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画飘香海外赢巿场

来源 :大众商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ra555551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氏三兄弟改进版的“大力神杯”中国年画,在与100多个各国艺术家的竞争中,成功当选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艺术海报。宣告了一向与世界杯广告画无缘的中国艺术史的永久终结。而在它的背后,更诞生了一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走向海外市场的商业传奇。
  虽然中国足球再度无缘世界杯,但中国人却以另一种方式找到了在世界杯上展示自己的机会。
  
  中国传统年画倾倒东道主
  
  如果京剧的困境代表了传统文化艺术的困惑、迷茫,“云南映象”走向海外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商业化探索,中国年画“中标”世界杯宣传画则无疑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世界上的成功。
  世界杯艺术海报评选,一度是今年全球艺术家们最为关注的事情之一。世界各国近百位顶尖艺术家参与了世界杯艺术海报评选活动。
  世界杯艺术海报最终选中了9个国家13位艺术家的作品。不过,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最终让德国东道主倾倒的,却是一幅出自罗氏兄弟之手的中国传统年画——“大力神杯”。
  绝对中国化的画面上,一个留着“茶壶盖儿”头发的胖小孩,手中托着一个圆圆的足球。足球的上面贴着几个大大的“福”字。主画面象征着世界杯的奖杯——大力神杯。
  许多年前,当这种中国传统年画被贴在千家万户的墙壁上时,谁又能想到20年后,它会飘洋过海,一跃成为世界杯的艺术海报呢?谁又会想到以前这种只卖一两角的年画,现在的身价翻了1万倍?也许连罗氏兄弟自己都没有想到。
  当时世界杯宣传机构给罗氏兄弟的经纪人姚守一打电话,商榷罗氏兄弟是否愿意参加做世界杯海报的活动时,兄弟三人非常兴奋,从小就热爱体育的他们很快和经纪人达成了一致。
  在2002年世界杯比赛时,罗氏兄弟曾经为了庆祝中国队入围,画了一幅名为“欢迎欢迎”的足球年画,因此,这次为世界杯设计海报,并没有费太大的力气。
  不过,当他们的画第一次送给世界杯组委会评审时,为了迎合西方人的口味,画面中狮子的形状模仿了世界杯的吉祥物。然而,老外并没有看中,经过5次修改,在最后定稿的作品中,狮子已经成了纯粹的中国狮子。
  
  昔日作品无人问津
  
  第八届美术展,可以说是罗氏兄弟艺术生涯中的最具转折性事件。这次画展,兄弟三人试图通过官方画展来打开自己作品市场的梦想彻底破灭了。罗氏兄弟满怀期望地拿着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去参展,却没想到这些“最好的作品”只获得了广西省内的展览机会,参加全国展览的机会根本就轮不到他们。这件事情对罗氏兄弟的打击很大。
  他们认为,当时的美术界所包含的艺术范围是非常窄的,而且一些个性比较另类的画家不被主流画家所赏识。
  不被官方画展所认可的罗氏兄弟希望寻得一位伯乐,从而为他们的画寻找到市场。
  他们听说了中国美术界的泰斗级人物——中央美术学院的乔石光教授,就去投奔乔教授。当罗氏兄弟把自己做得最满意的画用大卡车从广西运到乔教授面前时,他的眼睛并没有发亮,罗氏兄弟心头不禁猛然一黑。
  上世纪90年代,圆明园画家村住着不少像罗氏兄弟一样热衷于绘画艺术的画家,听说经常有人来这里买画,兄弟三人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来到了这里。他们在画家村最显眼的地方租了个房子,摆了一个店铺,把自己认为满意的画摆在了柜台上。
  一天、两天……整整两年过去了,一幅画都没有卖掉。倒是有一位传统画家的画在他们店铺代销,被人买走了几幅。“这几幅画给我们的提成是20%,摆摊两年,总共赚了2000元。”罗卫东(罗氏兄弟的大哥)谈起这段经历,仍在为一年2000元的收入苦笑。
  随后,罗氏兄弟又搬到了北京另外一个画家村——宋庄。这时他们的日子更加窘迫了。“100元是一个月的生活费。”回忆起那段艰难的岁月时,罗卫东不禁陷入了沉思,“当时把这些画拿到北京的云峰画廊和音乐厅画廊,白送给人家,人家都不要。”
  后来他又把这些画拿到麦当劳,希望能够被一些顾客欣赏,结果麦当劳主管以为他来敲诈,一边躲闪,一边叫保安将他赶走了。
  
  在圣保罗一鸣惊人
  
  罗氏兄弟的幸运年是1998年。为他们带来幸运的是有中国当代艺术教父之称的栗宪庭。
  栗宪庭堪称中国美术界的伯乐,方力钧等著名艺术家都是被他发现后一手提携的。栗宪庭这位以开放和前卫眼光来审视当代艺术的批评家在海外经常发表文章并且和国外艺术市场有密切联系。
  罗氏兄弟刚开始通过书信和栗宪庭建立了联系,后来因为生活实在窘迫,就干脆住进了栗老先生在宋庄的房子里。这段时间,罗氏兄弟靠为宋庄画家印版画来糊口。
  事情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转机。国外的一些策展人和画廊,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当代艺术很感兴趣,经常来中国挑选艺术家。1998年的一天,香港画廊精艺轩的老板姚守一在栗宪庭家做客时,见到了罗卫东的画。
  姚守一完全为罗卫东的作品惊呆了。在内地的一些收藏家总是听名气来欣赏画,而海外的收藏家是用眼睛来看画。姚守一一眼就发现了罗卫东的画与众不同。他立刻跟罗卫东商量合作的事情,准备帮他推广他的作品。就这样,罗氏兄弟和精艺轩达成合作。从此,用罗卫东的话说就是;“好日子来了。”
  第24届圣保罗国际艺术双年展上,在姚守一的推介下,罗氏兄弟的画参加了展览并由此引来了众多海外藏家的关注。瑞士的一个著名画廊老板看了画后,第二天就乘飞机来北京和罗氏兄弟签约,一口气买了60多幅。至于价格,用罗氏兄弟中年龄最小的罗兵的话说:“足以让我们衣食无忧。”
  后来,罗氏兄弟的作品又在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旧金山现代艺术馆收藏展、福冈美术馆收藏展、纽约时报千年展等世界级大型展会上频频亮相,在刚刚结束的苏富比拍卖会上,罗氏兄弟的一幅画作以几万美元的价格拍出。
  
  让老祖宗的好东西传下去
  
  就像欧美的重要新闻媒体从东京撤退向北京转移一样,世界艺术的中心也开始悄悄向中国转移。而罗氏兄弟的画,是以传统艺术作为资源向当代艺术的转换。
  传统年画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了,西方人觉得这样的年画有深厚的东方意蕴,但这样的年画在国内却是没有市场的。我们自己反倒不欣赏我们老祖宗的东西。由于欣赏差异所导致的这种现状的普遍存在,是当前国内一些学者深感忧虑的事情。
  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没有好好研究,把祖宗的东西丢了,这正是现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薄弱环节。罗氏兄弟能够遇到姚守一这样的经纪人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有好多在艺术上很前卫的画家找不到欣赏自己的经纪人。国内经纪人的缺乏,随着国内艺术市场的发展,这一矛盾正在凸显。如果能够通过学院教育培养既有艺术眼光,又懂艺术市场的复合性人才,将更加适应现在市场发展的需要。
  编辑:夏雨
其他文献
编辑你好:  我叫马云涛,出生于70年代,现在在西安工作。我正处在迷茫的边缘,不经意间看到了贵刊,就被这个杂志吸引了,我需要你们的帮助。  我到西安已经呆了有10年时间,从最初的推销员干到拥有自己的公司,但在经历过一次风浪后又变的什么都没有了。我是做药品辅料生意的,诚恳的说我很勤奋也很努力,然而事情有时候并不是一帆风顺,好多笔生意都是在关键的时候失败了。就拿我最后的这次经历来说,为了能和一家医院达
期刊
当七月的高温持续烤着大地的时候,炎热灺同时激活了“高温经济”。商家在这流火的七月天,借着老天的热度,又好好掏了一回消费者的腰包。那些个体经营者、小业主们更是频出奇招,赚得金盆满钵。    上篇:骄阳下消费热  降暑药趁热卖    在这“晒死老虎”的天气,各大药店纷纷抓住商机,设立降暑药专柜,部分药店低价位的正气水、十滴水甚至卖断了货。西安市的许多药店都专设有降暑药、凉茶专柜,还有诸如清肺抑火片、黄
期刊
不足3万元起家,十四年间将资产激增到11亿元,谱写这个创富传奇的主人公叫金会庆。  “大头稀发,江南软语、儒雅睿智、思维逆向、激情洋溢”,风趣、健谈、随意、直率,这便是人高马大的金会庆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采访未正式开始,在轻松的氛围中,在一圈圈蓝色的烟霭中,金会庆仿佛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创业岁月中……    放弃联合国就业,回国创业    金会庆1956年生于上海一个有着北方游牧民族血统的家庭。而立
期刊
都是烟瘾惹的祸 妻子将丈夫扫地出门    2006年2月,结婚刚刚半年的昌禄被妻子赶出了家门。原来,昌禄是一个“超级烟民”,今年32岁的他已经有16年烟龄了,平均每天都要吸掉两包烟。妻子起初还能容忍,这次因为怀孕,为了孩子健康,不得不对丈夫痛下“驱逐令”——“如果不戒烟,以后就别想跟我们母子生活在一起”,希望以此激励他戒烟。刚开始,昌禄还不理解,这么多人天天吸二手烟,也没见有什么事,有什么大不了的
期刊
做“上帝”时发现商机      2003年春,王法军来到了“好再来”俱乐部,一曲《英雄赞歌》台下掌声如潮。王法有点始料未及。  旁边一个中年老板模样的汉子挤过来拍着王法军的肩膀:“老弟,你行啊,唱出了我的心声,话也说到我心坎里了。”  这些话让王法军陷入了沉思:在到处充斥着港台流行歌曲的当今时代,其实许多人还是很喜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种充满阳刚气与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的歌曲,若能开个与众不同的以红色经
期刊
很多啤酒商都发现,要想打开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啤酒市场非常难。于是就有人向畅销比利时国内的“哈罗”牌啤酒厂取经。哈罗啤酒厂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东郊,无论是厂房建筑还是生产设备都没有很特别的地方。但该厂的销售总监林迭是轰动欧洲的策划人员,由他策划的啤酒文化节曾经在欧洲多个国家盛行。  林达刚到这个啤酒厂的时候还是一个不满25岁的小伙子,那时他看上了厂里一个很优秀的女孩,然而那个女孩却对他说:“我
期刊
一大早,就有许多客户走进联想电脑三原专卖店,挑选价值不菲的电脑。他们的赠品也很实在,除了总公司赠送的千元大礼包之外,电脑桌、鼠标垫、插座,都是店里自己送的。  老板陈阳的脸上略带倦容,星期天和节假日对他而言成了一种概念。两年前,陈阳在当地是位响当当的人物。幼儿园、迪吧、网络技术,什么没有干过?最终他看准了一个好项目:联想电脑专卖。  开辟首家县级市场,联想显得顾虑重重。  大品牌从小处做起,陈阳不
期刊
项目特色:    如今的消费市场流行的是个性与时尚,如果开一间简易家具DIY店,为有强烈个性化要求的年轻人搭建一个DIYT工作平台,市场少有先例,不存在太大的竞争。经营者为顾客提供一些简单的材料和工具,给顾客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参与设计和加工,既可为普通的顾客提供物美价廉的简易家具,又可为DIY顾客制造时尚个性的家居产品。    投资分析:    投资大约2万元,其中1万元左右用
期刊
乡愁难解,“方言播音员”横空出世    2003年6月2日,在深圳松岗镇台明电子厂流水线上做插件工的湖南打工妹陆小萍,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会因为她的一次冲动而从此发生改变。  6月2日这天下午,厂门口的一张招聘启事吸引住了她的目光。这张招聘启事上写着:“由于本厂正筹建广播站,因业务需要,现招聘工厂播音员一名,月薪1000元。要求普通话标准流利,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在学校期间有过播音经验者优先。”  这
期刊
策划:李勇军 杨力 执行:缎子 梅子 彦子 杨子  他们走得很快,跳得很高,跑得很远,   他们豪情万丈,特立独行,敢作敢为。  他们是实行计划生育后的第一代“特保儿”,今天的人们给了他们一个时髦的称呼:“80后”。他们成长在一个开放的、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他们高度浓缩了长辈的关爱,接受着社会不断进步的现代信息……  一眨眼,二十年过去了,“特保儿”们已经站在了通往财富的门口,各种机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