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口市是城市分质供水较早城市,也是国内首个市区全部采用分质供水系统的城市,市区内供水管网分两个系统,一个是饮用水系统,也就是原有的自来水管网也叫生活水管网;一个是非饮用水系统,也叫中水管网。两套管网几乎平行敷设,同时供水。饮用水来至常规的水源地和处理厂,中水来至辽河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处理车间,中水只能作为城市绿化和刷车用水以及工业用水,送到住宅用户只作为冲厕所用水,不能做其他生活用水。因此,住宅小区非饮用水的用水安全在分质供水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保证施工不接错管使百姓用户不喝错水是分质供水安全的必要条件,我们经过几年的经验总结,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控制措施,取得很好效果,基本杜绝了接错管,吃错水的现象。
首先,城市输水管线的控制:营口市区1993年开始中水管网敷设,同时对原有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中水管网启用后,自来水公司对用水进行严格审批,所有供水管线必须专业设计,专业施工,在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外,还对施工做出下列要求:一、对于非金属管材,一般采用UPVC管、PE管和PPR管,要求管材必须标有“饮用水”和“非饮用水”字样,颜色也必须区分,规定非饮用水管为蓝色,饮用水管为白色或灰色。二、对于金属管材,要求在非饮用水管道铺设时,在沟槽内铺设塑料标志带,标志带印有“非饮用水”字样,标志带的位置为管线的正上方,距地面下300mm。新敷设管道与原有管道接管时,各部门联合验收检查,要对管线的标识和颜色进行确认无误,确保管线正确连接,通水时还要对水质检测,进行水质区别试验,二次验证管线安装是否正确。同时,对管网档案资料统一管理,阀门井盖要求明确“中水”标识。
管线维修时,更换的管材必须与原管材同材质、同规格、同颜色。不论任何原因严禁非饮用水和饮用水管材混用,维修金属非饮用水管线时应重新铺设标志带。
住宅小区是用水安全的重中之重,涉及千家万户,从输水管线分到用户终端,经历很多环节,极易出现各种差错,一但一个环节出错就会造成吃错水现象发生,我们曾经了解到几次接错水的例子,一个是单元供水立管在阀门处管材颜色接反,造成一个单元5户供水出现问题;还有一户是装修时把进户管接反;还有一户是进户后生活水管和中水管连接,中间还没有设必要的隔断措施,使生活水和非饮用水串联,当中水水压大于饮用水水压时,中水进入饮用水管道,造成水质污染,不仅自家受影响,也影响了邻近用户。
针对住宅小区分质供水管道易发生错按的几个关键环节,我们通过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室外管线施工、室内管线施工、室内外管线连接和用户使用四个环节不发生差错,从而保证用水安全。
小区的室外供水管线一般由自来水专业施工队伍施工,进入小区的室外中水管线必须使用蓝色管材,管材必须印有“中水”字样,井盖必须有“中水”标识,供水前必须有水质部门进行水质检验,管线线位必须按规划部门给定线位施工。管线施工完必须经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生产部门,技术管理部门、水质检测部门联合检查验收,验收合格方可开栓供水。
室内管线施工,室内管线一般由建筑施工队伍自行施工,各建筑施工队伍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参差不起,施工人员的素质也一样,管材的购买渠道也很分散。因此,规定必须选用明显标志的管材进行施工,严格区分饮用水和非应用水管材,按规范规定的颜色和标识选用非饮用水管材,中水管材必须是蓝色,不得不同颜色不同标识的管材混装,同时,要求监理企业必须对管材检查验收并在隐蔽验收记录中给与确认,以避免楼内管线施工造成的接错。
室内、外管线的连接,管线连接时供水单位和用水单位要对非饮用水管线共同验收和确认,并在“非饮用水连接确认书”上签字,以明确双方责任,确保非饮用水专管专供,避免室内外连接时接错。
用户的使用,要求开发单位在住宅使用说明书和入户须知中给以必要的说明和提醒,以避免用户在装修时的疏忽接错管道。
加强宣传,提高用水安全意识,使新人住用户能够了解分质供水的一般常识,能够掌握简单测试方法,比如水压观测法,深夜中水水压力很足,生活用水水压很低,夜间开启阀门进行测试,就能判断管线是否正确了。
以上是我们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管理的基础上,总结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出现问题的不同原因,了解产生问题的背景,经过几年时间的探索,逐步积累的一套管理措施,虽不很全面但效果很不错,仅供大家参考。
首先,城市输水管线的控制:营口市区1993年开始中水管网敷设,同时对原有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中水管网启用后,自来水公司对用水进行严格审批,所有供水管线必须专业设计,专业施工,在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外,还对施工做出下列要求:一、对于非金属管材,一般采用UPVC管、PE管和PPR管,要求管材必须标有“饮用水”和“非饮用水”字样,颜色也必须区分,规定非饮用水管为蓝色,饮用水管为白色或灰色。二、对于金属管材,要求在非饮用水管道铺设时,在沟槽内铺设塑料标志带,标志带印有“非饮用水”字样,标志带的位置为管线的正上方,距地面下300mm。新敷设管道与原有管道接管时,各部门联合验收检查,要对管线的标识和颜色进行确认无误,确保管线正确连接,通水时还要对水质检测,进行水质区别试验,二次验证管线安装是否正确。同时,对管网档案资料统一管理,阀门井盖要求明确“中水”标识。
管线维修时,更换的管材必须与原管材同材质、同规格、同颜色。不论任何原因严禁非饮用水和饮用水管材混用,维修金属非饮用水管线时应重新铺设标志带。
住宅小区是用水安全的重中之重,涉及千家万户,从输水管线分到用户终端,经历很多环节,极易出现各种差错,一但一个环节出错就会造成吃错水现象发生,我们曾经了解到几次接错水的例子,一个是单元供水立管在阀门处管材颜色接反,造成一个单元5户供水出现问题;还有一户是装修时把进户管接反;还有一户是进户后生活水管和中水管连接,中间还没有设必要的隔断措施,使生活水和非饮用水串联,当中水水压大于饮用水水压时,中水进入饮用水管道,造成水质污染,不仅自家受影响,也影响了邻近用户。
针对住宅小区分质供水管道易发生错按的几个关键环节,我们通过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室外管线施工、室内管线施工、室内外管线连接和用户使用四个环节不发生差错,从而保证用水安全。
小区的室外供水管线一般由自来水专业施工队伍施工,进入小区的室外中水管线必须使用蓝色管材,管材必须印有“中水”字样,井盖必须有“中水”标识,供水前必须有水质部门进行水质检验,管线线位必须按规划部门给定线位施工。管线施工完必须经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生产部门,技术管理部门、水质检测部门联合检查验收,验收合格方可开栓供水。
室内管线施工,室内管线一般由建筑施工队伍自行施工,各建筑施工队伍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参差不起,施工人员的素质也一样,管材的购买渠道也很分散。因此,规定必须选用明显标志的管材进行施工,严格区分饮用水和非应用水管材,按规范规定的颜色和标识选用非饮用水管材,中水管材必须是蓝色,不得不同颜色不同标识的管材混装,同时,要求监理企业必须对管材检查验收并在隐蔽验收记录中给与确认,以避免楼内管线施工造成的接错。
室内、外管线的连接,管线连接时供水单位和用水单位要对非饮用水管线共同验收和确认,并在“非饮用水连接确认书”上签字,以明确双方责任,确保非饮用水专管专供,避免室内外连接时接错。
用户的使用,要求开发单位在住宅使用说明书和入户须知中给以必要的说明和提醒,以避免用户在装修时的疏忽接错管道。
加强宣传,提高用水安全意识,使新人住用户能够了解分质供水的一般常识,能够掌握简单测试方法,比如水压观测法,深夜中水水压力很足,生活用水水压很低,夜间开启阀门进行测试,就能判断管线是否正确了。
以上是我们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管理的基础上,总结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出现问题的不同原因,了解产生问题的背景,经过几年时间的探索,逐步积累的一套管理措施,虽不很全面但效果很不错,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