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实践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co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环保建设城市的理念逐渐在社会上兴起,在规划建设城市风景园林的时候,时常会以海绵城市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城市现代化规划和建设是城市发展中的必然趋势,风景园林规划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许多地区会出现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可以有效改善这一情况。海绵城市的构建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海绵城市理论近些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一同得到了广泛普及,是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城市化建设理念。顾名思义,海绵城市理论强调让城市变得像海绵一样容易吸水,通过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大幅提高城市的渗水透水以及储水能力,以便将储存的水源应用于城市风景园林植物的灌溉,实现城市水体的可循环利用,降低城市每年的水体浪费情况,具有高度的节能环保特征。
  1、海绵城市理论基本概述
  海绵城市的关注点在于城市处理和利用水资源的能力,主要反映在城市吸收、利用、储存以及下渗自然降水等方面的功能作用。海绵城市理论起源于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二者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明显体现在城市降水的较低利用率与浪费问题方面。从实质上看,海绵城市归属范畴应在于城市规划建设与其自身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立足于城市生态环境和相应设施的有效运用,有效建设或改善城市排水系统等生态设施,将城市的水文特征等逐渐改变,使其在园林、绿地等生态设施的支持下,将缓释、吸收以及利用等方面功能有效发挥出来。海绵城市理论经过长期的演变,世界各地在城市水循环以及河道系统方面,相继进行了以发挥城市海绵功效为主要特点的实践行为,并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出相应的理论。例如,在城市不同的旱涝时期,怎样提升其储藏、调配以及吸收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相继归纳形成了可持续排水、水敏感城市设计以及低影响开发等多种通过降水循环而影响城市水文特征的相关理论。从实质上看,这些理论都可以归属于以加强利用自然降水为目的的海绵城市设计方式和理念。从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实际应用方面来讲,蓄水池、雨水花园等生态设施,均是海绵城市理论精髓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合理体现。
  2、海绵城市理论对风景园林规划的重要作用
  第一点,有效增强城市的自然排水能力,为大量降水后不再出现城市内涝现象提供有力保证。在城市建设中,很多领域大量应用防水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对地表水流的顺利渗漏形成了阻碍。而城市则应通过规划设计风景园林等设施,及时将那些难以渗漏的水流排放或储存。第二点,海绵城市理论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够合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并有效保护水资源。尽管地球被称为水球,但除却冰川外,实际能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还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所以,淡水资源匮乏一直是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自然降水就是淡水,为了将避免这些淡水资源被城市建设破坏或浪费掉,就必须以海绵城市理论为基础,开展风景园林规划工作,通过园林、蓄水池、人工湖以及相关河道设施的建设,将大量水资源收集和贮藏起来。第三点,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能够对生态环境进行净化,以促进生态循环良性发展。地表水能够通过蒸发作用对城市区域内的干湿度进行有效调节。特别是在高温炎热的夏季,水资源较为充裕的城市可以通过蒸发降水,将干旱和高温等对环境与人们的伤害有效降低。同时,降水过后形成的良好空气对人们和动植物的健康都非常有利。
  3、海绵城市建设路径
  近几年,我国快了生态建设步伐,制定了一系列城市建設规划思路,优化了当前的城市空间布局。不管是建筑方面,还是生态水系方面,某某地区做出的城市建设规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又高标准打造生态水系,推动了多项生态整治工程,其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值得借鉴。某某地区的城北新区,也就是某某新区,在最近几年表现优异,构建了“一中心”和“六园模式”:“一中心”即商务中心;“六园”即文化教育园、体育休闲园、生态湿地园、生态居住园、创业服务园、物流配送园。某某地区的风景园林规划比较科学,良好应用了海绵城市理论。某某地区的海绵城市,必须转变城市排水思路,具体来看,主要包含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等,要收集雨水、储存雨水、净化雨水,通过这样的途径可以更好地做好海绵城市建设。在有可能形成雨水径流的地域建设一些景观元素,如屋顶花园、雨水花园等,有利于收集降水,补充城市地下水。如果地面的入渗能力较小,降雨强度较大,就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净化水资源,把雨水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如果景观水体合理,就可以进入到人工蓄洪池等地方。
  4、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生态理念的逐步发展,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遵循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提升风景园林规划与建设的整体水平,有效优化风景园林的蓄积水能力。
  4.1规划风景园林中的雨水收集系统
  风景园林应当注重规划,并设计好雨水收集系统,通过构建绿地生态水渠来提高风景园林的雨水积蓄能力。根据地形条件丰富水区类型,提高雨水收集能力,实现继续净化一体化发展,可以改造利用截洪沟,使其成为多种功能兼具的生态水渠,有助于及时收纳雨水。在行人较多的路面上,可以设计渗透区,科学规划,并安装净化设备,实现雨水的净化,有助于提高渗透其的整体美观程度,根据路面铺设相同颜色的砖块来符合美观。选择渗透性铺装,根据风景园林的功能以及人流量进行科学设计,人行道上进行运用铺装渗透,美观实用并能够按摩脚底。
  4.2建立雨水储存系统
  建立风景园林中的雨水储存系统,根据海绵城市概念,在降水量较大的区域科学的设计雨水储存系统,提升雨水的存积量,有效实现雨水资源再次循环。通过结合风景园林的场地与功能,进行科学设计,遵循海绵城市科学理念,设计人工湖,人工湖的溢流口高于常水位,保障游玩者的便捷性,以及雨水蓄积能力。根据风景,园林中植被需要灌溉的要求,设计地下储水设备,满足便捷性灌溉要求以及安全性要求,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可以在风景园林中,人迹稀少的高地上设置雨水储存系统,利用水压进行灌溉,减少电力。
  4.3建立雨水净化系统
  根据海绵城市理论,建立雨水净化系统,循环利用地下水。通过构建科学的雨水净化,有助于实现雨水的合理净化,通过雨水净化进行科学渗透,有助于分离不同的水质,进而将水引入不同的设备中,能够做到科学性的人工湿地净化。构建科学的人工湿地净化,将未渗透的土壤与水进行一级净化,去除杂质,对于经过土壤的雨水,经过一级净化和重复性的二次进化。运用环保的生物净化技术,净化风景园林中的雨水,利用生物系统中的土壤和植被,有效实现雨水净化,能够将雨水中的杂质进行截流处理,提升雨水净化的整体质量与水平。
  结束语
  “海绵城市”理论创新化地将生态治理方案和工程方案结合在一起,将人工设计和自然理论结合在一起,治理我国城市内水不干净等问题,同时改善生态问题,提高水质。我国需要完全掌握“海绵城市”理论,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掌握园林规划的基本能力,使我国自然环境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金丽莉,张腾飞.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22):135.
  [2]荆媛媛.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4):118-119.
  [3]郭琳.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07):30-31.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管壳类换热器在石油化工领域、制药领域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管壳类换热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腐蚀问题。为此,文章在阐述管壳类换热器腐蚀类型和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就管壳类换热器的防腐蚀关键技术应用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管壳类换热器;腐蚀;防腐蚀技术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从应用实际情况来看,这
期刊
摘 要: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向社会培养人才并输出人才,体育教学同样如此,我国高校正在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并且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其中体育教学俱乐部就是对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结果之一。本论文对某地区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进行研究分析,对俱乐部模式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希望能够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俱乐部;模式;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0引言 
期刊
摘 要:沿海地区机械成孔灌注桩是建筑工程地基基础中常见的一种桩基础形式,桩底是否嵌岩或者嵌入深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桩底混凝土离析或者桩底沉渣过厚等情况会严重影响桩基承载力。以大连沿海地区机械成孔灌注桩实际检测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为例,探讨一些桩底完整及有缺陷的嵌岩桩反射波曲线特征。  关键词:沿海地区;机械成孔灌注桩;反射波曲线  1 基桩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基本原理  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
期刊
摘 要: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危和寿命,以及施工成本和工程整体的顺利进行。本文对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一、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施工特点  (1)复杂性  中国幅员广阔,工程地质条件非常复杂,例如淤泥质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冻土、季节性冻土等。此外,溶岩地质主要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在
期刊
摘 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所生活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新的生态理念,草坪种植施工技术在园林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增加园林的生态观赏性,对园林工程草坪种植施工技术的要求也逐渐增加,本文将从园林绿化的具体工作出发,深入研究园林工程草坪种植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分析了园林绿化种植草坪的具体程序,同时探讨了园林工程草坪种植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园林工
期刊
摘 要:现代人们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各式各类的主题餐厅层出不穷,人们对于餐饮空间的要求不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就餐”功能阶段,更是一个拥有休闲、娱乐、信息交流等功能的场所。为了使顾客更好地享受主题空间所带来的就餐体验,达到味觉、视觉、听觉、心理等多方位的满足,设计师必须重视餐饮空间中就餐区域的“私密性”。本文主要列举了几种常见的主题餐饮空间设计中就餐区域私密性的营造手法,从而使顾客达到良好的心理感受与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风水”一词,着重介绍了风水在室内设计中的妙用,出于科学的规划设计理念,而不是讲求所谓的封建迷信的风水。“风水”引出了“气,禁忌,化煞”,顺应自然,营造优良的室内居住环境。  关键词:现代风水;天人合一;虚幻风水;藏风聚气  一、什么是现代风水学  什么是现代风水学?风水理论是集地理学、星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和人体生命学等多种学科于一体的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理论。现代风水学,不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我国城市建设速度和建设水平也不断提升,但高速城市化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城市人口剧增、交通道路拥堵、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等,其中,交通问题已逐渐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首要难题,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应用而生。本文主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勘察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规范轨道交通勘察管理,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更
期刊
摘 要:以基坑降水技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降水技术作用基础上,详细分析建筑深基坑井点中降水的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建筑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基坑降水;技术应用  0前言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先进的施工技术被应用到工程实践中,伴随着深基坑工程的逐渐使用,对于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降水也成为了必然。本文将重点进行深基坑降水技术的研究,探讨其意义以及深入的控制措施。  1
期刊
摘 要:在交通运输建设项目中道路桥梁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道路桥梁质量产生很大影响的就是路基面的防水施工。因此,务必要结合施工要求,选用最为合适的施工处理技术,并且要得到有效落实,施工工序必须要第一时间进行检查,确保工程能够有序进行,这样才可以有效提高整个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确保人民的出行安全,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探究道路桥梁防水路基面产生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