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nchang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农村的小学教师,长年在基层工作,因此,获得的感性知识比较多,在实际工作中深深感觉到情感是师生交流的桥梁,以诚相待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激发学生努力向上的动因。工作中,班主任如何以爱心和诚心去教育、感化学生呢?以下我谈一下自己在工作中的几点感受:
  
  一、班主任表扬与批评要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表扬与批评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强化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十分注意发挥表扬与批评的积极作用,取得了教育学生的良好效果。然而,有的教师却没有充分认识到表扬与批评对激励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
  表扬与批评作为一种教育学生的手段,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发扬长处,督促学生克服缺点,让学生分清是非,辨明善恶,懂得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不正确的,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批评时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比如学生见到路人受伤,帮助送往医院,这本是助人为乐的好行为,教师不但不表扬,反而斥责。因此,教师对学生表扬与批评,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做到有利于学生振奋精神,有利于学生明确方向,有利于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尤其是对学生的批评,一定要有利于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以爱为本,关心学生
  
  “爱”是感情诱导的本源。教师爱学生,真诚待之;学生也会以诚挚回报教师。这发自学生肺腑的感言同时也激起了我心中的千层浪,使我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在爱的厚土上耕耘不辍,在诚心的沃野上播下种子,才能收获到爱的硕果。
  
  三、放下架子,尊重学生
  
  在学生中间,班主任应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坦诚相待,让学生感到与老师之间没有距离。从而敞开心扉,接纳你、相信你。班主任应放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万不可断了学生表达思想的权力,应谦虚地听取,或与学生在同等位置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得到了尊重,也认为班主任是高大的。即使有时学生的说法是错误的,处理也不能粗暴了事。
  
  四、因材施教,批评得当
  
  学生有错,班主任该批评,但尖刻地指责、数落,粗暴地训斥、挖苦,常常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实践证明:人的素质不同,所处环境不同,性格也相异。教师应因人施教,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批评方式,如以褒代贬,先褒后贬,间接提醒,委婉提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正面交谈,榜样对比等等。不论学生犯有怎样的错,他们始终是受教育者,是正学着做人的时候,应给予更多的改过机会。
  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领悟到:爱是勾通师生思想情感的桥梁。师生长时间生活在一起难免会暴露出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是学着长大的学生呢?他们不可能没有缺点,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和困难。教师作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要有慈母般的爱心,宽容但不姑息,要用真诚之手帮助他们,用自然且完美的精神,引导他们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教育学生的方法千万条,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使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社会的承认。
  (作者单位:835800新疆新源哈拉布拉八小)
其他文献
数形结合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对于所要研究的代数问题有时可研究其所表示的曲线、图像等几何图形来得以解决,反之对于图形问题也可通过其相应的代数问题加以解决,这样的两种相互之间的关系称“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的本质是几何图形的性质反映了数量关系;数量关系决定了几何图形的性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应用可分为两种情况: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属性;或借助于“形”的直观来阐明“数”之间的关
期刊
数学作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小学数学过渡到初中数学,学习内容、研究方法,都是个转折,尤其是数学思想认识上更要产生质的飞跃。初一数学新教材蕴含了通常的数学思想,这些数学思想在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中会不断
期刊
在相似三角形一章的学习中,许多需要作辅助线解决的问题,要注意到平行线分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的应用,作出相应的辅助线,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以下是我的一点教学心得,在此提出,以供参考:  一、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1)∥∥,、与、、分别相交于A、B、C、D、E、F,则,,、等。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
期刊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尽管个人的素质有差异,但其智力差异都不大,事实上,学习成绩的优劣主要是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纵观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他们不仅博学多识,而且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敏锐的洞察力,对事业的执著,坚忍不拔的毅力,始终伴随着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许多在少年时代就被视为“神童”的人,后来却在碌碌无为中虚度一生。总之,创造性思维需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结合。  在英语教学中
期刊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是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艰巨任务。笔者在较长时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只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牢牢把握住课堂这一教学的主阵地,紧紧扣住一个“思”字,用以下十种激思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思考兴趣,拓展学生思路,提高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收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一种
期刊
现在学生普遍害怕英语的听和说,针对这种情况我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逐步消除畏难情绪,建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注意研究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进行形式多样的训练,来培养学生听说英语的良好习惯。    一、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用英语组织教学,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听、说能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是学生练习听力的良好机会,也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途径之一。
期刊
化学式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化学用语。它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成的、描述物质组成的式子。其中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是重点和难点。书写化合物化学式一般步骤是:确定元素种类、元素符号书写顺序(一般先读后写、正价在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初中中考关于化合物化学式求法的试题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一、运用化合价求化学式  例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及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共同组成化
期刊
在传统的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以死记硬背为典型),学生学习成了纯粹的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了人的思维及智力,摧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为主,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学生只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英语知识,授课的重点是枯燥的语法,背不完的单词,写不完的作业,学生毫无兴趣可言
期刊
一、教学过程中个体活动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个性化学习能发挥多元智能的优势,但多元知能优势的发挥又需要在多元化社会中与人合作和交流。随着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过程越来越多地注重合作式的集体学习活动,以适应通过交际学习交际,进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但太多的合作学习容易导致个性的消除,也容易导致讨论交流的泛化和肤浅化,有的合作活动甚至变成了闹剧,这是一种典型的为合作而合作的形式主义现象。另
期刊
一、用启发式突破难点    在数学教学中,由于知识难度大,或者是由于各种因素,学生解题有困难,教师若能抓住问题的症结,设计出精巧的问题,启发点拨,指导学生思维,学生就能豁然开朗。对“在含盐25%的盐水500克中加入多少克水,使含盐率降低到20%”这道题,部分学生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可以指出这道题中什么是不变量,引导学生抓住盐的重量不变”这一关键展开思路:盐的重量→现在盐水重量→加入水的重量,即5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