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偷书学艺的摄影人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ing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摄影人爱读书栏目,给读者介绍二位知名的摄影师——四川的陈锦和深圳的余海波。
  
  陈锦先生我至今未曾谋面,只知道是位勤于写作、扎根民间百姓生活的纪实摄影师。认真读了他的新书《茶铺》,他集天下各色人等的生活触觉,努力用影像去提升天府之国安逸日子的体验,我觉得这样的摄影人实在不多。文如其人是一种境界,图如斯人则是一种意境。从这个角度上讲,我对他充满了敬意,因为他的画册可以雅俗共赏,让市井文化传承下去,如果每个摄影人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摄影事业还怕走不进世界,还怕没有瞬间的力量推动时代进步吗?
  余海波先生我认识有些年头,当年在深圳偶遇,看了他拍了多年的《夜的呼吸》系列,颇为好奇,回来即编发了一组图片及专访《夜的魅力》,没曾想这竟是海波兄积淀多年,重新发力的开端。第二年他获得了第4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艺术类二等奖,连续两届获得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艺术类金奖。如果你要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深圳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你要了解中国人三十年来生活的变迁,余海波的照片也是无法忽略的。海波的摄影不是有心无心的街头纪实,他的作品有庞大的体系坐标,可以引领你搜寻曾经岁月痕迹的关联,让你回到记忆的时空隧道。
  
  看陈锦的作品,总觉得他的文字很恬静,照片很纯净,除了他关注的事物,世界没太多的变化。这种静静的力量,来自文化摄影人陈锦安贫乐道的心态。
  出身于文化世家的陈锦,有过一番特殊的读书经历,谢谢他勇于讲出来,与大家分享。
  陈锦从小在出版社院子里长大,父亲就是从事出版的,可以说是在书堆里成长的,小时候学习文化的氛围非常好。但在文革年代,所有地方都一样,对文化人打击厉害,“封、资、修”的书籍一律封存。陈锦记得,初中时找到了《三国演义》偷着看,父母非常紧张,不仅批评了他,还把书没收了。
  在那个文化禁锢的风雨年代,陈锦和小伙伴们对知识渴求强烈。他们省下本不多的零花钱, 在街头的小人书铺看一分钱一本的小人书,从中了解有限的故事和文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总觉得小人书不过瘾,大家都瞄准了出版社大院的资料馆,这个资料馆是四川的版本库,很多民国时出的书样本都有。
  在求知和好奇的驱动下,陈锦和小伙伴们胆子大,经常是选择月黑风高夜,进去把书偷出来看。当时至少得三人合作, 有望风的,有进去找的,有接应的。每次就偷几本看,看完再去偷。记得当年偷出了《红楼梦》、《三国演义》的全套小人书,主要是看情节,接受点历史文化知识。后来大家觉得太没劲,就开始偷字书,主要是文学和绘画艺术的书籍。比如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有四大本,当时读不懂,但那种大师刻画宏大的时代气势和主人公的精神,深深地印在脑海中。一直到他去边疆插队,才由他弟弟继承了他们的“事业”。那时,长辈也知道孩子们的行径,甚至有几次发现过他们的行动,但都默许他们偷书学习。
  也正是从书中汲取了充分的滋养,培育了陈锦的广阔心怀。初中毕业,按政策他是可以直接升学的,但他觉得学校没什么可学的,执意要去农村插队,到外面去经历风雨和锻炼。至今他仍感谢父母的宽容,他们的理智和开明,让不知生活艰辛和苦难的陈锦在云南兵团农场待了近8年。陈锦回忆说,每次回家过年,最高兴的事是走的时候,可以带走弟弟偷来的没看过的“新书”。在荒蛮的农场边地,在那清苦的漫漫长夜,陪伴自己度过就是那些给予无数人生活激情的艺术大师;在那凄苦贫寒的日子,他从书中不仅获取了生活的助力,精神上也非常富足,支撑他昂扬向上追求生活的高点。由于爱学习,陈锦有机会调到农场的学校当老师,这样学习环境更好了,老师们在一起也有学习的氛围。
  1978年陈锦考上了云南大学中文系。选择主攻汉语言文学专业,和他以前读法国、俄罗斯、中国的古典文学多有关系,那时自己的志向就是想当个作家或评论家。他说,77和78级的大学生很多都是久经磨砺的读书人,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以致在入学前两年,他一直感觉在云里雾里,常常不敢相信自己身处校园,可以自由开心地读书。在大学,陈锦每天早上吃完饭就到教室,要一直到熄灯时才会回宿舍。那时没人觉得辛苦,就想抓紧每一秒时间,学好自己的专业,努力去回报社会的厚爱。
  在大学里除了正常的课程,老师还想法给他们请来了外面的音乐和绘画老师,给大家补充知识,完善了大家的知识结构。他记得讲美术课时,外面站满了外系的同学,全程鸦雀无声,安静陶醉地欣赏大师的作品。他非常感谢中文系老师的开放心胸,让他们接受了多元化的艺术启迪,也使陈锦在走上摄影之路后,充分领略了读书学习各种知识后的“共生”效应。
  大二时,陈锦有机会自己拍照片,也看到了冲洗照片的神奇过程。他自己很喜欢,平时也借系里的相机出去拍照。后来看到去昆明巡展的“四月影会”的展览,明白了影像艺术也可以呈现思想和情感,也有自身的表达形式。暑假时,云南大学中文系和省社科院联合组织到各地搜集民间艺术,要求拍摄当地风土人情的画面,陈锦争取到了干拍摄的活。一个月的时间,他随老师走了滇南的许多地方,拍摄了大量的少数民族原生态素材,最后自己冲洗放大编成了两本图册。至今,陈锦没有留下一张当年的照片,但这对他成为纪实摄影师是很重要的铺垫。
  陈锦叙述了他买相机的传奇故事。为了摄影,陈锦决定自己买台相机创作,但苦于钱不够。他就向担任班长的同学借,因为只有他平时花销少,有点积蓄。结果这位同学非常反对他“不务正业”,坚决不借。陈锦就想了个主意,找班上女同学借钱,并保证第二天还钱。凑足了130元钱,陈锦跑到街上店里买了台天津产的东方135相机,接下来就是和不借钱的男同学摊牌,告诉他自己不能失信,没办法的情况下,同学只好给他钱去先还了女同学。毕业前夕,陈锦把相机拿到寄卖行,由于平时保护好,再加上缺货,他用了两年的相机竟卖了110元,陈锦又凑了20元,终于在毕业前还了债。
  已爱上了摄影的陈锦,毕业论文执意要写摄影,没有指导老师,他最后找到懂摄影的古典文学老师指导,多番争取系里才同意。他的毕业论文是《试论新闻摄影的美学特性》,这不仅是云南大学中文系历史上的第一个写新闻摄影的,还因为当时新闻摄影理论刚起步,他的论文竟入选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一届理论年会论文集,并被邀请参与年会的讨论。之后,陈锦非常关注新闻摄影的理论研讨,第二年也有论文入选文集。
  毕业后,陈锦经过多方努力,最后继承父辈的旗帜,也从事出版事业。工作之余,他长年坚持拍摄纪实作品,修炼自己的文学创作,现在他已是四川省摄影协会副主席,他的纪实摄影和文学著作已被社会广泛认可,迄今已独立完成六部摄影文学作品。
其他文献
广东毗邻港澳,历来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从近现代百年来的民主运动,到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它展现出的开放和包容一直让人惊奇。如今改革开放一晃已经30多年,广东不但创造了一系列的经济奇迹,而且孕育了改革开放时代的文化精神,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最重要的省份之一。回顾过去的岁月,品味今天广东的成熟与繁荣,在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们的镜头下,我们看到了广东进步和发展的足迹。这其中有困境、有艰苦,也有收获的
期刊
偶然的从业经历  从事广告摄影工作很偶然。1979年10月我从部队转业分到吉林省书店发行科做记者,经常下乡采访毛主席著作的发行情况,拍些照片给书店的发行报用,也常有作品在省报上发表。一次在一个朋友家碰到五矿公司人事科的人,闲聊之中了解到他们公司新进了一台120宽画幅“玛米亚”相机,但没人会用,我听说之后很激动,因为那时我使用的是“海鸥”DF135的相机,而“玛米亚”是当时世界上很先进的相机,对我的
期刊
与摄影的不解之缘  我出生于运动员世家,父亲是国内足球界一位享有盛名的教练,但他从未要求我子承父业。父亲有不少记者朋友,因此有机会让喜欢绘画的我接触到相机、胶片、暗房、放大机等设备,了解摄影原理。  我真正开始学习摄影理论是在15岁。那年父亲带队出访日本带回一台单反相机。在上世纪80年代,能拥有这样一台相机好比多了一份财产似的,我除了上学,其余的时间就是用无比的热情背着它到处拍照,或在暗房里冲洗胶
期刊
编者提示:EOS 7D被佳能定位于与EOS 5D Mark Ⅱ同级,具备每秒8张高速连拍功能,以及强劲对焦性能,主攻高速拍摄,能满足专业摄影师和中高级摄影爱好者的需求,是市场中非常瞩目的APS-C数码单反相机。    “感受自然,享受自然,回归自然,与万物生灵和谐共处,其乐无穷!”大庆野生鸟类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野鸟摄影家宋天福在谈到拍摄鸟类体会时说,“但是,拍摄野鸟,对摄影器材的要求比较高,
期刊
眼前的作品来自一位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的艺术家——约翰·基亚拉(John Chiara)。虽然他生活在以自由、开放著称的城市,却执着于用一种最传统的摄影方法拍摄他家乡的风景,而且他的风景作品粗看起来既不太美也不诗意,而有一种坚硬的气质。作品中的这种气质或许与艺术家的个性有关。他凭着工程师般的专业与毅力,制作了一台需要用平板车装运的巨型相机。他还用各种感光相纸、传统的冲印方法来完成作品。不过他坚持用传统
期刊
认识将近三年,韶华(Sean Gallagher)和我竟然还从未见过面。三年前当我在纽约的时候,从一个即将荒废的邮箱里发现他的来信,那时我刚刚获得了尤金·史密斯的助研奖,他正在做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报道,希望能和我交流。后来,我远程安排了一场韶华在北京的讲座,希望中国年轻摄影师也能分享他对中国环境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韶华是英国人,大学念的是动物学,但毕业之后却当上了自由摄影师。他曾在马格南伦敦分社实
期刊
4月6日,初春的北京晚风中仍带着些许寒意。少了白天的人来人往,新华社大院里多了几分静谧。晚上9时许,综合楼三楼大会议室却人声嘈杂起来。“饿死啦,饿死啦!午饭没吃,晚饭也没吃,赶紧吃饭去咯!” 新华社西藏分社的摄影记者普布扎西背起包匆匆往外走。  这天是新华社联合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举办新闻摄影国际培训班开办的第三天。中午1点下了课,扎西就背着摄影包直奔首都机场附近的一个马术训练场拍摄作业去了
期刊
摄影家王卫光的拍摄重点一直是拉丁美洲。他把镜头对着那里旖旎的风光、具有特色的风土人情、热情浪漫的人民  今年夏天,王卫光特意访问了加勒比海的古巴。在那里,他以一个旅行摄影家的眼光,采风了十多天,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将美丽浪漫、多彩传奇的古巴和古巴人一一收进镜头。  2011年中秋节,在一次摄影界朋友的聚会上,他放映了一组反映古巴人民乐观豁达、多才多艺、安谧生活的照片,博得包括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文
期刊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戏说过其不能离开两件物:轮椅和马歇尔。马歇尔将军因二战之贡献被世人称誉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二战胜利后,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派其为特使,来华调处国共矛盾。马歇尔1946年3月初访问延安,是延安中共史上的重大事件。图1为毛泽东、朱德陪同马歇尔在机场检阅八路军仪仗队。图2为毛泽东、朱德与马歇尔、周恩来、张治中三人小组在机翼前的合影。  毛泽东很重视马歇尔飞来延安,破例同意让延安最
期刊
世界著名的巴西狂欢节,今年3月初在里约热内卢拉开帷幕。这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壮观的社会人文表演历时四天的时间。我今年不仅亲临现场,而且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还注册登记成为可能是惟一或很少能在现场拍摄巴西狂欢节的中国摄影师之一。这实属不易。在此,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现场感受和镜头中的影像,与《摄影世界》的读者分享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的盛况,也希望通过这个窗口使更多的人对巴西这个充满魅力的南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