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贯通中美欧非的塔桥

来源 :报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5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今年9月19日开始,美国纽约市及周边地区的观众都可以通过时代华纳有线电视网收看到一个新的电视频道了,这就是凤凰卫视美洲台。这套高品质中文节目的开播,既顺应了纽约地区众多华人华侨对中文电视新闻和娱乐节目日益增长的旺盛需求,同时也有利于美国主流社会更广泛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促进中美两国间的文化交流。
  凤凰卫视美洲台台长吴晓镛表示,借助电视凝聚全世界的华人是凤凰卫视的一贯宗旨。凤凰卫视除了通过卫星向美洲地区的华人华侨提供服务外,还非常重视有线电视和网络电视市场,无论华人华侨生活在美洲的哪个地区,无论他们住什么样的房子,只要有需求,都能方便地获得凤凰卫视的中文电视节目服务。
  在过去的十一年间,凤凰卫视改写了华语传媒的格局和潮流。目前的凤凰卫视已经成功开办了中文台、资讯台、电影台和欧洲台、美洲台。近日,记者有幸采访到了凤凰卫视欧洲台、美洲台中国事务中心总监马湘淑女士,在她的介绍下,让我们一同揭开凤凰卫视欧洲台和美洲台的神秘面纱,更多的了解凤凰。
  
  华语电视中最国际化的传播平台
  
  “就像伦敦的象征——塔桥,它将伦敦南北区连接成整体,在这里可尽情欣赏到泰晤士河上下游十里风光。”马湘淑女士把欧洲台和美洲台的功能比喻为塔桥,即连接中国与欧洲、美洲和非洲的桥梁,既可登高远望又能畅通无阻。
  凤凰卫视欧洲台和美洲台已分别实现了对整个欧洲和南北美洲以及非洲北部的全面覆盖,以其相对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在欧美主流社会和欧美市场上有着国内媒体无可比拟的影响作用。
  凤凰卫视欧洲台于1999年8月21日在英国伦敦正式启播,它的建立是凤凰卫视立足香港,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其成功进入了欧洲的主流卫星电视网以及英国、法国、德国和荷兰四国的有线电视网络,全面覆盖欧洲四十多个国家。而美洲台于2001年1月1日启播。据保守估计,在美国大约有一百万个华人家庭,是大中华地区以外最大的华人社区。
  凤凰卫视欧洲台和美洲台以凤凰卫视及其多个频道作强大后盾,在把丰富快捷、强烈动感的时事、信息、娱乐节目呈献给广大华人观众的同时,还制作了一些有影响力的新闻节目报导当地华人社群所关注的话题及动态。
  马湘淑介绍,作为连接欧美和大中华地区的桥梁,欧洲台、美洲台致力于促进中国和欧美之间更为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及文化交流,通过其庞大的覆盖网络及其与外交和贸易机构的合作联系,加上欧洲台、美洲台多年来对海外的数百万华人的了解以及与当地华人社团建立的稳定关系网络,为中国各省市、各行业进入欧美市场提供强有力的媒体平台。
  
  打造精品栏目让世界观众了解中国
  
  “欧美国家和地区对崛起的中国需要更多的了解,对中国制造的产品、中国的文化、教育以及中国人民的生活都有强烈的欲知需求,希望通过一个有影响的媒体展示中国:同样,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今天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渴望了解世界、走向世界,融入国际社会和跨国市场,也需要强有力的媒体支持。”已经在凤凰卫视欧洲台、美洲台中国事务中心工作多年的马湘淑对此深有感触。
  凤凰卫视早已授权成立于1996年的神州电视有限公司为凤凰卫视在国内的广告销售、节目制作和市场推广的总代理。截止目前,其在国内的自制电视节目(如《鲁豫有约》、《文涛拍案》、《冷暖人生》、《口述历史》、《名人面对面》、《社会能见度》、《世纪大讲堂》等)和在国内的重要公关活动(如柯受良驾车飞跃黄河、世界小姐中国行、李敖神州文化之旅、凤凰卫视成立十周年成就展览等),以及数以十亿计的广告招商和日常宣传入网业务,均由神州电视按照凤凰卫视的要求和指导代为实施。而欧洲台、美洲台也独家授权神州电视有限公司在中国北京设立了中国事务中心。该中心开办的《直通中国》栏目已经成功的在欧洲台和美洲台播出近一年。她将中国有实力的企业以及具有自主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中国独具影响力的市场资源(经济开发区、旅游景点等)全方位地展示于欧美受众。《直通中国》栏目是一个通达国内外、全接触、全方位的长效经济报道栏目,该栏目与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合作的系列节目已经播出40余期,与哈尔滨合作的系列片《哈尔滨印象》也正在播出。
  在谈到未来的工作重心时,马湘淑显得尤为激动与兴奋。“今年年底,由欧洲台、美洲台和《报林》杂志共同创办的《中国名牌》节目将在欧洲台和美洲台正式播出,其节目内容同时也在《报林》杂志刊出。这是一档专门为推介中国企业而制作的节目,是面向欧洲、南北美洲和中国播放发行的专题栏目,它将直接影响欧美主流社会和当地广大华人,直接影响中国中高端商旅精英群体,这也是一种电视媒体和平面媒体的结合,是国外播出和国内杂志刊发的结合。而我们的工作就是一如既往地将中国品牌推向世界。”
其他文献
测测你的人际关系    朋友穿着一件新西装出现在你的面前。你怎么看都觉得太过花哨。面对他征求意见,你会采取什么行动?  1、无论如何只用赞美的词  2、实话实说  3、不知该如何作答  4、考虑对方穿扮的心情,再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选择1以赞美对方为思考中心,是凡事不违逆他人的典型。对方虽被赞美,却无法感同身受。看似顺畅的人际关系,其实不然。  选择2一旦对方心悦诚服,很容易博得别人的好感和信
期刊
“新七大奇迹”是否主题娱乐化?    墨西哥经济学家埃内斯托t彼德拉斯此前认为,“新七大奇迹”评选活动是将文化和世界遗产的主题娱乐化,没有任何对历史思考或认知的严肃性。  此话一出,如重磅炸弹,使得很多人对评选产生了疑义。但也有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张教授认为,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娱乐,简单的说娱乐就是一群人围在一起开局,赢了的人就认为是娱乐!  “新七大奇迹”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关
期刊
2007年8月9日12时许,随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参谋长委员会主席)签署并向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各方总导演颁发战役训令,“和平使命——2007”演习正式开始。  “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多边演习中规模最大的、合同程度最高的一次联合军演,总兵力到4000人,包括陆军、空军等多个军种。演习时间从8月9日到17日,内容包括战略磋
期刊
火车是男性的,意味着远方,意味着无限的风光,不爱火车的男人很难称之为一个现代男人。火车与枪有点类似,那就是速度,而速度正是现代文明的精髓和标志,火车的速度总能让人有“跃”的感觉。  我是非常爱火车的,可以说我大半生的精彩和愉悦都离不开火车,我年轻时的两次重要旅行都可以说是火车旅行。火车才是龙门的“龙”  我的家乡是山西河津,河津古称龙门,就是传说中的黄河“鲤鱼跳龙门”的那个龙门,这里也叫禹门口,传
期刊
感恩本来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衔环结草,以报恩德”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一直作为主流话语被宣传和提倡。实际上不仅中国如此,感恩也具有世界价值取向,有着广泛的认同度和美誉度。英国谚语讲,“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雨果说“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而感恩节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在美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然而在当今社会,一段
期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活,都需要感恩。  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
期刊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七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专家解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贺福:党中央之所以如此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是因为当今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国内改革发展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化建设事业呈现出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加上改革开放也进行了近30年的时间,一些需要作出回答
期刊
前不久,一个大学生因为父母不给他生活费而把父母告上了法庭。联想起去年在南京大学贴出的一封“心酸父亲的来信”,说到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且和父母关系日渐淡漠……看到这样的事情,许多人不由感叹:现在的大学生,为什么不懂得感恩呢?  其实缺乏感恩之心,是这个时代的通病。看看我们的社会,成年人不也有很多缺乏感恩之心吗?  有人一从家里独立出去,就忘了对父母的照顾和报答,直到生了孩子,才想起父母的价值:帮忙照顾
期刊
1995年11月4日星期六,正值犹太教的安息日,也是以色列的法定假日。平时,以色列国内的大部分交通工具都会停驶,许多娱乐场所和大小商店亦会关门歇业。可是,那晚的特拉维夫却灯火通明,热闹异常。约10万市民从四面八方涌到市中心的“国王广场”,在那里举行支持和平进程的盛大集会。  此次集会是由“支持和谈结束以阿争端总委员会”组织的,这是10多年来特拉维夫规模最大的一次公众集会,集会的主题是:“要和平,不
期刊
无论生前还是死后,特立独行的前英国皇室成员戴安娜一直活跃在英国大小媒体的报道和平民百姓的佐餐话题中。整整10年后的2007年8月31日,皇室成员、政客商人、演艺明星、慈善机构以及各种媒体依旧在热情不减地组织并参与纪念活动。真诚也好,作秀也罢,表达给世人的是这样一个画面:这位平民王妃所激发的群体热情仍然不减当年。然而,值得探寻的是,究竟是怎样的因果在维系着这热情画面的延续?  对普通民众而言,戴安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