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中学物理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同时教师资格证考试要求一线教师要注重公共心理学的应用。基于此,本文研究公共心理学原理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学物理教学提供参考。首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包括灵活控制物理问题的难度等级。首先,物理教师应备足课,在物理课提问和批改作业时及时反馈。其次,物理教师应有效促进学生的正迁移。最后,物理教师上课前应该有较强的教学效能感。
  关键词:中学物理;公共心理学;教学研究
  由于物理学本身比较复杂与抽象,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甚至产生物理学习障碍,在这样的状态下,势必会影响学生的物理学习成效。为了克服这种物理学习障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本文站在物理教师的角度,结合公共心理学原理,提高中学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中学物理教学质量,并帮助学生克服物理学习障碍,提升其物理学习成效。
  一、在物理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生的学习动机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
  1.灵活控制物理问题的难度等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大多数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水平不高。本文以物理试卷为例。有的物理教师认为,物理试卷的题目越难越好,让学生觉得这里没有掌握,那里也没有掌握,就能激励学生更努力地学习;也有的物理教师认为,物理试卷的题目越简单越好,学生做起来有成就感,才更愿意学习。但是心理学成就动机理论提醒我们,最好是难的、适中的和简单的物理试卷等量交替进行考试。因为一个班的学生成就动机是不一样的,按照概率论来说,应该是正态分布的。成就动机的结构影响人们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追求成功型的人喜欢选择有50%把握、有一定风险的工作,他们喜欢适中的物理试卷,因为不仅具有挑战性,还能体验到更强的成就感。避免失败型的人喜欢选择很难的物理试卷,他们认为大家都不会,成就感也不会降低;或是选择简单的物理试卷,认为完成任务能够体验到更强的成就感。
  调查发现,有很多学生认为物理课很难、很复杂深奥,干脆放弃学习物理,这表明他们在物理学科上已经感到无助了。物理试卷如果每次都很难,学生每次都考几分,长此以往,学生会认为学与不学结果都一样,这样部分学生就干脆不学了。所以教师应该控制物理试卷的难度水平,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物理教师应该备足课,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笔者调查发现,大多数物理教师都是跟着教材走,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很少,更不要说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问题情境必须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努力克服,是一种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学习情境。问题情境应具有障碍性、探索性和可接受性。
  在一次物理讨论课上,教师使用启发式教学,对学生讲:“雪融化后变成什么?大家讨论5分钟。”有学生抢先回答:“雪融化后变为水。”也有学生思考后说:“雪融化后变成泥土。”还有学生慢吞吞地说:“雪融化后变成了春天。”最后,教师总结说:“雪融化后变为水。这个同学反应很快,回答完全准确,可以得到100分。其他两个同学回答错误,给0分。”这位物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既然是讨论课,就可以有不一样的答案,这是教师在物理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和发散思维的好时机。
  3.在物理课提问和批改作业时及时反馈
  笔者发现,有些物理教师把问题抛出来后或学生回答后,就让学生坐下,不作任何的反馈。物理教师可以总结知识点,也可以给予学生鼓励,让他们说下去或点头示意以示反馈。另外,基于作业和课程的繁重程度,有些物理教师很久都不进行作业批改甚至不批改,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反馈指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了解与知悉。学习反馈可以告诉学生哪些地方没有掌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反馈应该是及时、充分的。
  二、有效促进物理学习的正迁移
  物理习题多不胜数,很多学生都是采用题海战术。而每年高考所考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命题人随意变化题意和角度,变化出新的题型,让考生眼花缭乱、防不胜防,所以怎样讲解物理知识就很重要。教师可以按照教材顺序、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发生正迁移,让学生举一反三,不再使用痛苦的题海战术。
  教师要合理编排教学顺序,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根据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概念、原理、知识的前后连贯与单元纵横之间体现內在的关系和联系。例如:初二讲解运动这一章,教师最好先讲运动的概念,再讲运动的测量、原理与分类,最后进行总结与习题练习,这是系统、相互促进的过程。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进行教学。
  例如:在高三复习牛顿定律时,教师可以把牛顿的三个定律都拿出来讲解,让学生的认识由简单到复杂;也可以采用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细节的顺序,即渐近分化原则。在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典型例题,从牛顿运动定律出发,写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再进行变式训练和扩展,最后进行讨论与总结。
  三、物理教师上课前应该有较强的教学效能感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教师教学效能感是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预测变量。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物理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中学物理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水平普遍较低。笔者发现有很多学生反映物理课程太难,教师也发现很多学生听不懂。所以,有很多物理教师都是跟着大纲或考点走,根本不在乎有多少学生学会了并能灵活运用。针对这样抽象的学科,物理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有较强的教学效能感,在教学中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感。
  参考文献:
  [1]张敏,雷开春,王振勇.4~6年级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结构分析[J].心理科学,2005,28(1):183-185.
  [2]李海玲.蓟县山区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
  [3]孟娟娟.高中生物理学习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5.
  [4]俞国良,辛涛.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5,27(2):159-166.
  [5]乔璨.高中物理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及其与教学归因方式相关性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5.
  注:本文系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6C060)。
  作者简介:王燕(1984— ),女,土家族,贵州铜仁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其他文献
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和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让学生会学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必须指导学生掌
研究Hilbert空间H上的有界线性算子的n-次数值域的性质,n-次数值域与算子谱及n-次数值域之间的关系.将算子的二次数值域推广到n-次数值域,发现n-次数值域具有一系列与二次数
介绍了数理方程反问题的数学结构、分类、历史发展状况和主要研究方法。
随着对经济复苏报以希望的投资者纷纷转投其他资产,黄金价格6个月来首次跌破每盎司1600美元大关。
笔者结合化工生产特点,阐述了教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应做好的3项指导工作,即实习中的安全指导工作,实习中的德育工作以及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学习的指导工作。
结合作者带学生下厂进行毕业实习的经验总结,提出做好化工工艺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一些思考。
在Al单晶I型裂纹扩展的透射电镜观察基础上,运用微观位错理论及宏观连续损伤力学,建立了无位错区(DFZ)附近塑性区的微观断裂模型与损伤线场,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位错密度最大处与
本文通过对当前职业教育形势和职业学校发展中面临的管理问题的分析和论述,阐述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在职业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应用算子论方法研究了Hilbert空间H中框架的若干性质,包括框架的特征、对偶性、紧性等问题.建立了框架序列与H到l2(Z)中的相应算子之间的对应关系与构造框架的统一方法.
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本文作者主要从教学过程中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评价三个环节阐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