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对患者上气道影响的CBCT研究

来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稳定性咬合板(stabilization splint,SS)及前导性再定位咬合板(anterior repositioning splint,ARS)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s)患者上气道变化。方法:选择56例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双侧髁突后下移位的TMDs患者,根据不同咬合板治疗方式分为SS组及ARS组(每组28例)。治疗前后均拍摄CBCT,Dolphin Image 11.9软件重建三维图像。测量咬合板治疗前后患者鼻咽腔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9例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下胫腓置钉组(23例)和下胫腓未置钉组(26例)。术后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测量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角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术后1、3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32例)和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3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关节活动度、骨折一期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按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5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少)于对照组(P<0.001)。术后6个月膝、踝关节活动度及骨折一期愈合率、疗效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
目的探讨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25例胫骨多段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18(16.23±1.05)个月。手术时间40~130(60.21±8.45)min,术中出血量60~230(80.32±10.15)ml。术后2周切口均正常愈合。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3~9(4.40±1.44)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Johne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