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河岩工程渗控措施优化的计算分析与试验研究

来源 :人民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she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隔河岩大坝为重力拱坝,最大坝高151m。大坝座落在倾向上游的石灰岩上,灰岩下为弱透水的页岩。石灰岩中岩溶发育,透水性极不均一,按透水性可分成7个区。采用平面有限元法和三维电阻网模拟试验对坝基渗流进行研究,以优化渗控措施。根据概化的地质模型进行计算和试验的结果,并注意到对水库渗漏量和地下水位的影响都不大的条件下,作者认为,初步设计中所确定的灌浆帷幕的深度可以适当缩短,但当断层下切较深,深层又存在强透水带,且其透水性ω>0.11/min·m·m时,则这种部位的帷幕应切断这种强透水带。
其他文献
成果概况“长江流域(片)水资源配置与调度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成果由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牵头,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
介绍了采用CORS结合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来确定控制点正常高方法,并以5个水利工程实测数据为例,阐述了由测区一个水准点为起算点,加入重力场模型改正计算控制点正常高实际精度的情况,并分析比较了测区水准点与移去模型高程异常后CORS测量大地高拟合的计算结果。对实测数据的分析表明了该法可用于测区已有控制点高程基准一致性检测和测区水准测量粗差检测,也可用于高程控制点少、水准施测困难、对高程精度要求
介绍了叠层山铜银矿点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概况,在该区利用物探、化探、槽探及分析测试等方法手段进行资源评价工作,对区内矿床进行了资源量估算,分析了矿床成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坝安全日益受到重视,大坝监测仪器和自动化系统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得到较快发展,涌现出许多新型仪器,一部分坝还实现了遥测集控。仪器观测的进步已成为
分别采用断面法和DEM方法推求汉江下游沙洋至河口河段河道槽蓄量,并对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DEM方法更优。在此基础上,选取1983~2010年23场洪水不同时刻汉江
某软基段堤防近年来不断出现不同程度的堤坡塌陷、下挫及堤顶道路下沉等险情。根据历年险情总结与分析可知,堤坡沉陷、开裂是该堤段的最主要险情,其破坏机制与地基不均匀沉降
挪威萨海姆水电站原装有9台冲击式水轮机,总出力为110MW,在六十年代改建为3台混流式机组,总出力为160MW,最近又进行优化研究,改建了引水系统(隧洞和钢管),并改进了转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