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电镀、金属加工、鞣制毛皮、冶炼金属、胶版印刷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高浓度的含铬废水.为解决高浓度含铬废水难处理问题,采用室内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了还原剂种类、反应时间、投加量、pH以及初始含铬废水浓度对Cr(Ⅵ)还原性能的影响,建立还原动力学方程,并进行了实际含铬废水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多硫化钙(CaSx)还原性优于Na2SO3、Na2S2O4等其他硫系还原剂;CaSx最佳投药量为理论投加量的1.75倍,最佳反应时间为90 min,且偏酸性环境条件下处理效果更好;XRD分析表明,CaSx还原Cr(Ⅵ
【机 构】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镀、金属加工、鞣制毛皮、冶炼金属、胶版印刷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高浓度的含铬废水.为解决高浓度含铬废水难处理问题,采用室内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了还原剂种类、反应时间、投加量、pH以及初始含铬废水浓度对Cr(Ⅵ)还原性能的影响,建立还原动力学方程,并进行了实际含铬废水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多硫化钙(CaSx)还原性优于Na2SO3、Na2S2O4等其他硫系还原剂;CaSx最佳投药量为理论投加量的1.75倍,最佳反应时间为90 min,且偏酸性环境条件下处理效果更好;XRD分析表明,CaSx还原Cr(Ⅵ)的产物中含有结晶状态良好的Cr(OH)3沉淀与S单质;CaSx对Cr(Ⅵ)的还原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含有105.42 mg/L Cr(Ⅵ)的实际含铬废水的处理效果良好,90 min时Cr(Ⅵ)的去除率高达95.16%.
其他文献
淡水资源紧缺及水生态污染问题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发展简单高效的水处理技术是解决水污染的核心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及膜过滤法等,吸附法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对吸附剂的分类与优势,由磁性纳米载体和壳聚糖、类沸石咪唑酯骨架ZIF-8、ZIF-67及离子液体等具有大量吸附位点的修饰物结合而成的复合吸附剂的合成方法及修饰策略进行介绍,并总结了复合吸附剂对水中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染料等的去除效果.最后,对现有磁性纳米复合吸附剂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总结,对更高效的磁性纳
纺织染整行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高耗水、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纺织染整废水含有大量难处理污染物,重金属也时有检出.近年来,因排放废水的锑超标而导致纺织染整企业限产停产事件时有发生.相关标准对锑的排放限值日趋严格,如《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增加了对锑的排放限值(0.10 mg/L).因此,确保废水中的锑达标排放,同时满足实用性与经济性的要求,是当前纺织染整废水处理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与锑有关的水质标准和处理技术,提出纺织染整废水中锑污染的控制策略,包括研发经济实用的除
聚天冬氨酸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水处理剂,生物降解性好,广泛用于医药、农业、日化、水处理等领域.用作水处理剂时,聚天冬氨酸主要起到阻垢、分散的作用,兼具缓蚀作用,可抑制水中碳酸钙垢、硫酸钙垢、硫酸钡垢和磷酸钙垢的形成.为拓宽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范围,使其适用于各种复杂的水质环境,近年来研究者对聚天冬氨酸进行了改性研究,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在简要回顾水处理领域中聚天冬氨酸改性途径的基础上,评述了改性聚天冬氨酸衍生物在阻碳酸钙垢、硫酸钙垢、磷酸钙垢,分散氧化铁、缓蚀以及生物降解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分析了羧基、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塑化剂,可用于建材、食品包装、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等领域.PAEs同时也是内分泌干扰素,近年来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垃圾渗滤液、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均有检出,其具有生物富集性,可诱发多种疾病,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吸附法是去除水中PAEs的主要技术之一,具有操作简便、应用灵活的特点.在众多吸附剂中,以无机吸附剂的性能最佳,也最有潜力实现工业应用.除传统吸附剂活性炭外,生物炭、碳纳米管、石墨烯、改性Si/Al分子筛等新型无机吸附材料近年来也被用于水体中PAEs的去除.详细介绍了
过氧化镁作为释氧化合物,具有活性氧含量高、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物碱性弱、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环境修复方面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但现有过氧化镁制备技术存在工序复杂、产品纯度低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其应用与推广.以氧化镁和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备了高纯度过氧化镁,用表面活性剂进行改性以增强其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能力,并用于原位修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镁质量(以g计)与过氧化氢体积(以mL计)之比为1:16时,制备的过氧化镁纯度可达94%,继续增加过氧化氢的用量不会显著提高过氧化镁的纯度.表面活性剂可提高过氧化镁悬浊液的稳
随着再生水用途的不断拓展,反渗透工艺在城市污水再生处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城市污水的反渗透浓水具有污染物种类复杂、浓度高、难生物降解等特点,亟需开发经济高效的处理技术.采用臭氧高效催化氧化法对反渗透浓水进行处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离子臭氧均相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反渗透浓水时,COD去除速率始终<20 mg/(L·h),且出水水质不稳定,受膜清洗废水冲击时几乎无法去除COD.臭氧均相/非均相催化氧化去除COD效果好,稳定性高,适于浓水处理.反渗透浓水的COD去除速率明显提升,最高可达56 mg/(L