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新探析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ying97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的创新改革向纵深推进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尤其是在新课标的理念下使现代教师在教学上冲破了传统的教学样式,给学生以尽情的表达,从而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也为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社会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空间条件。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灌输情感教育,也就是从最根本的涵义上来说,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教育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和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善于思考与运用人的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此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就是情感教育最根本的内涵。据我从事多年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具体实践就情感教育的作用、情感教育的运用作以探析:
  1、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四大作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作用:首先是促进了学生认知的发展。由因新课标的实施学习就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会在学习中且运用已学的方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习新的知识,让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再是促进了学生潜能的开发。由于课堂教学的手段采用多种方法,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尽量使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更在教学活动中开发了自己潜在的才能,如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表演能力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更认真地学习知识,掌握本领。其次是促进了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养成。课堂教学中民主的氛围,教会了学生尊重他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又让学生学会团结他人,学会合作与竞争,产生时间效率观念,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更是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从情感教育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尽情与人交往的合作能力。
  2、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运用。以情激学。与其它学科相比,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两难:其一,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社会上的某些重金钱、轻政治的影响诱惑,从而导致学生轻视思想政治课。有一些政治课教师也就抱着“你们不愿学,我也就照本宣科,支差应付”的思想,就造成了恶性循环。我坚信:事在人为,唯其难教,方能见真功夫。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情感投资,以爱结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学生就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
  以情明理。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师不管是讲概念还是原理,都应注重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论闪耀出情感的火花,以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浓厚兴趣。以情明理可分为两方面:①语言含情,讲活知识。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讲授每节课,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或高昂热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丝般的描述,娓娓道来,使学生们的情绪随教师的语调而变化。②故事渗情,吸引学生。书上的例子大多比较简单,有的例子时间较远,在教学中我就进行了增补或系统形象化。如我在讲授“为人民服务”的内容时,就适时地补充了徐洪刚的例子,用口头和体态语言,生动地描述他为了保护受辱妇女,赤手空拳同四个持刀歹徒博斗,身中14刀,用背心托着流出的肠子追歹徒达五十多米,最后倒在血泊里。悲壮的语调,赞叹的表情,形象的手势象磁铁般地吸引住学生,感动得学生连连称赞而深深地被英雄事迹所感动。
  以高尚人格魅力,增进师生情感的内聚力。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教育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是教学教育的执行者与具体实施者,必须创新教育理念,在探索与实践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形式与方法,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否对教育的热情、学生的热爱,同时,就此折射出教师的职业修养与人格魅力,增进师生情感的内聚力与感召力,教师要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地研究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增进师生情感的互动与交流,既促进学生学会科学知识,感悟人类科学知识,又能实现知情互促并茂的最佳效果。
  总之,教育者与学习者的情感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不仅是思想上的交流,而且最重要的是情感上的交流,双方互相尊重,感情才相通,内心深处才能产生共鸣,学生才会真正地接受情感教育。当然也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丰富的情感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和谐校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实践证明,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颗对学生情感的爱心。“情”从“爱”来,有了浓厚的爱,才能当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促进学生爱学、学会、用好思想政治课的知识。让情感教育渗透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用真情去呵护,使情感教育之花绽放出更加美丽的万千花朵。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普遍都有“害怕作文”的心理,一提笔就抓耳挠腮,冥思苦想大半天也挤不出几个字。经深入了解,悟出了几方面的原因:①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不注意积累作文的素材,觉得无内容可写。②语言表达能力差,难以把作文写具体。③缺乏布段谋篇的能力。④没有想象力。⑤题材千篇一律,觉得枯燥无味。  关键词:提高 作文教学 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的学生都很害怕作文,一提起笔
期刊
摘要:写作水平的高低,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素质和语文成绩。因此,写作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环节。而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效果差,效率低的困境。本文旨在探索一种新的作文教学形式,希望能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理念:让学生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培养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感知生活 乐学乐写 美感    中学语文教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后,基本
期刊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从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内涵出发阐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对自主、合作、探究在教学中的应用作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或
期刊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各省实验区逐步推进,面临改革教师首当其冲。新课程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力图改变传统教育中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师生交往方式的变化,传统教育中的教师角色顿时要变了。在新课程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将共同营造新的课堂,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将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身在小学的美术教师,无可回避正在变化的教育环境,可是在实施新课程之前看也看了,听也听了,讨论也讨论
期刊
摘要: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是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自学才是关键。  关键词:积极性 兴趣    1、优化教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课堂上我结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对单词、句型教学情景化,对话教学戏剧化,不断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寓学于乐,变被动为主动,变乏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专业背景和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当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现状,探讨在教学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管理学原理 教学改革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资管专业”)是在全球性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城镇化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于1998年由国家教育部修订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后通过的新专业,该专业是
期刊
摘要:研究猜想的规律和方法,对于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发展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猜想 规律 对象
期刊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无疑是最佳选择之一。可以说,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学习数学的归属。学生只有通过切身感受和经历,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喜爱数学,才能以饱满的激情学习数学。    1、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充分利
期刊
摘要: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重要而永恒的课题,本文着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且指出了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途径    1、问题的提出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困惑、焦虑、探求的心理状态,这种心
期刊
思想政治课由于理论性强,和社会现实生活及时事政策联系紧密,学生要学好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新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和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受到教育,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注意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1、恰当地运用时政与热点    高中生思想活跃,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点问题极为关注。因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