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相关心血管毒性报告及文献分析

来源 :中国新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相关心血管毒性.方法:检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及CNKI,Wanfang,PubMed,Emabse数据库,收集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相关心血管毒性,总结和分析心血管毒性类型、发生时间、转归及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75例患者,紫杉醇、多西他赛、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相关心血管毒性分别为43,26,5,1例;报道的紫杉醇最常见的心血管毒性类型心律失常、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多西他赛最常见的心血管毒性类型心律失常、心包疾病;多发生于用药过程中或用药后几天内,大多数药物相关心血管毒性转归良好,有导致死亡的报道.结论: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相关心血管毒性临床常见,大多数预后较好,需警惕致死风险.
其他文献
恶性肿瘤与慢性炎症有着密切关系,慢性炎症中促炎症细胞因子通过激活经典的IKKα和IKKβ途径,从而激活NF-κB途径,抑制细胞凋亡,加快细胞周期,促进肿瘤发生和肿瘤发展,其中IK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致死率仅次于艾滋病,近年来由于耐药性结核杆菌以及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的出现,使得结核病的治疗更加困难,对新型抗结核药
安罗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它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而发挥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然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VSP)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