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记忆是假的吗?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tong1992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脑中竟然会有一些假记忆。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假记忆?人有多少记忆是假的?假记忆会让嫌疑人承认没犯过的谋杀罪吗?让我们一一来揭开谜底。
  想象一下,警察突然来到你面前,告知你:当你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时,曾犯过一次罪。现在,你被逮捕了。警察要求你将事情发生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讲述一遍。但是你否认这件事情,不是因为你不诚实,而是你想不起来在你的人生中曾发生过这么一件事。
  但是,负责调查的警察却拿出厚厚一叠证明文件,这些文件包括了他人的证词,甚至还有你父母的证词,这似乎证实了你的罪行。你开始疑惑:确实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特别是当一位心理学家坐在你的对面,试图让你的情绪缓和下来,并告诉你,你不记得曾犯过的罪是正常的现象,因为你的潜意识在隐藏事实真相。现在你的自信崩溃了——哦,好像确实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被植入的“记忆”
  别以为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英国贝福德郡大学心理学家朱丽亚·肖和她的同事们已经将这种方法成功地运用在他们的实验中——向志愿者“植入”假记忆,这种方法成功率高达71%。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不但植入了假记忆,而且还能让一些志愿者承认自己从未犯过的罪行。而志愿者从开始时否认到后来“坦白”,只需要三次和心理学家谈话(每次40分钟)!
  其中一位年轻的女子“坦白”了自己在14岁时用一块石头袭击另一个女孩的过程:“我记得石头打中了她的头,血流不止。有警察过来了,而且是两名。这一点我是肯定的……”这位女子对着摄像机,承认这是自己在5年前犯下的“罪行”。
  而真相是,这件事从未发生过,都是做实验时心理学家编造出来的。那么,为什么这些志愿者刚开始时否认这些虚假记忆,但最后却相信了呢?要想知道这一点,我们必须仔细研究大脑的功能。
  大脑记忆像可编辑的网页
  许多人认为,人类的记忆就像是一台摄像机,能把我们看到和听到的东西正确、完整地记录下来。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在之后查看视频,回顾当时所发生的事情。或者换种说法:如果我们经历了某件事,并对其留下了记忆,那么这段记忆就再也不会改变了。——如果你也这么认为,那就错了。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人的记忆其实根本就不是摄像机那样,而更像是拼图——将脑海中一片又一片的线索拼凑起来,连接成一个故事。拼凑过程中,会有漏洞或者错误,这些漏洞或错误可以被新的信息填补,从而产生新的故事。如果新信息很适合这个漏洞,能使故事更连贯、合理,那么它就很容易成为记忆的一部分。
  所以当记忆接收到合适的新信息后,会不断自动更新,而这些新信息就是假记忆。这样看来,将记忆比作可编辑的网页可能更合适:我们随时可以把一个网页找出来,并在它上面添加或删除信息。不仅我们自己可以这么做,其他人也可以对我们的记忆进行编辑。
  回到之前那位年轻女子的记忆中,也许在5年前,她只是用一块小石头驱赶一条狂吠不止的流浪狗,可是心理学家却给她输入了另一位女孩、两名警察等信息。这些新信息(假记忆)被心理学家添加到女子的记忆网页中,刚好又是那么“合情合理”,于是假记忆在女子大脑中安家立户,扎根成长。最终的结果是,当大脑每次检索这个记忆时,只有最新版本的页面是可用的——她发现自己用一块石头袭击了另一个女孩。
  虽然以上这个假记忆只是心理学家的小小实验,可以说是无害的,但是一些例子可就不一样了,甚至可以说一个假记忆有可能危及生命……
  假记忆和“谋杀罪”
  1996年某一天的凌晨,达蒙·西伯德克斯被警察以嫌疑人的身份带走。经过9个小时的审讯,这位22岁、来自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年轻男子承认自己强奸并勒死了他的表妹。在承认罪名的时候,他已经35个小时没有睡过觉了。
  面对审讯员,西伯德克斯倍感压力,审讯员一直认为西伯德克斯的辩解是在撒谎,不仅多次对他使用了测谎仪,还一直将案件的“真实”版本说给西伯德克斯听。最终,西伯德克斯“记起”了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承认了自己从未实施过的谋杀。“我不知道我做过这件事,但我做了”——西伯德克斯这么告诉审讯员。
  不久之后,他被判处死刑。他每天待在一个狭窄的牢房里,等待处决的那一天。幸运的是,事情出现了转机,2012年DNA测试证明了他的清白,法院宣判他无罪释放。而西伯德克斯是美国第300名因为DNA测试的证据而被释放的无辜囚犯。
  在很多误判案件中,最初的定罪可能都是由于假记忆。审讯室是一个特别的地方,为了获得所需的陈述,审讯员会问许许多多类似这样的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或者你看见那辆车了吗?
  如果审讯员用的是后面的这个问题,那么嫌疑人就麻烦了,除非他回答“没有车呀,哪有什么车”,否则无论此时回答“没有看到”抑或“看到了”,那辆根本“不存在的车”都会顺利植入嫌疑人的记忆中,可以用来混淆嫌疑人过去的记忆。心烦意乱的嫌疑人更容易相信植入的事件版本,而不是他们自己原先的回忆。
  这么看来,假记忆真是危险重重呀。那么,重要的问题来了——大脑中的假记忆有多少呢?
  有多少虚假的记忆?
  1%,10%,还是50%?很遗憾,目前没有人知道。唯一确定的是,如果将记忆比作钞票,大脑比作是市场,那么跟市场上会流通着各种各样的假钱一样,大脑中会穿插各式各样的假记忆。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认为,关于我们3岁以前的生活的大脑记忆,基本上都是虚假的,几乎所有的“经历”都是虚构出来的。可是,它们是如何被构造的呢?爸爸妈妈经常会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的故事,然后我们会以这些故事为基础,在上面盖起“记忆大楼”。
  许多童年时候的事情也一样。很多人说他们还记得童年的某些场景,但真实情况是,这个年龄的海马区(大脑中记忆的主要控制中心)还没有发育成熟,无法把记忆存储很长时间。然而,我们却把从别人口中得知的一些信息当成了自己的记忆。
  此外,一个记忆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被虚构出来的,我们还无法判断,因为它们都受到大脑同一区域的控制,还没有工具可以用来辨别记忆的真假。此时你是不是想问,现在不是可以对大脑进行扫描了吗?可是研究者表示,即使是对大脑进行扫描,真实记忆和虚假记忆的扫描图看起来也是一样的。
其他文献
“本来我也没想去讨好谁。更多的其实是为了启迪,为了教化。 ”  J·D·塞林格曾在小说中看似不经意地写过这么一笔。  1951年,塞林格发表了他最负盛名的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后又相继出版《九故事》和以格拉斯家族为主角的《弗兰尼与祖伊》、《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它们大都以早熟的青少年为描写对象。  1965年之后,塞林格没有出版新作,但他仍影响了全球不计其数的年轻人。  “13岁时我第
1月28日,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旁的万科汉口传奇小区,街道工作人员正在接送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去往医院救治 图 / 陈卓  在我们对数十位武汉市民的连线采访中,几乎所有人都说,钟南山的出现敲响了他们心中的第一个警钟。2020年1月20日,钟南山在中央电视台的直播中告诉全国人民:新冠病毒会人传人,并且已有15个医护人员感染。  此后的20多天,武汉经历了封城,限行,建造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等,确诊人数升
奶奶辞世一年多了。作为普通农村老太太,她除了享寿92岁,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经历,无非一生清苦,晚年孤独。她的特别之处、也是不幸之处在于,本应寿极而终的一生,却在一场大火中灰飞烟灭。  鄂东山区冬天阴冷,农村没有土炕、暖气,能够御寒的只有屋内的火盆和手里的烘坛——一种内置炭火和柴灰的陶制手炉。烘坛轻便易携,寒冬腊月,很多老人行走坐卧都不离手。我幼时由奶奶带大,时常提醒她使用烘坛注意防火,不要把棉衣
“景驰公司一直在中国市场进行业务开拓,在自动驾驶领域与百度具有直接竞争关系”  马云、马化腾的“双马”竞赛,使中国互联网格局从BAT变成AT,李彦宏和他的百度已半只脚跨入第二阵营。为什么会落到今天这样的局面?也许李彦宏应该反思一下,在缺乏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百度战略和管理出了什么问题?  2017年12月22日,百度又为中国互联网圈贡献了八卦谈资,它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将其前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
李夕、陈玥一家。图/受访者提供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机长秦亮经历了多次隔离。有两回印象最深:一次是2020年6月在深圳隔离持续了21天,“已经隔离到忘乎所以了”;另外就是最近这次,结束了北京飞多伦多航班的一个月,他大部分时间都在隔离,最后只能回家待6天,就得继续执飞一架国际航班。  然后,又是漫长的隔离期。  2020年11月25日,民航局修订发布《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第六版)》,
“我集中精力做全世界总价最低的火箭,尽量把火箭做成大批量或者中小批量的一个工业化产品,这样成本才能大幅下降,这是未来的趋势”  今年2月,“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SpaceX成功发射了“猎鹰重型”运载火箭,一个穿着宇航服的假人Starman坐在一辆樱桃红的特斯拉电动跑车里,听着David Bowie的《SpaceOddity》,乘坐火箭飞向太空。马斯克的梦想远不止于此,他计划在未来10到15年内建
3月29日,独立纪录片导演蒋能杰在线公布,将其跟拍8年、去年制作完毕的纪录片《矿民、马夫、尘肺病》资源链接免费发布。他像一个守株待兔者,每一個在片子的豆瓣条目上标记“想看”的人,他一一加关注,发私信,豆邮给对方网盘下载地址。有人发来观片感受和感谢,他也第一时间回复。截至发稿时(4月7日中午),豆瓣上已有1.2万人标记了“看过”该片,1.1万人打出了评分。  把片子免费给人看,貌似“破坏行业规矩”,
埃特加·凯雷特 (Etgar Keret)以色列文学及影视作品代表人物之一,笔下超过50个故事被改编为电影。1967年出生于特拉维夫,作为以色列最受年轻读者喜爱的作家,曾获以色列文坛最高荣誉“总理奖”。作品曾获选美国公共图书馆最受读者喜爱的外语作品,并在阿富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持以色列护照无法前往的地区出版。短篇小说集 《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 《想成为神的巴士司机》 《银河系边缘的小失常》
李名觉(1930-2020)宁波,舞台设计师  “仿佛是让家乡人检验异乡学子半个世纪的学习成果。”2011年,舞美设计大师李名觉在宁波办作品回顾展时,向同行记者袒露心声。  不了解舞台艺术的人估计会对他的名字感到陌生,但这位诚惶诚恐略带忐忑的“交作业者”,是公认的“世界当代舞台设计之泰斗”和“美国舞台设计界一代宗师”,与英国的科尔泰、捷克的斯沃博达并称世界舞台艺术设计三大巨头。  李名觉祖籍宁波,
将抑郁症当作一个朋友,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除了长伴身边,它的真实含义毕竟要比朋友复杂得多。  一次次鼓起勇气,坚定信念,要早起晨跑,又一次次在阴天陷入缺乏活力和情绪低落的状态无法起床;一次次听从专业的建议,计划早睡保证休息,却在深幽的午夜异常清醒,陷入难以抵抗的恐慌和孤独;一次次从医院回来,拿着新换的药物,充满期待,觉得这次一定能行,却在接下来几天里依然疲惫不堪,甚至连吃药的力气都没有:这都是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