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极端之诗引领我们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u3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史诗,一个震慑的名字。细思之,又不免疑窦:“现代”而“史诗”,前者锁定当下,后者含括古今,不自相矛盾吗?
  矛盾在时间的二元对立,当“现代”被简化为“现在”,“史诗”被局限于“过去”,但深入来看,时间也可互相结构成内在的层次:“现代”赋予“史诗”个性,“史诗”打开“现代”的纵深。
  现代汉语史诗,常呈现为大篇幅的长诗。
  长,并非仅关乎篇幅,它基于作品的内在性质,其实更是一种极端的思想形式,挑战着诗人的思想家意义。尤其当我们面对这个现实处境极端逼人、文化系统极端错综、价值判断极端混乱的世界。现代汉语史诗把自身推到“极端”,去应对那些极端。
  史诗或长诗,有个先天出发点:它反思、甚至反抗着三千年中文抒情诗传统。汉朝以降,大一统国家观念禁锢独立思考,古典抒情诗的短小、散碎、随时宣泄、浅尝辄止,以形式追求偷换追问力度,以辞句精美偷换思想深度,优雅处决了屈原的执着、先秦的个性,特别是后续历代汉语诗人自我更新的能力。现代汉语史诗的本质,一言以蔽之,就是重新激活屈原传统,发出我们自己的“天问”—社会、文化的深刻动荡,定会激起伟大心灵的回响。反之,身处激变而思想贫弱,注定写什么都是死胎,遑论诗!
  现代汉语史诗有三大特征:个人诗学的观念创新,包容时间的空间结构,大规模的实验性语言。
  个人诗学的观念创新:当代中文语境,是一张收录风暴之海的航图。全球化语境中,我们常说的反思传统、建构自觉,早已不仅仅在谈论中国,而是同时面对着传统与外来一切资源,敞开、归纳、重写它们。处境不可回避,因袭没有希望,面对古今中外错综的“深现实”,个体诗学首先遭遇观念上的焦虑。这也逼使任何一首现代汉语史诗,首先以它的观念创新触目。简单依赖历史题材远远不够。诗人的第一书写,正是他(她)自身的诗歌意识。如何从此刻剥出历史?如何书写历史却凸显自身的感受?如何始终盯视着原诗意义,令诗歌挣脱简单抒情,而深化为一种观念艺术,与当今人类精神危机的深度相配套?诗歌的内心海图,不得不囊括所有风浪。我的表述:“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必须是一个大思想家,小一点都不行。”
  包容时间的空间结构:汉语文学传统缺少叙事性史诗。它正藉此提示了,史诗性不等于叙述性。不追随线性时间,不等于没有时间。以诗叙史,莫如纳史于诗—不放时间流走,而让它不停地流入诗内,层层沉积成那里的深度、质量和重量。这现代汉语史诗的时空观,同时是它的创作哲学。以汉字的空间性为基因,引申出形式的层次设计、结构的空间建筑学、爆炸和掌控形成的整体张力。最终,无论一件作品表面上多么令人眼花缭乱,都归结于含量的丰富和诗写的纯粹。《离骚》和《神曲》仍是高标,一个语言深处的表述框架,揭示着最根本的诗意。形式主义的苛求,不容一首诗散漫失控。恰如一个人自觉成为历史的载体,人品只能厚重,作品只能深沉。我们的名称可以改写了吧:“现代”,应从二千三百年前的屈原算起;“汉语”,得让但丁、艾略特、庞德、埃利蒂斯入籍;“史诗”,没有时间,却有一个共时深度的新定义。
  大规模的实验性语言:拜当代中国文化无数断层和错位所赐,语言的复杂性和综合的难度,成为现代汉语史诗的美学特征。生活在诗人身边洒满碎片,从贴近血肉的写实到最离奇的超现实、从嗲声嗲气的网络流行语到土生土长的方言、从古代格律经典到荒诞派鬼哭狼嚎……大规模的实验性,先天植入每个诗人开发的语言系统,和用每一行全方位筛选思想资源的过程中。这实验性,不仅朝向未来,也能朝向过去,就“处境”而言,过去和未来本没有区别。解脱了时间的束缚(或依托),谁能否认,写出一首够格而新颖的旧体诗,不正是对一位当代诗人的基本要求?“全球意义的中文诗人”,意味着以全球有效性,考察占有中文的深度。诗人超强的吞咽和消化能力,让现代汉语史诗在碎片堆上原创再生,并和中文古典赝品、和当代世界泛滥的平庸之作拉开距离。
  顺便一提,此类作品中常见使用中外现成的文化符号,但如果谁学舌嚼字,浮泛地图解它们,只能被吞噬得尸骨无存。它们之所以能成为“符号”,正因其完整沉积了深厚的历史人文经验,除了被相同的思想当量激活,它们拒绝被简单利用。所谓“激活经典”,唯一的途径是自己去成为经典。
  每首当代中文诗,都是一个“思想—艺术项目”。但,这个项目只能“写”出来,一句句、一节节、一部部,把对人生、传统、语言的真经验,呈现于“写”之内。长诗的大敌是空洞,而思想之空,一定泄露于写作之空。由是,浮泛的高蹈、修辞的游戏,都是危险征候。只须盯视一个句子,倘若它疏松、坍塌了,那再拿题材说事也没用。史诗诗人,既得有铸造青铜重器的膂力,又得有精雕良渚玉琮的细致,我们不得不同时兼“写”不同层次。
  当代中国大规模的长诗写作,世所仅见,却并非偶然。它应被视为自先秦以来第二次汉语思想大爆发的产物(其间的佛教传入,虽然激发了汉语诗音律—格律的成熟,可惜付出了思想萎缩的代价)。中外现实、文化深刻冲撞,全球化迫使人类置身于一个现实,让我们明了,种种“全球化”之外,还有一个诗意的全球化。一首首长诗,其实是同一首长诗,它超越语种、国度、文化、地域,拒绝任何对精神的限定,不停拓展着那个“天问传统”。当噩梦激发灵感,困境启迪理解,诗歌就在穿透语言之墙。对当代汉语诗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千年机遇。
  那么,我们成功了吗?一个反问:所谓“成功”,重要吗?曾有人称现代汉语史诗为“神性写作”,但,真的“神性”,是否很单纯,只在要求一个伟大的人?我们周围,金钱在喧嚣,利润在膨胀,自私和玩世不恭比雾霾更呛人,当此时也,逆反那一切,把自己活成、写成一个诗意的、主动的他者。用各自的长诗,展示各自极端(甚至异端)的能量,去撞响那只“天铎”,不正是一个人终于成“人”的标志?
  让极端之诗引领我们。
  二○一六年五月十二日,于柏林
其他文献
二○一五年十二月外出半个月,月底回到所住的泰康之家,桌上放着一部文稿,是我不在时一位中年人专程送来,并附了一封信。写信人自称“打工者”(我后来才知道,他是一九九○年来北京的,一直在北大附近的中关村一带漂泊,现在全家人都在为硅谷电脑城一位老板打工),在为生计奔波的同时,又为精神的苦闷不能自拔,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遇到了鲁迅,立刻被吸引,并沉迷其中,而且有了自己的体悟。心有所感,不得不发,于是就有了这本
期刊
一  “鲁迅左翼思想”的特质之一,是信奉十八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发现之一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有它作自己思想的自然科学根柢。由此承认人性存在的事实,追求理想的人性;珍惜生命,坚持人道精神。而“左联左翼”批判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否认人性,否定人道主义,崇尚牺牲,这使“鲁迅左翼思想”在与“左联左翼”的争辩与较量中,异彩纷呈,弥久常新。  鲁迅十八岁前接受了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完备教育,从开蒙到对课到四书,为科
期刊
[法]菲利普·福雷斯特著 唐 珍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2月版  我从未真正自视为作家,我不读自己的书,然而,既然《永恒的孩子》已经问世,就应该独自承担起它在世上的责任。  《永恒的孩子》讲述了我们的女儿波丽娜的生与死,书中的一切都是真实的,绝无半点虚构。像其他所有的文学一样,法国文学具有毁灭性的传统:某些创作是为了让死者太平,让活人安宁。我一心想在我的小说中放进大量的悲伤、愚蠢和情感,竭尽全
期刊
[以色列] 埃特加·凯雷特著 方 铁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年3月版  以色列最受年轻读者欢迎作家、《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作者埃特加·凯雷特最新随笔集  过去七年间,埃特加·凯雷特有很多担忧,儿子列夫出生在恐怖袭击的中心特拉维夫,父亲生病了,他经常做关于伊朗总统的噩梦,还有一个穷追不舍的电话销售员大概一直到他死的那天都会推销产品给他。但从这黑暗、荒诞的生活中,却诞生了许多有趣、温柔和沉思的文章
期刊
美术馆画廊之外的艺术环境  传统的室外艺术和美术馆画廊里的艺术在观念上面没有根本区别。毕加索和大卫·史密斯(David Smith,1906-1965)的雕塑可以是纽约现代艺术馆里的摆设,也可以是自然环境的“陈列”,它们和环境的上下文没有太大关系,连支撑雕塑的“底座”也可以是一模一样。有意思的是,室外Australia的图片还是以天空为背景,显然,自然环境的“琐碎”打扰现代主义的纯粹。  传统的室
期刊
焦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它表现为人们的不安或不知所措。焦虑的根源产生于人们对现实处境不确定性的思考,对生命意义的怀疑,以及个体的自我理解和现实生活的冲突。从根本上来说,它是认同或身份的焦虑,即个体对自身的认同和描述出现危机。它追问以下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  每个人在其自身的生命经验中认出和成为自己。个体所处的时代,成长生活的地方,所受的教育,在变化的世界中的遭遇、抉
期刊
八  传统史书,既能够通过体例、笔法来传达作者的褒贬、爱憎,而事实上从《史记》开始的纪传体史书,承袭《左传》的“史臣曰”,在各篇纪传的末尾往往也加一段史评,在《史记》中叫“太史公曰”,在《汉书》中叫“赞”,《三国志》叫“评曰”,与纪传本身需要比较严格地遵循史料不同,这些评论表达史家的立场、好恶更加明确。  譬如在《魏志·武帝纪》的“评曰”,陈寿就这样写道: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标四州
期刊
个人的实践和体会  我对美术馆和画廊空间刻薄,对荷兰架上绘画流传下来的单一艺术环境半信半疑。我没有全盘否定美术馆和画廊的空间和艺术环境,我自己也做小型的室内作品;也许正是因为做了“非个人化”的大型作品,反而特别珍视微末可掬的私密。  二十多年前装置艺术的“歧路”,无意把我引入公共艺术的领域。因为我是装置艺术边门出来的旁敲侧击,不是传统的环境美化装饰,也是因为侥幸,当我无意闯入公共艺术领域的时候,正
期刊
作为旅游城市,马德里并没有太多突出的亮点。推荐给外国人的最“经典”旅游项目,无非是白天看一场斗牛,膜拜一番旧王宫,逛一圈普拉多博物馆,晚上吃一顿西班牙海鲜饭,微醺中欣赏一幕弗拉门戈舞……不过如此。有一个去处,绝少出现在旅游手册上的,却是几乎所有的西班牙知识分子朋友都以命令式的口吻向我推荐的,那就是马德里学生公寓。十二年前初访西班牙时,我就被当地的朋友带去参观这个“景点”,没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唯一记
期刊
一、“白衫党”的一周  女生卡罗尔身穿一件红色衬衫,和往常的早晨一样走入教室。她惊讶地发现,班级里其他的同学统一穿着白色衬衫和牛仔裤。她在教室门口迟疑了一会儿,径直走向自己的座位。这是德国电影《浪潮》(Die Welle, 2008,丹尼斯·甘塞尔导演)中的一个细节。这是一所当代德国高中里的一个普通的星期三。  就在两天前(星期一),这个班级还是自由散漫,毫无规矩。课堂里,学生随时可以相互嬉笑怒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