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技术》课程引入教学法的探究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练—学—思—拓”教学法是一种在高职教育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创新教学法,旨在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成果。相对于其他创新型教学法,“练—学—思—拓”教学法所具有的突出优势在于框架明确、步骤简单、便于实施,尤其适合高职教育。《食品检测技术》是高职教育中食品专业的必修课程,对于培养检测类人才至关重要。该课程通过引入“练—学—思—拓”教学法,可以有效改善课程目前存在的理实脱节、学生参与度低、缺乏興趣等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
  关键词:食品检测技术 “练、学、思、拓”教学法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150-02
  作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一直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近年来,食品行业发展迅速,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重视。与此同时,高素质的食品检测人才却十分紧缺[1]。尤其是国家实施“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后,急需大批实用型一线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检测人才。根据业内有关人士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人才缺口高达80万[2]。因此,如何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大规模、高质量的食品检测专业人才,是对培养食品类专业人才院校所提出的新挑战。
  《食品检测技术》是食品检测及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对学生掌握专业检测技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不断完善课程的设计与建设,引入新型、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形成[3]。
  1 食品检测课程现状
  食品检测技术作为食品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着眼于学生基本分析、检验能力的培养。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1 教学方法理实脱节
  目前的授课还是以传统授课方式为主,理论和实践单独进行,理论偏多,内容过深,导致学生接受理论知识困难,实训操作不连续等问题。
  1.2 实训课参与度低
  目前实训课的运行方式主要是在一定理论课时学习的基础上,选取相关典型实验进行验证,教师课前进行讲解与演示,并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药品及仪器设备,学生按照指示操作即可。虽然引入了“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但是通常并未能真正实现,而且也只停留在单项目上,无法让学生看到一次检测任务的全貌,无法体会一次任务的统筹规划,更无从谈起完全意义上的岗位对接[4]。这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缺乏综合性和探究性,而且学生只需“按方抓药”,机械操作,缺少自主性与参与度。
  1.3 传统教学法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缺乏兴趣
  先理论后实践的授课模式,手段单一,缺乏趣味性。大量理论知识的被动接受导致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就已丧失学习兴趣,从而对理论原理把握不佳,直接导致操作实践不顺畅,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以往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核心技能培养缺陷,同时限制了学生探索精神的开发和培养,造成学生实践能力较弱,难以达到“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毕业后难于及时融入职业,就业能力及市场竞争力大打折扣[4]。因此,引入新型、恰当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2 “练—学—思—拓”教学法
  “练—学—思—拓”训练模式是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教学改革中提出来的创新教学方法,旨在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成果[5]。高职学生普遍基础知识不扎实,自觉性不高,缺乏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这是不可否认的现状,如果一上课就给学生单纯灌输理论知识,尤其是一些原理和公式,他们很快就会感到疲倦,甚至厌烦,随之而来就是在课堂上玩手机、上网、睡觉。“练—学—思—拓”教学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旨在改善这一系列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练—学—思—拓”教学法,顾名思义,主要包括了“练、学、思、拓”4个步骤。简单来说,“练”指反复练习、操作,注重体验;“学”指在练习中领会相关原理,掌握知识要点;“思”指思考、反思,真正理解训练的精髓,有自己的想法并能交流分享;“拓”即迁移和运用,将所学所练内化为个人能力与素养,并能运用于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归结起来就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师生感悟交流,学生课外拓展4个方面。通过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亲身经历和充分参与中,获得个人的感悟和经验,建构、提升认识,发展能力[6]。
  此外,该教学法强调“练、学、思、拓”并非各自独立的步骤,而是环环相扣,相互交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情景或任务为载体,4个步骤全面渗透,在各个环节中的比重也许不同,但都有所体现。
  “练-学-思-拓”教学法充分结合理论与实际,通过让学生“动手”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做到“练中学,学中练”,实现“理实一体化”。从提出到现在,该教学法历经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现已成为匹配职业技术教育理念,并且能够被广泛应用与实施的职业教育方法[5]。
  3 “练—学—思—拓”教学法在《食品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食品检测技术》课程寻求改革创新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多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手段、理念被提出与实践,如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全方位教学、开放式学习等等[7-8]。一致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成果。“练—学—思—拓”教学法所具有的优势在于,框架明确、步骤简单、便于实施。
  先以“检测食品中的酸类物质”为例,阐述“练—学—思—拓”教学法在《食品检测技术》中的具体应用。
  (1)组建团队。由学生自由组合,4~5人一组,并选出组长。
  (2)领取任务。每组选取两件不同性质食品样品(固体样品、液体样品、含气样品、有色样品等),并确定检测所选样品的酸度指标(总酸、有效酸、挥发酸等)。该过程中需要结合所选样品种类,根据样品特点与实际需要,明确测定何种酸度指标,也就是所谓的“为什么测”。这是学生“练”与“思”的过程,同时,老师可以由此讲解各个酸度指标的含义与原理,体现“学”。   (3)选择方法。学生确定了检测样品与检测指标后,查找并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并分析选择的依据,以国标优先。培养学生读标准,选方法的能力,是“练—学—思”的综合体现。
  (4)学原理。根据学生选择的方法,讲解各种方法的原理。
  (5)待检样品预处理。食品检测很重要的一个准备步骤就是待检样品预处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样品与方法进行练习,并观察预处理后的样品。通过练习,加深印象;观察思考,发现自己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咨询老师,学习样品预处理的优化手段;沟通交流,拓展样品预处理的能力。
  (6)学仪器。利用食品检测实训基地的检测条件,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7)算数据。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国标检测方法,结合自己检测的结果,进行数据处理。
  (8)写报告。学生整理自己的相关材料,包括原理、方法、设计、结果等,并对整个任务过程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反思过程,对结果适当进行延伸拓展。体現“思”和“拓”。
  整个课程设计以任务——“检测食品中的酸类物质”为载体,以“练—学—思—拓”教学法为核心,环节清晰、步骤明确,每一步的执行或实施都能体现“练—学—思—拓”的思想,且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重视实际操作,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效果明显。
  由此可见,相比于一些宏观的教学法,“练—学—思—拓”教学法更加详细具体,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在实际的课程设计与课程展开等操作过程中更加简便、明确,有章可循。
  4 结语
  综上可知,“练—学—思—拓”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处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四者之间的关系,提高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
  将“练—学—思—拓”教学法引入《食品检测技术》课程,设计可以有效改善课程目前存在的理实脱节、学生参与度低、缺乏兴趣等问题,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食品检测人才。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政府监管、企业自查是重要的调控手段,食品检测类人才的需求也会与日俱增[7]。通过引入新型、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课程的设计与建设,才能保证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形成,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满足社会需求,为我国的食品安全筑起一道可靠的防线。
  参考文献
  [1] 喻凤香,林亲录,陈煦,等.“食品检测技术”工作任务导向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3):99-100.
  [2] 李金宝,胡瑞君,闫波.我国食品专业技术人才市场需求调研报告[J].广西轻工业,2008(3):17-18.
  [3] 张恒业.以食品检测与管理专业为龙头的食品安全类特色专业群建设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4):146.
  [4] 张境,师邱毅,赵冬艳,等.构建高职高专食品检测类专业实践课程的渐进式探究性教学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4):8428-8430.
  [5] 刘文,蒙坪.坚持课改探索优化训练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基于提升职业能力“练—学—思—拓”训练模式的探索与推广[J].教育教学论坛,2015(27):204-206.
  [6] 陈渝.“练、学、思、拓教学法”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2014(18):151.
  [7] 张荷丽,徐军,李长滨.高职食品检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6,19(1):168-170.
  [8] 史双枝,王新刚,罗鹏.《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3):168.
其他文献
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本文从工程建设的决策阶段到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决算阶段等几个关键环节,就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和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除了传统的质量要求之外,对于整体外观、使用年限和人性化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给排水施工是建筑项目施工工作中的重点部分,给排水施工技术的水平直接影响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如何提高给排水施工技术成为当今建筑项目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建筑项目 给排水管道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
本文用光散射粒度仪分析了PAC与阴离子分散松香胶通过预混合反应制备得到的PAC改性阳离子分散松香胶,分析发现该阳离子松香胶的电位及其松香粒径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研究结果表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和访问法,通过对武术运动与奥林匹克运动在深层的物质、思想基础、价值观念;中层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表层的活动内容与形式、评价标准的比较,寻找
【目的】研究以干酪乳杆菌作为传递抗原活载体表达猪细小病毒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VP2蛋白的免疫特性。【方法】将构建的重组猪细小病毒(PPV)VP2基因的细胞表面表达型载体pPG-VP2
【目的】研究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的分子机制,发现新的抗禽流感病毒免疫相关基因,为抗禽流感转基因育种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随机选取40只30日龄AA白羽肉鸡,其中20只鸡注射禽流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1980-2007年在各类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我国高职类体育论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职类体育科研成果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但科研内容、方法
据报道。中国政府取消了以进口原木、木片和商品浆作为原料生产的纸浆、纸和纸板所享受的13%出口退税。该政策于2006年1月1日起生效。
广东省造纸产量现居全国第3位,2006年全省390家规模以上造纸企业机制纸及纸板总产量969万t,比2005年增长21.94%,产品销售收入355.32亿元,增长22.92%,居全国第2位;利润15.51亿元,增长50.4%,居
2006年10月15~20日,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暨中国造纸协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江西南吕隆重召开,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华泰集团董事长李建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