫替丁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奥美拉唑组患者出现2例恶心,2例食欲减退;法莫替丁组患者出现了3例恶心,2例食欲减退;且均未经药物干预而自行好转。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消化道溃疡是临床常见消化道疾病;其临床表现多集中于上腹周期性、节律性或是慢性疼痛,严重时可导致出血、梗阻、穿孔,甚至恶变等,进而严重地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状态以及日常进食情况;与此同时,消化道溃疡患者还多伴有Hp感染,这也是导致该疾病反复发作的主要因素之一[2]。临床上多以抑制胃酸分泌来进行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奥美拉唑属质子泵抑制剂,其是通过抑制患者基础胃酸、胃蛋白酶分泌来促使溃疡愈合,并在改善溃疡的自然病程基础上,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奥美拉唑还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患者胃黏膜壁细胞上,以达到从根本上改善胃酸分泌的效果[3]。但该药抑酸效应较为缓慢,其临床疗效则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法莫替丁属组织胺H2受体拮抗剂,对胃酸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笔者通过对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在治疗消化道溃疡中的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提示:两组患者均经4周的治疗后,奥美拉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溃疡愈合率为90.0%;法莫替丁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溃疡愈合率为72.5%;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这也进一步说明奥美拉唑可以迅速、有效、持久且安全地抑制胃酸分泌,在有效改善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效的促使患者溃疡面的愈合。因此,奥美拉唑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溃疡愈合率均明显优于法莫替丁,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可以迅速缓解、改善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治疗总有效率及溃疡愈合率均明显优于法莫替丁,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滕海. 奥美拉唑三联法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4,8(02):232-233.
[2] 刘加明,张金.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6(08):74.
[3] 莫玉林. 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40(2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