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质和外源有机物对甲烷产生的影响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187次 | 上传用户:syameimar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组分、外源有机物和根系分泌物对甲烷产生的影响作了综述。土壤产甲烷量和甲烷排放量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提高 ,与土壤中易矿化有机碳或沸水浸提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相关。外源有机碳加入促进了土壤排放甲烷 ,刺激效果与外源有机碳的用量和组成有关。还原力强的有机物如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较还原力弱的有机物如类脂和多糖能够产生更多的甲烷。甲醇、甲基化氨基酸等无其它微生物竞争利用的有机物能被产甲烷菌更多地转化成甲烷。植物根系分泌物也促进甲烷的产生 ,促进作用大小与植物种类及分泌物的数量和质量有关。外源有机物通
其他文献
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如何解决?<br>  12316金农热线法律专家介绍,企业拖欠的工资应如数归还给农民工。农民工可以先和公司进行协商解决,如协商无结果,可以走法律途径,但是需要有相
期刊
【正】 在社会再生产四环节中,生产是前提,是使其他环节不断运动的物质基础;消费是目的,是生产及其他环节运动的最终目的。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产品只有
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中部的策勒绿洲为例,利用SOPT4卫星遥感数据,借助ERDAS image和Arc/View软件,对其荒漠-绿洲景观类型进行分类并形成研究区栅格景观分类图,一共分为14类景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1例健康志愿者和79例颅
据《北京人才市场报》讯北京人才市场在新的一年里将会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
天府之国,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在这块富庶而美丽的沃土上,曾经产生了震惊世界的壮举: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30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远在川西北的中国核武器研究设
【正】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收入较大幅度的增长,积累率逐年回升,这一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和一部分人的恐惧心理,本文认为,近几年来积累率回升具有客观必然性。(一)
对 2 5年生杉木细柄阿丁枫混交林进行研究表明 :混交林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养分含量、酶活性和涵养水源功能均有良好的作用。混交林林分持水量为 2 2 1 2 .84 t/ hm2 ,杉木纯林为 1 84 1 .6 2 t/ hm2。混交林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孔隙组成和水分状况均比纯林好 ;混交林土壤养分含量比纯林高 ,0~ 2 0 cm层有机质含量比纯林增加 80 .5 % ,全氮 ,全磷、水解性
【正】 一、独具一格的改革措施1.改革管理体制,成立联营公司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各行各业、各种经济成分同办第三产业的新情况。上海市、区商业系统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