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对策——对当前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zi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我国英语教与学的现状出发,从宏观管理、课堂教学以及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模式三个方面对其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旨在探索出适合当前学生的英语学习模式,并能从中得到教与学的启示,使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并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学习 英语教学 英语学习模式 交际能力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英語教学取得了瞩目的成效:各类英语教学大纲几经修改,日趋成熟与完善;教材的编写发展迅速,配套参考书新颖、详尽;测试体系如全国的高考与非英语专业的四、六级考试也焕然一新,更加全面和科学;同时,全国各地的高校也纷纷展开了英语教学改革。然而,在革新的今天,我们应牢记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充分发挥其工具作用,恰如其分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在新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到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性质和目标: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但目前,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英语教学在各个阶段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颇。例如,一般说来,儿童(特别是城市里的儿童)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接触英语,接着是小学六年、中学六年的英语学习,然后学生在高校继续接受两年的正规学习。可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仍不能用英语进行流利的日常交际,而专业领域的交流就更困难了。这种费时费力、收效颇微的学习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二、我国学生外语学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为外语教师,笔者通过研究和分析目前我国学生的外语学习现状,发现了一些阻碍学生学习英语、提高水平的问题。
  1.从宏观的角度来讲,目前我国英语教学的整体规划在科学性和系统性方面欠佳。笔者认为,造成此局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由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与高等教育长期分离,不同阶段的英语教学缺乏衔接,在分工上不够科学与合理,存在相当程度的重复。其二,本来中小学阶段是发展听说技能的最佳时期,可是尽管目前中小学的教改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升学考试仍是教学的指挥棒,因而背单词、学语法仍是重中之重。这种英语技能的不平衡发展为学习者以后的学习设下了障碍,使孩子们错过了语言习得的最佳时机。其三,有的学校,特别是一些幼儿园、小学和大学,由于缺乏管理,或受利益的趋使,不断更换教材的现象很普遍。这对教师来说,一套教材还没有理解透彻,还没有时间总结经验,改进教学,很快又出现新的教材,这样根本不可能把课教好,没有办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学生来说,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2.正规的课堂教学的质量有待提高。在我国,学生主要通过课堂训练来学习外语,也就是说,学习者的语言输入主要从课堂中获得。但是,事实证明,我国的外语教师,特别是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在教学中仍侧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长期采用它显然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不利的。虽然有些教师已意识到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中心,他们也会采取一定的互动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但由于缺乏合格的外语师资,尤其是扩招后,决大多数高校都实行大班上课,学习者的水平参差不齐,种种因素增加了课堂交际活动的难度,学习者很难获得质量兼优的语言输入;教师们由于受教学计划、考试、职称等的压力,更无暇顾及学生们的个性特征去调整自己的教学。
  3.课下自主学习的渠道应适度拓宽。我们知道,要学好外语,仅仅靠每周课堂上短短的几个小时是根本不行的,课后的自主学习才是重中之重。可是,由于受传统学习模式的影响以及考试的压力,很多同学课下的自主学习仍以记单词、复习语法、做题为主。由于老师们在学习方法上对学生们没有进行科学的引导,有的学校教学条件有限,有的学习者受自身个性及家庭条件的制约等因素,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渠道没有被拓宽,很多同学很少甚至从未去收听外语电台、收看外语节目、阅读外文报刊杂志、看外语影片或通过互联网来获得自然的语言输入,这无疑会制约语言的学习与发展。
  
  三、建议及思考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笔者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化,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应进行彻底的改革。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适宜的学习模式。
  1.在各个阶段的课程设置、内容安排上应进行彻底的改革。由于儿童的口腔肌肉可塑性强,发音能力好,且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弱、抑制心理不明显、敢于交际,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外语课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标准流利的发音和交际能力上。同时,应给学生提供质量兼优的可理解性输入,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语感,避免目前一学年只学几十个单词、十几个句型的做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理解、分析、归纳能力也随之增强,他们在语法、词汇等方面的优势就表现出来了,因此,在中学阶段,语法等的学习逐渐成为重点。通过对语法等的学习,使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有个系统的了解,便于他们课后的自主学习。同时,在中学阶段,交际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到了大学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的英语教学应开展专门用途英语,发挥英语的工具作用,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成为国际化的人才。同时,各高校因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开展一些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总之,只有具有科学和系统的整体规划,才不会出现英语学习时间跨度长、效果不理想的“费时低效”现象,英语的学习和教学才不会走弯路。
  2.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目前的研究来看,由于学习者的性格各异、学习风格各不相同、语言能力千差万别,他们喜爱的教学方法自然也就不同,其从中受益的教学方法也不一样。所以我们不能抛开学习者来谈论哪种课堂教学是最好的。其实,所谓最好的教学方式是不存在的,针对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最适合他们的教学,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但是,目前根据我国各校的实际情况,怎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呢?在此,笔者通过借鉴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以下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建议:一方面,校方可以根据教师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安排。例如,性格开朗、口语流利、善于交际的教师较适合上听说课;语言功底强、性格内敛、逻辑思维清晰、喜欢视觉或单独学习方式的教师较适合上阅读课。这样可以发挥教师的特长,从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语言输入的质量。另一方面,校方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安排。例如,在实施教学之前,教师可对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了解本班学生对各类学习方式的喜爱情况,并将学生规类分组。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类型组织适合各种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受益,同时,也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对各种学习方式的喜爱,帮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来学习英语,以弥补他们在学习方式上的不足。总之,我们应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起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3.增加学习者课外接触外语的机会,增加真实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以加强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到达高中阶段后,大多数都已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但就是无法有效地进行交际,中国式英语屡见不鲜,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根据“补缺假设”,“语言形式与语境知识的有机结合是语言正确流利使用的前提。由于外语环境缺少与外语表达方式匹配的真实语境,在外语理解、习得和使用的过程中,母语语境知识介入补缺,进而激活与母语语境知识配套的母语表达式,母语迁移因此而发生,影响外语学习”。所以,为了加强交际能力,我们应鼓励、引导学生通过收看外语节目、阅读外文报刊杂志、看外语影片、和外国人交谈或利用互联网等不同的渠道增加自然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使他们能够多元化地参与到语言社会实践中去,并为学生提供能反映语言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真实情景,支持语言知识的合作构建和话语生成。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我国外语教与学模式的分析和建议,笔者希望能够引起各级教育决策者和实施者的关注,使教师和学生能从中得到教与学的启示,最终达到使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目标,并为学生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冰.第二语言习得入门.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322-327.
  [3]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4]王初明.2003。补缺假设与外语学习。外语学刊,2003,(1):1-5.
  [5]Ellis, 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6]Gardner, R.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 and Motivation. London: Edward Arnold,1985.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下如何使用记忆策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使学生在课堂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是新课程理念和学习策略所要求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研究意义编码(或识记)的四种策略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原则等,旨在总结一套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和平区第五幼儿园拥有一支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勇于争先的教师队伍,她们优素质、高学历、会科研、有专长。经过近年来的打造和拼搏,许多教师成长为天津市骨干教师、天津市名教
F-8341Ⅱ微型加密机是济南世纪天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我国军方共同研制出的微型加密设备。它大小如一把钥匙.只要插在电脑的USB接口上,就可以对所有不小于64byte的文件加密。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只凭文字加少量的图片满足不了教学需求。多媒体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搭建了与历史“近距离交流”的平台,其形象、生动的直观效果,丰富的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观,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历史过去性、综合性、枯燥性等问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 多媒体技术 优势 灵活运用    一、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1.直观性  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觀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
安妮·埃尔诺的作品体现出了20世纪下半叶众多法国女性的生活。在其作品中,女性通过不断争取独立与解放改善了女性生存条件,然而这些进步并未能真正解放女性,反而形成了
最近,新书《九班奇迹背后的故事》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主人公",是滨海新区大港油田四中的班主任陈树平老师和她带过的两个"九班"。其实,早在两个多月以前,就曾经见过
<正> 连平县位于广东省北部的九连山区,面积2286平方公里,人口354938人。经40年的努力,共发现麻风病人301名,治愈266名(次),死亡41名,外迁3名,复发13名,现仍有现症病人4名,患
一、教育法的相关内涵及其在教育行政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1.教育法的相关内涵。教育法是针对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它是任何教育事业进行所必须遵守的契约准则、规范以及依据。
北辰区模范小学秉承“健康、快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读书、运动、实践”为支撑点,以“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习惯、广泛的兴趣”为目标,不断深化实践教育,形成环境
上期给大家介绍了NetBrute Scanner这款扫描器.相信大家都意犹未尽.这次老刀为大家带来了—款功能更为强大的“强力”扫描器——SuperScan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