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标下物理中考试题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g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从各地中考试卷可以看出,试题普遍体现了由知识向能力的过渡,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融物理知识于具体事物中;落实双基、贴近生活、注重探究、考查全面是它的基本准则,对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仍将是重点,其中最明显的是在试卷中大量采用了教材中的插图或生活场景,说明命题者注重了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注重考查学生将物理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能力。
  【关键词】:物理试题 中考 分析思考
  中考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与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中考试题本身的质量如何,更是备受师生和学校的关注,它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教学指挥棒的作用,各级教育部门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初中物理中考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物理学科目标方面所达成的水平,它既是衡量学生物理学习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中考也承载着“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物理教学的改进”的重任,因此中考还对初中物理教学有一定的观念引领和导向作用。
  一、中考试题应发挥物理教学引领性作用。
  每年呈现的中考试题,是师生改革教与学方式的载体,它会促使教师反思平时的教学,寻找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不良倾向和不足。反映学生对知识是否真正的理解,从另一侧面引导我们老师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真正理解,注重通过创设情景来呈现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掌握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升华到理性认识;要关注知识的迁移,把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与生产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结合起来,逐步引导学生在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增长能力。如重力的方向是重力概念中的基础知识,教学中,有的老师通过实验让学生感悟、认识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以及该方法的特点垂直水平面向下,并通过生活实例体验重力方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对重力方向的理解得到提升,启示我们教师教学中应从多角度,多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
  二、中考试题应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考查。
  对任何复杂或简单的题目的解答,都离不开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应用,只有了解了基本概念,掌握好基本规律,才能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物理问题。因些在复习中,我们要把初中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单位及换算、需记常量、实验目的和原理等梳理出来,在脑海中形成完整和深刻的印象,这几年中考试题越来越重视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考查。例如:比较压力作用效果、比较做功的快慢、欧姆定律的得出等等。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的复习,要注意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要联系实际,同时辅助必要的练习加以巩固。要重视课本,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注意教材每幅插图所蕴涵的物理意义,近几年中考常出现用课后小实验、课本各类图表和图形渗透来实现物理知识的考查,值得重视。
  三、中考试题应注重社会实践性。
  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中考物理试题也应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经验,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注重在真实、生动的生活情景中考查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试题应注意向联系实际的方向引导,注意知识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密切联系的意识。具有生活情趣以及物理意味的试题在中考中的出现,关注了学生对物理知识应用的体验和感悟,大大激发教师将教学与生活、实际应用结合的热情,使教学为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我们提倡中考试题尽量原创,生活的素材、实际教学中的实验就是原创题的源泉,这样具有实用性的原创不仅能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发展,为以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四、近几年题型结构匹配基本情况分析。
  随着考试评价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诊断、选拔的评价题型日臻完善。从这几年试卷的试题结构来看,大多选用了单选、多选、填空、作图、实验、简答、计算等题型。对物理学科来说,作图、实验题型的学科特征非常明显,都有实验题,非常难能可贵,因为利用物理知识辨析事物诸因素之间的物理关系,解决现实中的物理问题,是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应用物理知识的重要方式。在近几年的试卷中,题型及其总量均题型一脉相承,求稳的特征比较明显。从题型赋分来看,单选、填空、实验和计算题型,构成了整卷的核心题型,比较好地反映了诊断学生物理知识、实践能力水平的命题初衷,整套试题在题型建构上,明显起到促进教学、稳定教学的效果。
  五、重视基本实验能力的考察,凸现实验在物理学中的作用
  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物理实验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逐年递增,考查基本实验知识、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实验设计等方面。近几年中考对实验的考查,都是以教材上的基本实验为依托,做一些适当的延伸,这样做有利于促进平时实验教学的开展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在中考实验题中常常以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测定物质的密度、伏安法测电阻、测电功率等几个常规实验为素材命题,考查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包括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基本电路元件的使用和电路的连接,以及刻度尺、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等。考查的范围也不局限于课本,使那些试图靠背实验考出高分的现象不再出现。
  六、按照“课标”的要求、掌握知识布局。
  按照“课标”的要求,根据物理知识的特点,从物理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为初中阶段学生打好物理知识基础的发展角度来看,中考物理试题考查内容结构按照“课标”知识划分的体系结构,“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的落实和学业评价目标的达成,其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一致的。从评价角度来说,中考是目前初中生学习成果表达的一个平台,按照新课程理念、“课标”的要求,从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角度,中考考查学生的评价目标及其结构就显得很关键,这直接关系到评价是否有效,是否能够科学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发展状况。
  总之:探究是新课标的一个特点,虽然它有固定的环节,但我们中考中的探究能力考查试题不能简单化,标签化,模式化,为体现中考的公平性,试题应力求考查形式、题目的情景、题目思维的方法等方面有创新、有突破,这样的探究才显得有意义,有价值。我们应当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认真地对待复习工作,在复习中充分理解改革与继承的关系,注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既关注社会热点,也关注中考动向,努力使复习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两道中考物理题点评及启示》 苏州大学《物理教师》 2012年第5期。
  2、《这样的答案更为合理》南京师范大学《物理之友》2011年第4 期。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学习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些音不易发准,有些语言现象使人费解甚至怪诞。有时听不懂呈示的话语,有时答不上教师的提问。特别是最初所学的语言材料总是非常简单、幼稚,很难唤起学生的兴趣。而教师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上好每节课,而且要求学习者积极对待英语课业,自觉进行各种言语练习。有必要深入地了解学习者的心理活动,力图帮助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  英语学习过
[摘要]学校的基本单位是班级,而作为班级管理者和领导者的班主任在一个班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小学班级管理而言,班主任的管理的管理方式和个人品质对小学生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而班主任的管理艺术则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小学班主任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及时更新观念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儿童富有好奇心,他们对一种语言的学习往往会产生强烈浓厚的兴趣.因些,在小学英语中,教师应该努力挖掘课程教材的兴趣点,寻找出学生爱好\想学的兴趣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好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让兴趣点燃孩子们心中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英语教育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做到没有负担的学习,快乐而自信的学习.  笔者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不
摘要: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生活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时,他总是以饱满的精神和情绪去对待。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入门向导。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 兴趣 培养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首要是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