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灭菌唑悬浮种衣剂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研究

来源 :世界农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rgbedr544y4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评价灭菌唑在玉米上使用的安全性,建立其使用规范,于2015年开展了28%灭菌唑悬浮种衣剂在玉米作物上的消解动态研究及最终残留试验.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柱分离、净化,LC/MS/MS检测,结果表明灭菌唑在植株、土壤和玉米中的添加平均回收率为71.5%~101.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9.2%.灭菌唑在玉米植株中降解较快,无消解曲线;在土壤中半衰期为14.4~25.2 d;灭菌唑在玉米、植株及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0.05 mg/kg.膳食风险评估结果为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EDI)0.0035 mg,膳食摄入风险概率2.2%,表明28%灭菌唑悬浮种衣剂在玉米中的残留对一般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建议灭菌唑在我国玉米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5 mg/kg.
其他文献
建立一种液相色谱通用方法分析环氧虫啶原药和可湿性粉剂.采用C18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以乙腈和醋酸铵缓冲液为流动相,在340 nm对原药和可湿性粉剂中环氧虫啶进行液相色谱分离和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环氧虫啶的保留时间为4.6 min,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0,原药和可湿性粉剂变异系数分别为0.3637%和0.5565%,原药平均回收率为99.06%.该方法结果准确、操作便捷,可用于环氧虫啶原药及其可湿性粉剂等的分析.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3大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态与经济价值.经历早期的过度开垦与破坏,湿地的全面保护与科学恢复已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相关的法律将为湿地保护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文中通过对世界上湿地保护法律制度较为完善的部分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进行对比分析,介绍各国在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中的特色与优势,并总结其经验;概述我国湿地保护法律体系建构现状及问题,提出国外经验对我国湿地恢复、湿地补偿和公众参与3个方面的启示.
太湖流域水稻产区是我国粮食的主要生产区,该地区主要通过高氮量施肥方式来提高水稻干物质的积累,但氮肥利用率一直在下降.通过设置低氮、中氮和高氮3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秀水134\'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同时对其氮素积累、转运量和转运效率、氮素利用效率,以及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氮水平的增加会延长水稻的生育期、增加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和改变不同器官的干物质分配指数.尽管施氮水平的提高会增加氮积累量和氮转运量,但氮转运效率和氮生理利用
为了探讨移栽机械执行器结构参数与甘蓝苗植株形态特征的匹配问题,以9个秋甘蓝杂交1代品种为试材,采用植物图像分析与Matlab语言命令的方法,研究不同甘蓝品种的植株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结合不同品种的生长模型,筛选出适合机械化移栽的甘蓝品种为\'争春\'(G1)、\'争牛\'(G9);不同甘蓝品种的植株形态特征服从正态或偏态分布,且不同甘蓝品种的植株形态特征随苗龄的延长呈正线性相关,其平均相关系数(R)均达到了0.97以上;\'争春\'(G1)、\'美貌\'(G2)、\'中
城市绿地在调节气候、消除噪声、抑制细菌、保护视觉、心理减压等生态保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改善人居环境和保持健康的重要途径.文中在综述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城市绿地生态保健功能的概念与内涵,梳理指标的分类与评价方法,评析城市绿地对生理保健和心理保健的功能效应,并指出目前城市绿地生态保健研究还需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评价模型、评价结果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总体认为,研究对象要更加丰富且注重生态保健因子的综合保健效果,研究时间更加持续且具有时空动态性,综合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制定科学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要充分突出实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关税水平逐渐降低,而非关税壁垒却与日俱增.在中国林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所面临的贸易环境日趋严峻.文中从非关税壁垒的定义、主要形式、特点及其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并加以归纳和总结,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竹子生长快、周期短、用途广泛,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由于竹子的开花周期长、结实率低,新品种培育极为困难,极大地影响了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竹子育种工作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文中在介绍竹子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综述近年来竹子再生过程中外植体的类型和发育阶段、培养基的选择、生长调节剂和添加物的使用以及遗传转化过程中农杆菌菌液浓度、培养条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竹子遗传改良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该技术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为考察废旧岩棉对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进口新、旧岩棉,国产新、旧岩棉,椰糠作为栽培基质,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现代温室番茄生长、光合作用、果实品质、产量和营养液排液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番茄株高、茎粗、节间长度、最大叶长宽、净光合速率、果实主要品质参数以及产量差异均不显著,使用进口旧岩棉和国产旧岩棉均可以正常生产越冬茬番茄.番茄栽培中应该注重排液营养液的定期检测分析,使用旧岩棉基质栽培番茄,营养液中应适当提高S、Mn、Zn、Mo的含量;椰糠基质栽培应注重S、Fe、Mn、Zn、Mo的供给;
中草药具有来源广、毒性低、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颇具潜力的环保型木材防腐剂,其中小檗碱、连翘苷、蛇床子素等中草药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真菌作用.目前,有关利用中草药进行木材防腐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文中介绍抗真菌中草药的种类、提取方法、中草药木材防腐剂的复配以及中草药-纳米复合改性防腐剂,讨论中草药防腐剂的不足并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香菇是重要的食用和药用资源,多糖是香菇中最主要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成分.通过综述香菇多糖提取纯化方法、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的研究现状,对香菇多糖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香菇多糖的提取纯化提供理论参考,为后续以香菇多糖为主要材料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