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蓖麻是耐寒、耐瘠、耐冷、耐热、抗病性较强的经济作物,且浑身是宝,蓖麻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蓖麻秆可造纸、作薪材;蓖麻粕经脱毒可成为优质植物蛋白;蓖麻叶可养蚕、制作有机无公害农药。蓖麻适种性广,在各种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均能生长(但忌渍水)。在内蒙哲盟地区、山西吕梁地区、新疆石河子地区、湖北黄麻地区、辽宁白城地区等高寒半干旱地区或山区,蓖麻是农民种植收入的重要来源。
影响蓖麻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产销脱节。蓖麻产品一直没有正常的收购渠道。蓖麻籽是工业原料,如卖不出去,农民又不能自销,造成积压。销路的不稳定增加了农民的种植风险,挫伤积极性,导致种植面积下滑。
种植零星分散。受传统意识束缚,多数产区总是在中上等土地种植粮食、棉花,蓖麻则被安置在荒坡、荒地上,或被点缀在田边、地头。种植分散,形不成大面积、规模化生产,给收购和加工带来一定困难。
品种老化。品种更新换代慢,农民长年自留种子,品种的退化造成单产低、效益低,影响发展。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加工和购销企业是带动基地发展、实现产业化经营的龙头,而各省一般没有专门从事蓖麻产品加工和销售的企业,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蓖麻产业效益降低。
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产业扶贫工委会于1999年成立了蓖麻产业协作办公室。联合各主要厂家和制种科研单位,以有偿提供杂交良种、技术指导,按保护价收购蓖麻籽(油)的方式,有计划地开展山区产业扶贫试点工作。2000年已通过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签协议的形式,在海南、江西、山西、北京怀柔县北部山区,安排种植面积五万亩,当年就可使农民增收2500万元。
与种旱粮相比,蓖麻种植优势有四:
投入少、产出多。生产成本约100元,仅蓖麻籽一项,亩均产出500~700元,亩均收入400~600元。如经过加工,亩均还可增值200元。
管理粗放。山坡、丘陵、荒滩、四旁地均可种植。
市场有保障。按订单生产,增产即增收。
生态效益显著。蓖麻根系发达,有利水土保持;蓖麻茎粗叶大,可减少地表蒸发、阳光曝晒,有利于天然野生植被恢复;蓖麻秆作薪材,可减少对天然植被的破坏。
因此我们认为,发展蓖麻产业,是干旱、半干旱山区帮助农民实现大面积当年脱贫的捷径。
影响蓖麻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产销脱节。蓖麻产品一直没有正常的收购渠道。蓖麻籽是工业原料,如卖不出去,农民又不能自销,造成积压。销路的不稳定增加了农民的种植风险,挫伤积极性,导致种植面积下滑。
种植零星分散。受传统意识束缚,多数产区总是在中上等土地种植粮食、棉花,蓖麻则被安置在荒坡、荒地上,或被点缀在田边、地头。种植分散,形不成大面积、规模化生产,给收购和加工带来一定困难。
品种老化。品种更新换代慢,农民长年自留种子,品种的退化造成单产低、效益低,影响发展。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加工和购销企业是带动基地发展、实现产业化经营的龙头,而各省一般没有专门从事蓖麻产品加工和销售的企业,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蓖麻产业效益降低。
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产业扶贫工委会于1999年成立了蓖麻产业协作办公室。联合各主要厂家和制种科研单位,以有偿提供杂交良种、技术指导,按保护价收购蓖麻籽(油)的方式,有计划地开展山区产业扶贫试点工作。2000年已通过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签协议的形式,在海南、江西、山西、北京怀柔县北部山区,安排种植面积五万亩,当年就可使农民增收2500万元。
与种旱粮相比,蓖麻种植优势有四:
投入少、产出多。生产成本约100元,仅蓖麻籽一项,亩均产出500~700元,亩均收入400~600元。如经过加工,亩均还可增值200元。
管理粗放。山坡、丘陵、荒滩、四旁地均可种植。
市场有保障。按订单生产,增产即增收。
生态效益显著。蓖麻根系发达,有利水土保持;蓖麻茎粗叶大,可减少地表蒸发、阳光曝晒,有利于天然野生植被恢复;蓖麻秆作薪材,可减少对天然植被的破坏。
因此我们认为,发展蓖麻产业,是干旱、半干旱山区帮助农民实现大面积当年脱贫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