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修编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来源 :吉林农业·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yan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但同时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是指简单的新村建设,而是指农业和农村的整体发展。这都需要通过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来实施。因此只有做好新一轮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做好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在新一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要把确保耕地总量基本稳定、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作为规划修编的前提。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对于经批准占用耕地的非农建设也要压缩其建设用地规模,并且与开发复垦挂钩,实行“占一补一”原则。
  2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扩张
  目前,农村居民点建设普遍缺乏规劃,布局杂乱松散,要逐渐对村庄进行规划治理,规划期内各村均不能再扩展居民点用地。要充分利用村内闲散地和旧宅基地,消灭空心村,挖掘内部潜力,提高居民点的集中利用程度,鼓励农民建楼房,充分利用低丘缓坡和四荒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布局调整,逐步撤并小型村、整理空心村、缩减自然村、搬迁偏远村,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要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农村环境治理涉及大量的宅基地、基础设施用地、公益服务设施用地等,要充分挖掘现有的土地潜力,合理规划。
  3 加强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编制
  土地利用要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次生盐渍化为前提,要因地制宜。在一定耕地数量的基础上,通过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逐步提高耕地产出能力,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耕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要本着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条件下,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并正确处理好开发整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4 做好重点项目用地布局
  全面加快农村道路交通设施和供水保障体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所以在编制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时,一定要做好交通运输用地和供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的布局。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村村通”工程,编制道路用地规划时,要结合自然条件与现状特点,确定道路交通系统,合理安排乡村公路用地,逐步实现农村公路网络化、规范化。
  综上所述,在新一轮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国土部门职能作用,贯彻节约集约用地方针,立足长远,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有效保护耕地,并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他文献
以宁夏平罗县为研究对象,探讨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特征。设103个采样点,进行试验分析及盐分数据的处理,采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壤盐分进行空间特征变异分析,并采用克里格插值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水稻居于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首,保证水稻产量,挖掘水稻总产量的增长潜力,在粮食安全中有
利用遥感调查数据成果,论述了土壤侵蚀面积的变化,两头侵蚀强度面积减少、中间侵蚀强度面积增大的原因及土壤侵蚀量的变化,对六大流域进行了动态监测分析,获得了满意结果.
噬菌体是指一类能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分枝杆菌等微生物的病毒,为1915年英国生物学家和1917年加拿大微生物学家各自独立发现的。噬菌体只感染细菌,对人畜无害。利用噬菌
确立一套适合自身产品特点的、运行完整的、操作性强且置信度高的验泵油量基准传递系统,是保证验泵质量和提高校泵效率的基础,而油量基准的准确性和油量基准传递过程的不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