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土方工程施工问题与控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1990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基坑开挖控制不当经常会出现土体不稳、涌水、破坏公路沿线等问题,所以在深基坑土方工程施工时应预防常见问题的发生。本文对几种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关键词】深基坑;开挖;降水
  一、深基坑土方超挖、欠挖问题
  深基坑土方开挖工作看似简单,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质量意识差往往容易引发超挖、欠挖问题,使得机械开挖后的边坡存在表面粗糙、不规则等现象。
  为防止出现超欠挖问题,首先要在开挖进行之前制定合理地开挖方案,方案的制定应当以基坑坑壁形式、降排水要求等为依据。方案确定后要对施工人员开展严格的交底工作。在开挖过程中,开挖深度、坑壁坡度要有技术人员在场,对其进行监控,防止超挖。土方开挖深度要严格控制,对于土钉墙支护的基坑,紧接着上一段完成的土钉墙护壁工程继续下一段土方的开挖。如果基坑层为软土地质,开挖的深度不应当大于lm,同时开挖应当保持分层均衡。对于自然放坡的基坑,必须做好坑壁坡度的监控,一旦发现基坑实际深度大于设计深度的情况,马上对基坑顶开挖线进行变更,从而使得坑壁坡率符合设计规定。
  出现超挖后需要及时回填,认真熟习图纸,先将超挖区域回填至基础底垫层下回填夯实,经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基础系梁、排水沟、集水井等的土方开挖。基础连系梁、排水沟、集水井等的结构物土方开挖,回填土应分层填实,每层虚铺土厚度和夯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机械打夯,每层铺土厚度不大于40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50mm),每层至少夯打三遍,分层夯实时,要求一夯压半夯。在深浅两基坑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坑,填至浅基坑标高时,再与浅基坑一道填夯,当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状,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阶梯平台宽度不小于1m。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接缝距离不得小于500mm。同时,应做成阶梯形,接槎时应将槎子垂直切齐。回填土时,必须清理到原土面标高,才能逐层回填,并且严禁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在开挖的过程中应当同时从两边开挖,并保持对称;也可以采取中心向两边、四周的方式进行开挖,从而将应力利用支撑相互抵消。开挖层的厚度要保证分层剥离,剥离层厚度也要经过研究决定,这样才能使主动土压力分散释放。才可以避免支护结构由于局部应力集中而引发失稳,提高基坑的整体稳定性。
  二、基坑降排水问题
  桥梁的深基坑开挖是常常发生开挖位置低于地下水位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需要开展降排水工作,如果降排水工作开展不顺利就会导致地下水渗流,进而使基坑失稳。这主要是由于基坑开挖后,在开挖位置低于地下水位的地质下会切断地下含水层,从而使周围土体强度降低,严重的还会发生塌方。只有开展降排水施工,保证地下水面降到基坑以下,使基坑基本无水,减少地下水对坑壁的浸蚀,从而提升基坑水平抗力,减少基坑塌方情况的发生。
  通常情况下基坑排水有明式排水和暗式排水两种,明式排水在粒径较大的中粗砂地层应用较多,后者一般适用于细粒径的粉细砂及壤土地层。通常明式排水比暗式排水的费用低,所以若条件符合,则应优先考虑。要保证井管的安设质量,没有问题后就可以开展洗井工作,这样才能使得出水量大、均匀,并且出水不会浑浊。在降水进行时不要忽视对水的状况的查看,在一段时间的降水后可能会出现大量的砂子,一旦发现这样的情况就要马上停止抽水,并通过间断的抽水或用小口径的泵抽水来避免更多的砂子被抽出。如果放任不管的话就会引发土体沉降、边壁垮塌等系列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基坑外离坡顶1m的自然地面处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沟内的雨水收集起来,并通过水泵排出,从而减少地面水流入坑内的问题发生。
  三、地下管线破坏问题
  地下管线主要涉及公路桥梁改扩建项目。例如正在建设的内蒙古国道210线树林召至东胜段改建项目。沿线自来水管、电信管线、通讯光缆、军用光缆、供热管道、雨水、引黄及污水管道等,错综复杂,埋深一般在地表以下1~4m范围内,给项目的建设带来极大的困难,且及易破坏。在这些路段进行基坑开挖,会导致因坑底隆起或支护结构位移引发的坑外地层移动,继而发生沉降变形。同时受这些状况影响,地下管线就会出现下沉状况,严重的管线还会发生挠曲变形,一旦管线弯曲超出了承受限度就会无法正常使用。这些煤气管道、高压电缆、通讯光缆等一旦无法正常使用人们就无法正常的进行用气、用电与通信,工作与生活受到严重干扰,严重的还会引发次生灾害。
  深基坑土方开挖要注意周边设施安全,不能够对地下管线造成泼酸。所以在开挖之前要制定合理方案,并保证开挖按照方案顺利进行。首先要了解地下管网图及相关资料,依靠地质雷达探明公路沿线地下管线及周围管线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地下管线和障碍物的分布图,以此作为管线保护方案的依据。开挖前要在在地下管线路径上设立明显的标志,在地下管线两侧各2m范围内不得机械作业,以免误差较大对管线造成损坏,同时要保证逐层开挖,轻打浅挖,避免大挖大打造成管线的损坏。如果出现地下管线沉降、位移累计和变形速率接近报警值等问题,要马上在管线靠基坑一侧打槽钢封闭,如果管线与基坑距离不远时可采用设支撑架的方式把管线架空,通土体分离开来。同时对基坑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四、土坑工程监测问题
  公路桥梁工程推广和应用深基坑监测技术,是指导正确施工、避免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是一种信息施工技术。报警不及时或数据错误,使监测工作不利,不能及时判断与处理险情,导致严重地工程事故。
  从基坑开挖到主体结构施工结束的全过程,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沉降、土体深层位移监测始终贯穿,监测为2~3天一次,从基坑开挖到浇筑完主体结构垫层,每天监测一次。现场施工监测的频率因随监测项目的性质、施工速度和基坑状况而变化,适时调整监测频率。测读的数据必须在现场整理,当对监测数据有疑虑时可进行复测,当数据接近或达到报警值时应尽快通知施工方,以便施工方尽快采取应急措施。监测数据准确、及时提供才能有效指导施工,确保基坑安全。
  参考文献:
  [1]俞斌斌,蒋一炜.浅谈深基坑土方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J].民营科技,2015.
  [2]张岑.刍议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其他文献
文章首先对加强方案管理巩固提高工作落实的要点内容进行分析,总结为加强法律法规落实、提升人员技能水平与服务意识、增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量。其次重点探讨巩固提高工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普遍出现了农户兼业现象。近年来,兼业农户日益增多,兼业收入在农户家庭总收人中的比重不断上升。面对现实,客观地分析兼业现象的正负效应,对于农村
检务督察,是检察机关强化内部监督,加强队伍建设,确保检察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提高执法公信力的一项改革举措。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自2006年开展检务督察工作以来
1995年以前的广丰县城,卫生状况很差,交通秩序混乱,占道经营普遍,“行路难”、“上厕难”,仍然是群众强烈要求解决的焦点和难点问题。1995年初广丰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创建文明卫生
文章首先对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为管理模式与手段的不足。其次重点探讨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建立集中统一的管理制度、应用落实信息化档案管理技术等有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出行的重要性,高速铁路作为重要的交通方式,对于每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南北方向的跨度交到,北部的省份很多在冬季都较为寒冷,
奥运经济是指为满足奥运会的相关需要或利用奥运会创造的商机而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奥运经济是首都经济发展在特定阶段的集中体现.奥运经济将推进首都经济快速发展,有望提
【摘要】现阶段,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发展势头良好,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比如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等。研究者应该以现有施工技术为研究基础,来研发更加优良的施工技术。本文首先对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进行了介绍,其次对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有所帮助。鉴于此,本文对道路桥梁施工 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问题;措施  一、道路桥梁存在的施工问题 
众所周知,奥运会的举办往往需要城市的改造和建设,由此带来基础设施的投资,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在东京举行,日本因此大兴土木,进行城市改造建设,带动了日
信息化时代下档案管理工作正在全面转型,向更高效便捷的方向发展,但建设阶段却存在一些新的问题,是传统管理模式中未曾出现的。文章针对信息化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重点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