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学在军事上的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6273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核物理学在军事上的应用—核武器,从核武器的分类、爆炸方式、破坏效应三个方面介绍了核武器的发展及前景。
  关键词:武器分类,核爆炸方式,破坏效应
   核物理学是研究原子核的结构、性质及核能利用的科学,它在军事上的应用主要是核武器。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进行的原子核裂变或裂变—聚变反应瞬时释放的巨大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
   核武器一般是指由核战斗部及其承载壳体组成的武器,俗称核弹。如果将投掷发射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等使核武器构成作战能力的各部分都包括在内,则称为核武器系统。核战斗部的主体是核爆炸装置,简称核装置。核装置由核部件、炸药部件、火工品、核点火部件(中子源)和其他结构件组装而成,并与引爆控制系统等一起组成核战斗部(有时还包括制导、突防等装置),装入承载壳体,即构成核弹。核武器投掷发射系统由运载工具、投射装置及各种辅助设备等组成。
   一、核武器的分类
   随着核武器技术的发展,核武器种类日益增多,从不同角度出发,核武器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①按核装置原理结构划分,可分为原子弹、氢弹和特殊性能核弹。后者包括中子弹、减少剩余放射性弹等。通常称原子弹为第一代核武器,氢弹和中子弹、减少剩余放射性弹为第二代核武器。②按投掷发射系统划分,可分为核导弹、核炸弹、核炮弹、核深水炸弹、核鱼雷、核地雷等 。③按作战使用划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于袭击对方战略目标和防御己方战略要地的战略核武器;另一类是用于支援陆、海、空战场作战打击对方战术目标的战术核武器。④按威力大小划分,可分为高威力核武器(百万吨TNT当量级)、中等威力核武器(数 十万吨TNT当量级)和低威力核武器(万吨TNT当量级以下),但其界线也不是很严格的。核爆炸对面目标的破坏效果,同威力大小不是简单的比例关系。对大多数以冲击波为主要杀伤破坏因素的核武器来说,通常是以高于一定的冲击波超压的效应面积,来度量其破坏能力的,即取核武器威力与百万吨TNT当量的比值的2/3次方为其“等效百万吨数”,来度量其破坏能力;也有按目标特性、分布和核攻击的规模大小等不同情况,选用小于2/3的其他方次来度量其破坏能力。至于对点(硬)目标的破坏能力,则还要考虑核武器命中精度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核武器爆炸方式
   由于核武器在不同介质中和不同高度(或深度)处爆炸时,外观景象和杀伤破坏效应差别很大。因此,核爆炸方式的选择要根据作战任务,目标性质和地形、气象条件等因素确定。
   核爆炸方式通常分为空中、地面、地(水)下和高空核爆炸等。1、空中核爆炸是指爆心在海平面以上不足30千米,且火球不接触地面的核爆炸,可杀伤暴露的和隐蔽在野战工事内的有生力量,摧毁地面和浅地下目标,对地面放射性沾染较轻。2、地面核爆炸是指火球与地面接触的核爆炸,可杀伤工事内的人员和摧毁地面坚固的或浅地下较坚固的目标,在爆区和云迹区可造成严重的地面放射性沾染。3、水下核爆炸是指在水面下一定深度的核爆炸,所产生的强基浪和水柱,可以破坏舰船、港口等重要目标,巨浪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会严重污染部分水域。4、地下核爆炸是指地面下一定深度的核爆炸,可摧毁地下离爆心近处坚固的重要工程设施,如地下指挥中心、导弹发射井等,也可堵塞重要关卡、隘路。5、高空核爆炸是指爆心高于海平面 30千米以上的核爆炸,可摧毁一定空域内的卫星、导弹,破坏指挥控制通信系统。
   三、核武器的破坏效应
   核武器在地面以上爆炸时,主要产生5种杀伤破坏效应: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效应。由于核爆炸不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核反应过程非常迅速,在微秒级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因而在爆点周围不大的范围内形成极高的温度和压力,加热并压缩周围空气使之急速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
   地面和空中核爆炸,还会在周围空气中形成火球,发出很强的光热辐射。核反应还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向外辐射的强脉冲射线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造成电流的增长和消失过程,其结果又产生电磁脉冲。冲击波对目标的破坏效应,主要是超压和动压所引起的直接破坏及间接破坏效应。威力在万吨TNT当量以上的空中和地面核爆炸,冲击波是在较大范围内起杀伤破坏作用的主要因素;光辐射是造成杀伤破坏的重要因素,对人员的伤害主要是烧伤和“闪光致盲”,对建筑结构和其他物体的作用主要是热效应,所引起的火灾可造成大范围的破坏。早期核辐射包括核爆炸产生的瞬发中子和瞬发γ射线、短寿命裂变碎片放出的瞬发中子和瞬发γ射线, 以及空气中的氮俘获中子产生的γ射线等,这些射线会对生物体、电子器件和其他物体造成损伤。早期核辐射的强度由于空气的吸收,随距离的增加衰减很快。因此,即使千万吨TNT当量级的大气层核爆炸,早期核辐射杀伤破坏半径也只有数千米。放射性沾染是核反应产生的放射性裂变产物与核辐射激活的感生放射性物质所造成的沾染。它们具有γ、β和α放射性,半衰期由数秒至数万年不等。放射性沾染的主要损伤对象是人和其他生物。核电磁脉冲时间宽度很窄, 频谱很宽, 强度可达到比普通无线电波高百万倍,其主要破坏对象是电子、电气设备和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等。核爆炸威力相同时,核电磁脉冲的强度随爆高不同差别很大,其中以高空核爆炸产生的核电磁脉冲效应最强,作用的范围最广,可达离爆心数千千米远的目标。
   水面及水面以上核爆炸效应,主要是冲击波引起的巨浪的破坏效应, 放射性沾染主要集中于回落的海水内,将严重污染港湾。
   核武器的出现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科学技术重大发展的结果。自从1945年7月16日美國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沙漠深处爆炸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之后,核武器便以其巨大的威力震慑着全世界。人类从此被带进了核时代,核武器也开始走进武器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研制了原子弹、氢弹、中子弹三代核武器。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开始探索第四代核武器技术。设想中的第四代核武器, 将是一种不用传统的核爆炸即可释放大量核能、产生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核武器,主要有金属氢武器、核同质异能素武器、反物质武器等。
其他文献
【概述】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对现有工程造价管理与施工管理之间现存的主要问题简单分析,找出对应的解决办法,使施工管理与工程造价管理更好结合,保证施工承揽目标的实现,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意义  (1)促进施工管理与工程造价管理现存的一些问题的解决;  针对施工管理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有助于部分问题的解决办法。  (2)规范施工施
为了有关橡胶企业和帘子布企业了解相关单位的生产及消耗情况,现将轮胎、帘子布、钢丝帘线的生产现状及消耗帘子布钢丝帘线情况作简要介绍,仅供有关单位参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政策的鼓励,轿车今后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再加上商务车的日益增加,半钢丝子午胎的潜在市场是巨大的。本文简述了中国半钢子午线轮胎
神经科学的目标是解释心智(mental)活动的生物学机制。它寻求了解神经元怎样传送信号。在发育过程中装配起来的神经回路是如何察觉周围世界的,它-25-如何从记忆中找同知觉,找回
摘要:本文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几个部位容易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技术与管理方面探讨裂缝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 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1.前言  近年来高层建筑占新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比例逐年递增,其中大部分是混凝土结构商品房。历年来建筑物裂缝问题屡见不鲜,而且均反映强烈,由此引起的质量纠纷不断发生,甚至出现集体性上访现象。一般用户并不具备混凝土结构的相关专业知识,对混凝土结构中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can provide two dimension images by converting the acquired echoed SAR signal to target’s coordinate and reflectivity. With the advanc
摘要:本文对现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可供同行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常见问题,勘察,解决措施  工程勘察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甚至关系到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然而很多建设单位对勘察行业不懂不重视,只图便宜,不管质量,宁可在桩基或基础施工中多花钱,而不愿在工程勘察中花小钱!由于部分的建设单位的不重视造成了一些勘察技术人员的不重视,从而导致工程勘察中
聚酯工业丝由于其具有高的强度、良好的抗蠕变、耐光和耐候、耐高温、抗化学品、土壤、微生物及海水侵蚀等优异性能,并且性价比好,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轮胎、机械橡胶制品、绳、
聚酯工业长丝产品,及其产业链与其它纤维和产业链相比,还算是较新的产业,如何使整个产业链健康有序的发展,避免盲目投资,恶性竞争,需要每个投资者深思。本文简述了国内聚酯工业长丝
摘要:森林防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森林防火提供的有力的技术支持,一个有效的智能防火系统建立和使用给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 智能森林防火系统的研究  引言  随着林业事业的不断发展,林木蓄积量逐年增加,森林防火工作更为重要。积极建立森林防火信息化、数字化、科学化的综合防范指挥体系,建设数字化森林防火平台,对不断提高森林防护整体综合能力、改善与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