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性评价观的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实践——以苏教版新教材“物质的量”为例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l_0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苏教版新教材化学《必修(第一册)》“物质的量”为例,从符号表征、思想方法、价值意义三个方面挖掘隐性课程内容,阐述了基于“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的初高中衔接教学设计并进行实践.
其他文献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习作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让习作教学不再难,让教师善教,让学生会写、乐写?笔者通过对部编版教材习作教学的研读和自身对儿童习作的理解和实践,回归小学习作教学本真,从“关注儿童现实生活,做好素材与教材习作内容的衔接”“关注儿童精神生活,孕育‘文心’,做好阅读积累与自由表达的衔接”“关注儿童‘习得技能’,做好会写与乐写的衔接”和“关注儿童技能提
期刊
目的:探讨泻火养阴方治疗中风(火热证)后尿失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0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自拟泻火养阴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排尿功能及控尿能力、血清LOX-1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期刊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写话是习作的基础。课标建议指出,写作目标应该划分学段进行,以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低年级学生是写话教学,而中高年级学生开始习作教学。为此课程标准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提出了不同要求,部编版语文教材也对习作内容编排进行了统整。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低段写话到中段习作的衔接,无疑成了最令人头疼的难题。因此,为了帮助学生能成功跨越
学位
<正>一直以来,中小学衔接阶段的作文教学都处在"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境地。在中小学衔接时期,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该做些什么才是有效的呢?在此,笔者提出一些浅见。探寻无效的根源为什么中学教师反映"小学习作教学属于白忙活,也不知道教了些什么,不教也罢。"原来,小学习作教学体系和中学写作教学体系就像两个没有交集的圆,各自为政,互不兼容。其一,评价标准的差异。中学写作教学评价采用的是严格的标准量化。评
期刊
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可持续发展,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的过程,就是落实并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过程。但是,目前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教育者需要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明白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和价值。
期刊
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中小一体化办学”改革中,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中小学遵循儿童成长和教育发展规律,聚焦德育一体化建设,以“阶梯式发展性评价”为依托,将1至9年级德育目标分解成为“思想道德、身心健康、学业水平、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个性发展”六个层面,从一年级开始对各项目标循序渐进、分层推进,有效促进了德育“主题连续性、家校一体化”建设,持续不断地打造创新发展的育人体系。
期刊
高中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新时代我国教育评价改革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文章基于国家政策文件,梳理了高中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接着采用由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五大维度构成的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依据;随后结合评价操作需求,构建了由CIPP评价模型和反馈循环模型构成的数据循证支持的高中教育质量
期刊
本文以探索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的本地化有效衔接策略为目标,梳理现实背景和衔接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实际教学内容,从阅读输入到习作输出,以扬州本地传统文化为有效衔接策略的载体,以期实现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的本地化有效衔接。
期刊
在我国当前良好的经济形势下,食品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为了提高农产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丰富检测过程中的技术内涵、高效完成检测计划,需要考虑气相色谱检测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展与之相关的研究工作,为安全食用农产品提供技术保障,避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质量等受到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农产品检测中气相色谱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及应用要点、常用的气相色谱检测技术进行系统阐述。
期刊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