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神经内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策略

来源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jia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球儿童神经内科医生处于紧缺状态,我国儿童神经内科医生紧缺更明显[12],而二孩政策的开放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现象。自2016年《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印发以来,国家已加大对儿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同时也加强了儿科专业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择优遴选儿科(含儿外科)专业基地586个,近3年累计招收培养儿科专业住院医师1.3万人[3]。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周期性癫痫样放电(periodic epileptiform discharges,PED)的病因及与癫痫病史、影像学结构改变、意识状态、癫痫发作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进行连续脑电图监测(continuous EEG monitoring,CEEG)的2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脑电图表现和影像学结果,其中脑电图表现为PED的患者28例(12.3%),使用单变量逻辑回归模型来检验PED与癫痫病史、影像学结构改变、意识状态、癫痫发作和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特征以及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2020年住院诊治的40例GBS患儿,其中37例纳入本研究。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分为两个类型,即脱髓鞘型和轴突型,并分析两个类型患儿的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特征和免疫治疗的预后。结果根据临床和神经电生理进行分组分型,其中脱髓鞘组26例,均为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轴突组11例,其中急性运动轴突性神经病(AMAN)8例,急性运动感觉轴突性神经病(A
目的建立沃芬TOP系列仪器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PT-der法)与冯·克劳斯法(Von Clauss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区间和PT-der法的适用范围,提升PT-der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0份低、正常和高Fib浓度的新鲜血浆按比例制备混合血浆,用Von Clauss法对其Fib浓度进行赋值,再用此血浆校准PT-der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EP15-A和EP6-A文件,评价精密度、线性范围,使用WS/T 402—2012推荐方法重新制定其参考区间;分别使用上述2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颞叶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解放军第910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颞叶癫痫患者30例,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分析并评价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情况及发作间期痫样放电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经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并随访8周时癫痫发作控制有效率为57%(17/30),保留率为100%(30/30),其中发作减少≥30%有13例(43%),发作减少≥50%有8例(27%);发作间期脑电图监测痫样放电改善者有26例(87%),其中痫样放电程度下降≥30%有19例(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s)是指由颗粒衍生蛋白修饰的DNA支架组成的中性粒细胞胞外网状结构,其形成过程伴随着剧烈的细胞形态变化,以染色质解聚和核颗粒物质释放为主要特征。NETs在介导炎性损伤和凝血紊乱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兼具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双重角色,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中风、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肿瘤相关血栓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就NETs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上述疾病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做一综述。
目的探讨负荷剂量氯胺酮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氯胺酮治疗的21例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例和观察组11例,对照组予以单纯静脉泵维持氯胺酮常规剂量注射治疗,观察组为首剂负荷推注+静脉泵氯胺酮维持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康复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神经认知功能测验量表(MCCB)评分及出院后3个月患儿电话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率为60%,观察组疗效显著(P&
目的研究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对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及生活质量的短期影响。方法采用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Ⅱ)、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39项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对102例接受DBS治疗的PD患者进行评估。观察DBS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患者NMS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NMSS认知维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性功能、泌尿系统、胃肠道症状、知觉/幻觉、睡眠/疲劳、头晕/跌倒、抑郁/焦虑
目的 探讨颅内远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行血管内治疗的42例颅内远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管内治疗的方式、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本组患者中,30例
目的 探讨原位松夹技术在脑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方法、效果及相关经验.方法 191例脑动脉瘤患者在复合手术室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采用术中血管造影(DSA)评价动脉瘤夹闭后的效
孕产妇死亡率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改善孕产妇健康已被列入我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指出:到2030年孕产妇死亡率应下降至12/10万。2016年国家“二孩”政策开始实施,今年“生育三孩”政策开始落地。这些政策的实施会集中释放人们的生育意愿,可能会带来人口激增,同时从免疫血液学角度也给孕产妇的孕期安全和临床输血带来极大的挑战,最主要的是非ABO血型系统所致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生率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