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创面区域性划分及临床修复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b398322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足创面区域性划分。明确损伤部位、范围和修复难点。选择修复方法。

方法:

1987年以来利用皮瓣转移和移植修复各类足创面76例。作者建议将足部创面划分为6区。根据不同区域修复特点,推荐相应皮瓣修复,并提出足背前区(Ⅲ区)、足底前区(Ⅳ区)、趾背区(V区)、趾底区(Ⅵ区)为临床难修复区,介绍对上述区域创面分别采用足底内侧皮瓣逆行转移、足底深支为蒂踝前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以及足背筋膜皮瓣修复的经验。

结果:

临床修复76例,完全成活71例,部分成活5例,患者均恢复负重行走。

结论:

区域性划分足创面,择优选用相对统一的皮瓣修复,对临床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膈神经损伤与臂丛神经上干节前损伤的关系。方法:应用X线、电生理技术及术中观察和电刺激等方法回顾性评价42例臂丛神经损伤合并膈神经损伤患者的膈神经功能状态。结果:42例中26例X线表现为膈肌抬高及活动度下降,术中观察膈神经瘢痕化、质地变硬,电刺激无膈肌反应;14例X线无异常,其中10例术中观察同前,4例见膈神经正常或粘连,电刺激有反应但反应稍差;2例未获资料。电生理检查膈神经有损伤的12例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为临床尺动脉腕背支皮瓣设计改进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40侧成人上肢标本,对尺动脉腕背支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吻合以及浅深静脉伴行交通关系,进行详细的解剖观察。结果:尺动脉腕背支是前臂、腕部和手背尺侧复合组织的营养血管,与手、腕部形成多部位的吻合。贵要静脉粗大,深静脉与其交通丰富。结论:以尺动脉腕背支为蒂,可在前臂尺侧、手背尺侧设计顺行、逆行皮瓣,用于手腕部创伤修复。并就术式设计提出吻接贵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