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水,也尿尿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友于文岗近日写了一篇杂文,拿给我看。标题是:《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我一看,就乐了。前两年,河南新乡的杂文家雷长风,写了一篇《小抖即可》,说的是撒尿的姿势。现在北京的于先生,又说尿中的水分。他们两个,怎么都发现了尿中的秘密?
   于先生的灵感,来自国学大师季羡林告诫小老乡的一句话:“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意思是说,尿不是憋出来的,而是喝水喝出来的。同理,各类的文章,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知识和经验积累出来的。上游有水,下游才能来水;人生厚积,到时才能薄发。于先生的文章,可谓明目达聪,鞭辟近里。
   是啊,没有喝水,哪来的尿?或者喝了很少的水,哪有很多的尿?如果以尿论尿,确属此理。但顺着季羡林先生的思路往下想,我却发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没有喝水,也撒出了很多的尿。
   比如,某人小学文化,而且从来就不喜欢读书学习。而突然间,却出版了一本洋洋几十万言的国学专著。大开本,大部头,精装印刷,封面上赫然印着:“某某某著。”有知情者言,他自己一个字都没写,甚至一个字都没看。只是为了包装和提高自己的“大师”身份,而花钱找人捉刀。
   再如,某地来了一个领导,中专文化,一天到晚,开会、视察、进厂、下乡,忙得脚不沾地。而两年之后,竟然也出版了一本500多页的“著作”。人们奇怪,没有看他动笔,也很少见他坐在电脑桌前,而这么多的文章,是什么时候写的?打开一看,才发现书里的文章,多是会议讲话、工作总结之类。公文变私文,署的是他的名,实际却是别人尿出来的尿。
   這让我们明白,不管你喝不喝水,只要有钱,就可以有尿。自己尿不出,别人可以帮你尿。在百度上搜索“代笔”二字,就会发现,就有很多的公司和高手,都愿意帮你尿尿。毕业论文、学术论文、职称论文、工作总结、述职报告、讲话发言、事迹材料、心得体会,还有报告文学、散文随笔、小说诗歌等,只要你花钱,什么都有人帮你写。
   想想真美,有钱就是大爷。坐在屋里,喝着茶,玩着手机,或者跟美女聊着天,那边就有人把你需要的文章写出来。想发表就发表,想获奖就获奖,想出版就出版,真是神仙过的日子。哪像我们,为了写几篇臭文,天天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累得腰弯背曲,头昏脑胀,也赚不了几瓶醋钱。
   要是有权,那就更美了。只要动一下嘴,就会有一群人在那里帮你忙活。那些秀才,可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高材生。你想不到的他能想到,你写不出的他能写出。你说鸡蛋是树上长的,他们马上就会找出多条理由。你说太阳可能从西边出来,他们立刻就会论证出若干依据。而且,他们从来没有任何的怨言。你夸一个好字,他们就会高兴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
   关于“捉刀”一词,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这样记载的:“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为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曹操还好,承认自己长的丑陋,所以找人代替接待来使。而那个匈奴来使,看出来就看出来,却不该说出来。为此招致杀身之祸。这说明,无论什么样的有钱人和有权人,都不喜欢别人揭露其找人捉刀的秘密。
   市场经济,提供了更多交换的机会。你情我愿,各取所需。为此,一些很少喝水和不会撒尿的人,面前也都摆着很多的“大尿桶”,风光得很。没有人说他们桶里的尿是别人所尿,更没有人拿这些尿去化验真伪。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真的好,假的也好。
其他文献
苏州“文明码”文明吗?   据苏州新闻网报道,从9月3日起,“苏城码”App上线“苏城文明码”功能。该功能旨在构筑起文明积分信息识别体系,形成市民文明程度“个性画像”,文明积分等级高的市民将会享受工作、生活、就业、学习、娱乐的优先和便利,积分低的市民将会得到警示和受到惩处。   然而苏州“文明码”消息一經发布,立即引来全国网友的关注、热议、质疑甚至冷嘲热讽。仅仅四天之后,苏城文明码作为新兴事物,便
期刊
众所周知,老虎属于猫科,狼属于犬科,国宝大熊猫属于熊科,那么人属于什么科呢?   这个问题有人未必能答上来。因为常挂在嘴边的所谓这科那科好像都只是说动植物,没人啥事。也难怪,东方有女娲造人说,西方有上帝造人说,古希腊有普罗米修斯造人说,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信,包括假装信。《礼记》上不也讲么:“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道德经》上也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
期刊
乾隆驾崩后15天,大贪官和珅被嘉庆赐死。是谁扳倒了和珅?日前看一篇写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文章,看到了他们冒险进谏,机巧规避风险的智慧。在王引之的提示下,王念孙在列举和珅种种罪状后,加写了这样几句:“臣闻‘帝尧之世,亦有共驩,及至虞舜在位,咸就诛殛’。”这几句话把和珅比作尧时代的奸臣共工和驩兜,这样,乾隆就顺理成章地被比作尧,而嘉庆,就成了舜。如此,惩办和珅,既不会影响乾隆的“威望”,又能显示嘉
期刊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把零星的话语记录下来那叫语录,而把口头发表的一个故事、一番抒情、一通论说记录下来,就是文章。鉴于此,我们为什么要写文章和我们为什么要说话这样两个问题,答案应该是完全一样的。   说话和写文章的首要目的是交流。人是一种高级的社会动物,人类要在敬畏和尊重自然的前提下,为自身争取尽可能大的发展空间,以获取尽可能多的物质和精神利益——试想,倘若缺乏交流、缺乏通过充分交流所形成的密切
期刊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一章,其实是吴用和杨志斗法。吴用有一个团队,7个人,江湖上名头都不小——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加上三阮兄弟。杨志则率领着一帮乌合之众。   纵是如此,别以为前者就可以轻易战胜后者。即使那帮乌合之众武功平常,能力低下,如果照杨志的话去做,以杨志的勇谋与机警,虽是智多星吴用精心设局,对方未必取得了生辰纲。   原因是杨志的团队里夹带了“私货”,有最能坏事的人。  
期刊
文人大都比较浪漫与多情,所以,也就有了清人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中的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书生赴京考试,夜晚寄宿在旅社中,旅店的墙上悬挂了一幅“仕女图”画轴,这个女子风姿绰约,仪态万方,栩栩如生,宛若真人。每当他独自一个人坐在那里注视凝思的时候,即便是客人来了他都没有感觉。一天傍晚,这名女子忽然从画上翩然而下,美丽绝妙。书生虽然知道她是鬼魅,但两个人结合在一起的念头太久了,自己都不能控
期刊
某天报名参加一个读书会微信群举办的沙龙活动,在按照提示联系“联系人”微信时,发现我被对方删了。由于先前说好肯定带家人参加,只能硬着头皮请对方重新加为好友,还不能质问为啥删,这叫一个尴尬。反思了一下,自打从未谋面的读书会发起人微信上主动找到我,邀请我入会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从未有违反群规之言行。想来想去,大概是从未参加过他们频频举办的沙龙活动结出被删之果吧。可我这一年特别忙,抽不出功夫,并非有意和
期刊
宰相府里三品官,宰相家里几品官?无价之宝,无品之官。先说无价之宝,若某某之哥啊姐啊,当了宰相,地方官指定将其当宝贝,县太爷逢年过节要来慰问;时不时八抬轿子抬他,县太爷亲自陪他,他亲自陪县太爷,去上面要项目。无品之官是,他不管县市任何事,而县市任何事都归他管。比如说,他不是法院院长,审判事他若想管,他便管得了;比如说,他不是吏部部长,人事安排他若想管,他便管得来,其他诸如搞工程项目,他若插手,他只需
期刊
韩愈《祭鳄鱼文》,将“老戏骨”底色大白天下。且不说,人与鳄鱼对话有违常识,单就韩愈站在领导高度,一句“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即领略其“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的豪横!   于韩愈而言,在潮州刺史任上,不仅写下了“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的千古戏文;紧接着,又写下《潮州刺史谢上表》,吹捧唐宪宗“宜定乐章,以告神明,东巡泰山,奏功皇天,具著显庸
期刊
关羽死于谁手?是东吴的马忠吗?是,又不是。从表面上看,关羽败走麦城,被马忠设伏擒杀。但其实呢,细细琢磨关羽失败的前因后果,他是“被拍死”的。   关羽武艺高强,被誉为“万人敌”,但他有个致命弱点,即骄傲自满,喜欢别人夸他抬他捧他。若不是他好这一口,让人猛拍,被拍坏了脑子,伤了元气,废了功夫,无名之辈马忠能擒得了他?   首先是丞相诸葛亮带头“拍”他。武艺出众的马超与关羽、张飞、赵云、黄忠一起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