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展览陈列中造境的重要性分析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zhilin123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馆是国家的公共文化设施,具有承担民族面向未来文化觉醒的责任,通过展览陈列可以表达出这一社会功能,是进行公共文化教育宣传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美术馆的展览陈列可以提升美术作品的影响力,有助于增强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让更多欣赏者可以感受到美术作品的深刻内涵,继而实现自身艺术修养的提高。在美术馆展览陈列中,造境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展览手段,通过正确的造境能够展现出完美的艺术形象,有利于提升美术作品的意境和内涵,从而展现出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本文将对美术馆展览陈列中造境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美术馆;展览陈列;造境;重要性;
  【本文著录格式】J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8-140-03
  【本文著录格式】李野.美术馆展览陈列中造境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04(08):140-142.
  美术馆具有很多国内外杰出作家的美术作品,是展现梦想和艺术追求的重要场所。美术馆是一个国家的公共文化设施,是体现国家艺术造诣的场所,同时也是传递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通过美术馆展览陈列,能够让更多人了解美术作品的丰富内涵,感受到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继而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造境是美术馆展览陈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美术作品的展览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造境能够为人们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促使人们可以更好地融入到意境之中,从而感受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对造境手段的研究,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增强美术馆的展览效果,不断提升美术作品的展览价值,以此来获取更高的艺术效果,实现美术馆的进一步发展。
  一、由场景营造意境
  对美术馆展览陈列工作来说,场景的运用是十分关键的,不仅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意境,同时还能够提升美术馆展览的整体效果,通过创造与美术馆展览作品相符合的场景来营造意境,从而达到激发人们情感共鸣的目的。在这其中,场景的营造必须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切忌喧宾夺主,重要的是凸显出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以此来烘托出浓厚的艺术氛围。但目前,我国很多美术馆在展览过程中对造境“用力过猛”,重视对意境的创造,忽略了对艺术追求的塑造,从而导致艺术效果不明显,无法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美术馆在布置场景时首先要考虑美术作品展览的性质,明确展览的主题方向,根据不同艺术家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场景素材,并充分发挥出场地的优势,以此来确保美术作品的展览效果。在布置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展厅进行全面的规划,做好分段、版面、说明牌等相关工作,促使展览主题能够充分体现出来,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良好的展览环境。例如,在开展山水画展览陈列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美术作品的实质出发,按照每幅作品的特点来选择配色,尽量维持色彩一致,提高美术馆展览陈列的协调性。另外,要注重对色彩和音乐的运用,其中色彩又被称为视觉艺术,音乐又被称为听觉艺术,这两者关系着美术馆展览陈列的整体效果,同时也是造境的主要因素,对色彩和音乐的运用要保证其一致性,注重两者之间的和谐性,促使人们能够对展览效果产生情感共鸣,感受到美术作品的震撼性,避免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以此来打动受众,进而有效提升美术馆展览陈列的效果。例如,在中国美术馆展览“民间美术陈列”时,运用红色的灯笼元素来进行装饰,这种具有中华特色的元素极易打动人心,能够激发人们的内心情感,继而达到构造中国年的展览意境。
  二、运用色彩和光源来营造意境
  在美术馆展览陈列中,对色彩和光源的运用需要考虑美术作品的特点,按照美术馆展览的主题来进行选择,确保色彩选用的合理性,这样才能为美术馆展览陈列的艺术效果提供有效保障。例如,對具有历史特色的展览需要选择暖色调,还可以考虑一些中间色调,这样能够营造出典雅、古朴的氛围,促使展览氛围与作品主题相一致,保持作品与主题之间的协调性,有利于提升美术馆展览陈列的效果。另外,根据受众的年龄层段,需要采用不同的色彩和光源,尽量满足不同群体的喜好,如面对年龄较小的受众可以使用一些浅色调,同时要运用多变的色彩,使儿童或青少年可以感受到轻松、温暖的展览氛围,继而激发对美术作品的观赏兴趣。由此可见,色彩和光源的运用对意境的营造有着重要作用,要想营造出良好的展览意境就要使用合理的色彩和光源,促使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提升美术作品展览的协调性,确保色彩运用的有效性,进一步激发受众的想象力,从而体现出意境营造的重要性。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种信息化产品层出不穷,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要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要将先进、科学的技术运用在美术馆展览陈列中,增强意境营造的整体效果,丰富美术馆进行美术作品展览的方式,为其提供更加多样的表现形式。对相关工作人员来说,必须重视对色彩的应用,选择与主题相符的色彩,以此来增强美术作品的展览效果。
  另一方面,在美术馆展览陈列中光源的应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将点光源打在作品上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使美术作品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感,继而提升美术作品展览的效果。通常来说,点光源主要应用于小件艺术品,在运用点光源时需要考虑作品的原色,避免大色光对部分作品造成影响,容易降低美术作品的原色效果。同时,炫光对美术作品的展览效果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要防止美术作品出现炫光,注重突出美术作品的特点,以此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确保美术馆展览陈列能够达到最佳效果,进而创造出完美的意境。另外,要明确散光源与点光源的区别,根据美术馆的展览主题来选择相应的光源,保证色彩、主题之间的和谐,为受众提供一个舒适的观赏环境。
  关于造境的运用,必须重视美术作品的色调布局,这是展现作品主题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展览陈列过程中最具感染力的一部分。因此要加强对色调布局的研究,尽量使用鲜明、醒目的色彩来凸显作品,提升美术作品的吸引力,促使美术馆展览陈列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从而让更多人能够融入到意境中。并且,通过色彩和光也能够体现出作品的展览风格,作为展览陈列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需要对美术作品的参展主次做出合理的规划,确保色彩和光源能够充分发挥出辅助效果,做到色调统一、符合主题内容,进而达到最佳的展览效果。   三、使用空白艺术造境
  在美术馆展览陈列中,可以适当使用空白艺术来进行造境,以此来凸显艺术作品,促使作品陈列能够呈现出整体、统一的局面。空白艺术又被称为“空白效应”,是一种欣赏艺术作品的概念,主要是指通过作品来为受众留出想象的空间,让受众能够对美术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作为我国美术中独具特色的一面,空白艺术强调的是“空”,目的是为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将其他繁琐、复杂的笔墨删减掉,让人们可以走进美术作品的真正世界,深刻体会创作者的内心情感,从而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在营造美术意境的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美术作品展览的质量最为重要,并不是展品越多越好,需要将空白艺术融入到意境创造中,以此来凸显出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增加美术馆展览的视觉效果。对美术馆展览陈列来说重要的是美术作品本身,使用空白艺术造境可以更好地突出作品,同时也可以使用色彩和灯光来进行层次构造,营造出一种深沉、静谧的氛围,让观众能够更好地进行遐想,进而体会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在美术馆展览陈列中,对空白艺术的运用多数是以背景为主,首先要确定好美术馆展览的主题,然后按照主题来进行色彩选择,继而明确美术馆展览的主色调。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具体的空间规划,充分掌握整个陈列空间,在运用展厅的基础上发挥出设计优势,促使美术馆的展柜、天花板、地面等能够达到一种和谐的效果,提升视觉影响力,尽量避免产生突兀,从而将现代审美与传统的意境构造融合在一起,满足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心理追求的美术作品展览,将实境上升到意境,以此来达到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
  四、做好安全后勤工作,确保造境效果
  为了保证美术馆展览陈列的造境效果,需要做好安全后勤工作,将安全因素考虑到造境环节中,不断提升美术馆展览陈列的安全性,从而有效提升美术馆展览陈列的造境效果。美术作品中包含着创作者的大量心血,其中蕴含着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作灵感,赋予美术作品浓厚的艺术价值,一旦受到损毁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不利于实现艺术文化价值的传播,继而影响美术馆展览陈列的良好发展。因此,在造境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安全后勤工作,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将消防工作安排在首位,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一定要严格把关展厅、物业等方面的操作。在构造意境的过程中,对美术作品的布展和撤展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最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环节,所以要着重做好布展和撤展工作,提升该项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尽量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首先,在布展时需要根据相应的流程来进行布展,并且要按照展品的设计图纸来开展装修工作,同时要加大装修期间的监管力度,对施工现场的装修材料做到严格把关,还要重视对易燃、易爆物品的清查,一旦发现可疑物品要及时处理,为美术馆展览提供安全保障。另外,震动对美术作品的损坏是十分严重的,如果损坏就无法修复,所以要做好包装工作,这样才能减少震动所带来的危害。对此,可以从以下措施进行防护:首先,要根据布展路线图来进行美术作品的摆放,并且在撤展时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加大展品的包装力度,可以使用泡沫等材料来减少震动所带来的影响。其次,在展品搬动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注意,相关工作人员要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尽量避免产生磕碰、大幅度拿放等,加强对美术馆展览作品的保护,同时要对装裱进行认真检查,防止装裱对美术作品带来不好的影响,以此来确保美术馆展览陈列的造境效果。
  美术馆展览需要运用大量的展览材料,如展柜、展架、摆件等,如果不妥善管理这些道具就会影响美术馆展览的造境效果,同时也会影响人们的观赏心情,因此要做好物件管理工作,确保展览材料运用的合理性,以此来为展览造境提供有力的支持。展览的后勤工作主要包括对展览材料的保管和调配,相关工作人员要将这些材料进行妥善的分布,确保展品能够有序摆放,为观众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美术馆展览陈列环境,从而保障美术馆展览陈列的造境效果。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材料使用记录,这样能够为后期维护提供可靠的支持,减少材料浪费的可能性,提升展览材料的利用率,有助于节省美术馆的成本支出。现阶段,我国很多美术馆的后勤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资源浪费現象严重,不少管理人员不够重视资源利用,没有树立一种绿色环保的管理观念,对很多材料都是使用过后直接处理掉,致使美术馆展览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不符合当前“绿色办展”的要求。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转变过去传统的管理观念,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在节约资源的同时要确保美术馆展览陈列的造境效果,同时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出展厅,必须佩戴好通行证,严格控制美术馆人员的进出,这样有助于提升美术馆展览陈列的安全性。
  目前,互联网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能够拓展美术馆展览的呈现方式,并且也可以为后勤工作提供方便和保障。所以,需要加强对管理技术的创新,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和风格来吸引不同的受众,设计出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美术展览,同时要根据人们的审美来进行造境,以此来提升美术展览陈列的造境效果,让更多人能够体会到美术作品中的丰富内涵,继而体会到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进一步推动美术馆展览陈列的长远发展。
  五、结语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使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增多。美术馆是承载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对传承美术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美术展览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并且也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致使美术馆展览陈列工作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美术馆展览陈列而言,造境在其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呈现美术作品艺术形象的关键,因此要认识到造境的重要性。事实上,造境也是一种艺术创作,目的是为了烘托美术作品,促使美术作品中的艺术价值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去欣赏这些美术作品。另外,为了保障美术展览的造境效果,要做好安全后勤工作,提高美术展览陈列的安全性,确保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始终坚持“绿色办展”“绿色参展”。
  参考文献:
  [1]王伟毅. 从“物”到“人”:展品、展览叙事方式到美术馆公共教育理念的转变[J]. 中国美术馆,2017(03).
  [2] 刘兴正,熊凤. 如何增强美术馆展览的吸引力[J].艺术品鉴,2018(24).
  [3] 蔡林伶. 浅议美术馆展览的三个维度[J].美术文献,2019(07).
  [4]刘春潮. 致敬古元先生——古元美术馆精品展览获评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J]. 文化月刊,2020(08).
  [5] 王钊. 新时期美术馆展览员的新要求[J].艺术科技,2018(02).
  [6] 马琳. 美术馆展览的沉浸式体验与艺术教育的跨学科实践[J].艺术管理(中英文),2019(02).
  作者简介:李野(1973-),女,辽宁沈阳,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策展、展览陈列。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现代汉语新词汇的造字方法。伴随时代不断发展,社会的包容程度也越来越高,自然开化程度也随之提升,作为社会劳动的产物,用于交流信息的语言工具发展也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体现。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推动了人们对全新词汇的接受能力,因此很多汉语新词汇也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来,这些新词汇的产生,呈现出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特征,也具有相对稳定性特点。如何创造汉语新词汇成为语言学
【摘要】《最后一个吟游诗人的歌》是18—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沃尔特·司各特(Walter Scott)的长诗,诗歌生动描绘了苏格兰一带的风尚习俗,是研究苏格兰文化的重要文本。苏格兰成为大不列颠的一部分后,苏格兰文化长期处于被忽视、被英格兰主流文化掩盖的状况,中国译者在翻译苏格兰文本之时也往往未能足够重视苏格兰文化,导致译本苏格兰性缺失。本文以《最后一个吟游诗人的歌》的两个中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植物、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且在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文化格局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各个国家以及各个区域的文化相互交织、交融,呈现出了多元文化融合的局面.这虽
【摘要】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整体格局虽然呈现出“东升西降”趋势,但是中西方发展差距仍然很大。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发展中大国,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发展的源源动力在广大乡村地区,“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因此中华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合,具有民族性、开放
【摘要】本文以J.H.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为研究视角,通过对燕赵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梳理,分析燕赵舞蹈的文化生态适应。燕赵文化的产生是由历史决定的,燕赵舞蹈的形成是受到其密切的影响而产生,这其中包含文化、历史、环境等诸多生态因素,其文化适应在形成、发展、成熟多阶段具有相互的适应性,这也是燕赵舞蹈形成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燕赵舞蹈;文化适应;文化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J709.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客家音乐是我国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音乐艺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我国客家音乐艺术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分析,并对客家音乐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也提出地区政府合理保护、客家音乐艺术合理传承的客家音乐保护措施。  【关键词】客家音乐;艺术特色;客家音乐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7-4198(2021)08-122-03  【本文著录格式】杨靖.客家
【摘要】中华5000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国学经典凝聚我国数千年的文明,体现我国文化精髓,是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全球经典教育专家王财贵博士认为“经典是最有用的知识”。因此在现阶段,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国学经典诵读的价值,有针对性的引导当代青少年汲取国学经典中的宝贵精神
【摘要】在宋代诸多礼节中,鼓吹乐一般分为以下三种用途:首先,做卤簿仪式方阵之用,也是宋代时期鼓吹乐最常见之处,具体表现为道路行进途中的鼓吹乐演奏以及“警严”时所用鼓吹乐两种分类;其次是鼓吹,属于宫廷音乐一类的乐种,常常作为宫廷宴飨时,与教坊乐、杂戏等一并合奏;再次是在军队阅武或凯旋献捷时的军乐演奏。  【关键词】宋代:礼乐:鼓吹乐  【中图分类号】J6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要】在我国“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少数民族“非遗”占据了极其重要地位。我国对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日渐加强。内蒙古东西乌珠穆沁两旗作为“非遗”丰富且独特的地区,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被新的元素所替代,日益处于边缘化位置。面对蒙古族乌珠穆沁服饰“非遗”式微现状,探究出蒙古族乌珠穆沁部落服饰保护与传承的主要模式,可归纳为:文物保护模式、创业基地模式和专业教育模式。这三个模式构建了蒙古族乌珠穆沁
民族音乐艺术是人类艺术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活态”传承,具有不可复制的民族原创性,有利于少数民族艺术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当代文艺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对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